书城保健养生中华养生语典:民谚中的99条养生金言
34260600000020

第20章 常吃素,好养肚

素食,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已成为了一种非常时尚的饮食方式。吸引人们加入素食行列的最大原因就是,常吃素,能使人健康、长寿。适当调配的素食不仅有益于健康,有足够的营养,而且还有益于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

“常吃素,好养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具体来说,适当地进食素食能够预防和减轻以下几种疾病:

1可以减少癌症发病率

这是因为素食中含有大量纤维素,能刺激肠蠕动加快,利于通便,使粪便中有害物质及时排出,降低了有害物质对肠壁的损害。有研究表明,素食者比肉食者癌症发病率低20%~40%。

2可以减轻肾脏负荷素食对肾功能不健全的肾脏病患者来讲,能起到让肾脏休息的作用。肾脏病患者常吃素食,外加乳制品的摄人,既可减轻肾脏负担,又不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实为一举两得。

3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众所周知,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为了防止骨质疏松,提倡多吃含钙质的食品,而素食中含有的维生素C有利于钙质的吸收。所以,常吃素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常吃素食出了可以预防疾病外,还有以下几大好处:

1能够减肥

用素食方法来减肥相当有效,素食能使血液变为微碱性,促进新陈代谢活动,从而把蓄积体内的脂肪及糖分燃烧掉,达到自然减肥的目的。经常素食者全身充满生机,脏腑器官功能活泼,皮肤显得柔嫩、光滑、红润。

2使人聪明食素者自我感觉往往很清爽,似乎人也变得更聪明了。因为让大脑细胞活跃起来的养分主要是素食中的麸酸,其次是维生素B,这些能量可以增强人的智慧和判断力,使人容易放松及提高专注力。

3减少开支

通常情况下,素食要比荤食便宜得多,也很少有用素食做成的“大菜”。

所以,食素就不必为生猛“大菜”而买单,从而减少开支。

4吃出文化

素食能表现出回归自然、回归健康和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返朴归真的文化理念。吃素,除了能获取天然纯净的均衡营养外,还能额外地体验到摆脱了都市的喧嚣和欲望的愉悦。

常吃素对身体是有好处的,但并非是随便吃,就能获得健康。前提是我们要把握好“营养均衡”的饮食原则才行。很多身材肥胖的人,常常认为只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就能不发胖,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吃过多水果并未相应减少主食

很多素食爱好者每天三餐之外,还要吃不少水果,但依然没有给他们带来苗条。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8%以上的糖分,能量不可忽视。如果吃半斤以上的水果,就应当相应减少正餐或主食的数量,以达到一天当中的能量平衡。

2蔬菜生吃才有健康价值一些素食者热衷于以凉拌或沙拉的形式生吃蔬菜,认为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实际上,蔬菜中的很多营养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如维生素K、胡萝卜素、番茄红素都属于烹调后更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3只认几种“减肥蔬菜”蔬菜不仅要为素食者供应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还要在铁、钙、叶酸、维生素Bz等方面有所贡献。所以,素食者应尽量选择绿叶蔬菜,如芥蓝、绿菜花、苋菜、菠菜、小油菜、茼蒿菜等。为了增加蛋白质的供应,菇类蔬菜和鲜豆类蔬菜都是上佳选择,如各种蘑菇、毛豆、鲜豌豆等。如果只喜欢几种“减肥蔬菜”,就很难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吃素者因减少了肉类的摄取,所以在饮食上也需要掌握几个原则:

应以全麦面包、胚芽面包、糙米等代替白米饭、白面。

肉类蛋白质含量高,但豆类如黄豆、毛豆、绿豆,或豆腐、豆干等豆类加工品含丰富蛋白质,可补充因未摄食肉类而缺乏的部分,且多吃豆类不会有胆固醇过高之忧。

不要为了更有味而多用油脂来烹调,素食者应掌握素菜清淡、少盐、少糖的原则才符合素食的健康取向。

吃素者易缺维生素B12.所以,应多吃如木耳、金针菇、蘑菇等菌菇类食品,以摄人素食食品中常缺少的维生素B12.

贴心叮咛女性三个时期不宜长久吃素

由于性别和生理方面的不同,女性的身体较之于男性来说,较为虚弱。

因此,女性有三个时期是不宜长久吃素的:

性成熟发育期的女孩,长久吃素会导致雌激素水平过低,导致第二性征发育延迟,有碍女性乳房、性腺的发育和体态美。

育龄期妇女如果长久吃素,会使雌激素水平降低而导致孕育障碍。

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萎缩、雌激素分泌量已缺乏或分泌“终结”,此间若经久吃素,其发生“更年期综合症”的症状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