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34234500000007

第7章 洪湖赤卫队

“出品”中国电影制片厂、武汉电影制片厂

“编剧”梅少山、张敬安

“导演”谢添、陈方干、徐枫

“主演”王玉珍、夏奎斌、陈仁萱

“首映”1961年

“故事梗概”

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呀,洪湖岸边是呀嘛是家乡啊。清早;船儿去撒网,晚上回来鱼满仓……”这首歌,激荡了多少人,陶醉过多少人,谁也说不清。人人都喜欢这首歌儿,这首洪湖人民的歌。洪湖是湘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1927年,共产党领导了洪湖人民在全国秋收运动的影响下,掀起了澎湃的革命浪潮,摧毁了反动统治,建立了红色政权。

1930年夏天,白匪军趁红军开辟新区的机会,纠集了地方反动武装白极会卷土重来,妄想复辟,回到他们统治的时代。

毛泽东组织中央红军艰苦奋战,洪湖人民经过殊死的战斗,终于打垮了白匪军,有力地配合了井冈山和大别山根据地的革命斗争。

刘闯队长率领彭家墩赤卫队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和革命的胜利果实,斗志昂扬地奔赴了战场,想要与敌人进行殊死决战,要给敌人以猛烈的回击。

乡党支部书记韩英从县里开会归来,传达了县委的指示。领遵循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对敌斗争的经验,领导这支赤卫队,说服刘闯,要坚决执行县委关于战略撤退的指示,赤卫队主动撤离了这里。

白极会首彭霸天和百匪保安团冯团长在赤卫队撤离不久,重又进占了彭家墩,阴谋策划攻击红军并加强地方反动武装。但我方打入敌保安团内部的地下党员张副官,将敌人的阴谋设法通知了韩英。赤卫队得到了情报,刘闯带领赤卫队员深入虎穴,巧妙地夺取了敌人的武器并狠狠地打击了敌人的反动气焰,粉碎了敌人的阴谋。韩英和刘闯在县委的指示下,继续战斗,击溃了敌人伪装撤退搜湖偷袭的诡计。在激烈的阻击战中,韩英为了拯救乡亲,不幸被敌人逮捕了。她挺身而出,冲上前去,用力举起敌人的机枪,一串子弹射入了天空,群众得救了。

彭霸天千方百计地威逼韩英,想使韩英屈服。但是韩英英勇不屈,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一位共产党员高贵的革命品质。

刘闯和赤卫队员们,在失去韩英又与县委中断联系的情况下,多次主动出来,袭击白极会和保安团,使白匪军欲进军江南的计划迅速破产了。

洪湖赤卫队成了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敌人下决心要歼灭这支队伍。敌人作垂死挣扎了,指使叛徒王金标,企图伏击赤卫队,同时准备处死韩英。地下党员张副官在紧急关头,舍身来营救韩英并掩护她脱离了险境,但是他的身份暴露了,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韩英冲出重围后,回到了革命的队伍之中,揭露并处死了叛徒王金标,率领赤卫队,配合红军作战,一举消灭了保安团和白极会,扩大了苏区斗争根据地。

经过艰苦曲折的斗争,这支赤卫队迅速成长壮大起来。

洪湖赤卫队的声名远扬了……

“电影欣赏”

《洪湖赤卫队》沿用了原剧本的基本构思,描述1930年湘鄂西洪湖根据地一支地方游击队,在红军转移后与国民党保安团及土豪劣绅彭霸天的搏斗的故事。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很出色的成就。影片生动地塑造了共产党员韩英、刘闯等的英雄形象,展现了他们的革命理想和贯彻正确战略思想的坚定精神,反映了他们机智果断、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同时影片也反映出了党和群众血肉相依的关系和人民武装从小到大的发展。

歌剧《洪湖赤卫队》的音乐以凤阳花鼓戏和洪湖地区民间音乐的曲调为基础,旋律优美抒情。电影沿用了原舞台剧的基本构思,保留了全部精彩唱段,却又完全抛弃了舞台的表演形式,用拍摄故事片的方法,让演员置身于自然山水等真实的背景中进行生活化的表演,以求取得更为真实感人的银幕效果。在导演的精心设计下,影片基本做到了环境和人物风格统一,唱、白、动作自然协调,从而创造了一种优美的音乐唱腔与自然形态的景色和表演和谐融汇的银幕表现形式。

影片主角韩英扮演者王玉珍是湖北省实验歌剧团的主要演员。她的表演富有激情,充分表现了角色坦荡的胸怀和崇高的理想,展示了人物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她那圆润的歌喉、柔美的音调和出色的演唱技巧,也使观众得到了优美的艺术享受。影片公映后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主题歌曲《洪湖水,浪打浪》更是广为流传,成为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一支抒情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