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电影文学故事(下)
34234500000006

第6章 寄往天堂的信

“出品”美国

“导演”彼特·马斯特森

“主演”艾伦·伯司泰恩、萨曼塔·马西斯乔

“首映”2004年

“故事梗概”

在美国中部印第安纳州的一个小镇上,居住着端庄的少妇朗特和其母亲,还有她们共同抚育的天使般的5岁女儿黛茜。黛茜是典型的西方洋娃娃,长着一头棕色的卷发,一双湛蓝灵气的眼睛,一张表情丰富的圆脸。

小黛茜惟一没有的,是爸爸。她的爸爸是个飞行员,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他在一次事故中去世。爸爸的意外身亡,给家人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和创伤。妈妈朗特失去了丈夫、工作,没有了贷款,房子也被没收了。孩子是那么可爱,但同时又是可怕的负担,她会不断勾起那些甜蜜而痛苦的回忆,令思念无时无刻地折磨这脆弱不堪的心。同时,这对黛西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小黛茜禁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母亲朗特十分焦灼,却又无可奈何。迫不得已,妈妈带着小黛茜回到田纳西的老家,跟父母同住,希望能使小黛茜放松。

小黛茜刚开始居住在外祖母家对新环境不太适应,一直嚷嚷要爸爸回家。妈妈一直都对亡夫的事耿耿于怀,更不用提如何向黛茜解释。小黛茜非常想念“出远门”的爸爸,于是妈妈经常带着小黛茜去看爸爸的墓地。在墓地前,天真无邪的小黛茜诉说着自己的疑惑:

“爸爸去了很远的地方,不再回来了。”

“爸爸去了什么地方啊?”

“爸爸去了一个叫天堂的地方。看到照片吗?他总是微笑,是因为有天使寸步不离。”

“我们想爸爸的时候,他知道吗?”

“他知道的。那个白色的十字架是天使的信箱,天使会把话都带给爸爸,一句不落。”

在望眼欲穿都盼不到爸爸的归来时,小黛茜决定给远方的父亲写封信。

“冬天走了,春天到了。今天我跟爷爷到农场,挥着红旗,为爷爷撒种子的飞机导航。爷爷说,我是出色的旗手。”

“爸爸,圣诞节快来了,圣诞老人是骗小孩子的。我已经长大了,你不要再骗我。”

“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会学乖,把琴练得很好,你回来吧!”

小黛茜不停地念叨父亲,使朗特满目疮痍的心一次次地流出殷红的鲜血,朗特不忍心把这五雷轰顶的灾祸明白地告诉如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女儿。

天真烂漫的小黛茜总是颠着嫩藕般的小腿跑到大路边向邮递员询问爸爸的来信。春天走了,夏天到了,小黛茜傻傻地等待着回信。忧伤的朗特斥责女儿无望的期盼。达观知性的老母亲对朗特说:“孩子内心有东西要表达不是坏事,从小就要让她懂得生活是美好的,但又是残酷的,使她不断在磨砺中变得坚强。”朗特终于鼓起勇气带女儿到墓地去,告诉她父亲长眠在地下,不过,他总是在天堂看着我们希望我们快乐地生活,这样,他才会高兴。于是小黛茜把写着“我爱你,我想你的信留在了墓地,等着邮递员带给天上的父亲。

小黛茜虽然幼稚,却很执著。她思念父亲,并且明确地告诉自己的母亲:不需要一个新爸爸。她非常警觉,因为她的朋友——史蒂夫,一个播种机的飞行员,走进了她们母女的生活。

史蒂夫他人很好,聪明热情,尊重他们一家人,喜欢黛茜,对她非常关切。

两人之间的感情进展不大。朗特很难过,她的心仍在痛。丈夫,孩子,家庭,这些都让她感到紧张,压力很大。但是史蒂夫是个开朗的人,理解她所面临的痛苦。他对她充满期待,充满善意和关怀。然而朗特还是没有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对史蒂夫的好意心存芥蒂,不愿意重新投入爱的世界。

为了妈妈的微笑,在爸爸的生日来临之际,小女孩黛茜终于想到了办法。史蒂夫说天堂在云中,带她去游乐场玩的时候,又买了气球给她,上面有条漂亮的美人鱼。思父心切的小黛茜决意要在父亲去天堂的第一个生日里放飞美人鱼气球,请求父亲于明年1月17日那天发出祝女儿生日快乐的来信。她把信绑在氢气球上,在父亲的墓地郑重地许愿:祝愿父亲在天堂生日快乐,祝愿母亲幸福的微笑……然后放飞了气球。气球随风飘摇,升上了天际,带走了她的梦想,她的祝愿。

没料想这只气球神奇般地飘到了4000英里外的加拿大东部素有“天边的彩虹”之称的埃德卫斯顿,一个猎人,捡到了这只携带美国小女孩祈愿的气球和信,并且为之振奋和感动。他有完整的家庭,有三个女儿。小女儿还在襁褓中。他觉得必须满足黛茜的愿望,于是代替她的父亲写了回信。很快,气球的传奇见报后,美人鱼社区的曼提姆首先提出邀请黛茜到他家过生日,紧接着各地捐款纷至沓来。人们纷纷写信给黛茜,寄来钱物,对她的遭遇表示同情。同时给黛茜带来了一段段意想不到的友谊……好客的曼提姆一家盛情款待黛茜和她母亲,陪她们到美人鱼湖游览,正巧雨后彩虹在晚霞的辉映下瑰丽奇幻。曼提姆太太对小黛茜说:“你瞧,你的父亲一直生活在美人鱼的绚烂光芒里,他在那里过得很快乐,你可以放心了。天堂里有爱,我们人间有更多更深的爱,所以,我们大家都是幸福的。”

故事就在浪漫和温情的气氛中收束,黛茜她们从此过得幸福安详……

“电影欣赏”

美国电影《寄往天堂的信》是根据1994年发生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它生动地讲述了超越国界的博大的爱,为怀念父亲的小女孩黛茜编织了一个美丽动人的童话,极大地抚慰了失去亲人的朗特、黛茜母女,帮助她们走出阴霾,疗治了天真活泼的小黛茜的心灵创伤,使之健康快乐地成长的感人故事。

将信托付大自然,寄托对亲人的哀思,这样的主题堪称“温柔杀手”,观众往往被蕴涵在其中的那种深切感情打动。当然,如果那封信没有回应,戏也就拍不下去了,电影人喜欢为这种故事添加浪漫的情节,让那封信为主人公带来另一段奇妙的感情,回报他(她)对感情的执著。几年前,凯文·科斯特纳演绎的《瓶中信》讲述的就是一个这样的故事。然而美国故事片《寄往天堂的信》中的寄信人是一位小女孩,她没有像凯文·科斯特纳那样把信放进大海,而是让气球带走了她的怀念……人间的爱为她的执著的真挚给予了富有爱意的回报。演绎爱在人间,表现人间有爱,是本影片的最大的成功之处。

影片中小黛茜那“我要爸爸”的令人心颤的呼唤终被款款温情融化了,而充当心理按摩师角色的老母亲汩汩流淌的丰沛的人生哲理之泉,更使影片充盈饱满的张力。小黛西在经历磨难后,得到了人们的理解和尊重,她用一种奇特的方式,打破了人们之间的隔阂,在人们之间建立了美好的联系,表现了暖人心窝的人间真情。影片结尾意味悠长令人动容,无疑是个漂亮的结尾。令人感动的是,本影片把人间的爱演绎得美妙至极。有人说:亲情是一种深度,友情是一种广度,而爱情则是一种纯度。那么在本影片中,这“三情”就应了这一句话,从而汇合延伸了人间温暖之爱。少妇朗特和其母亲、女儿之间的亲情,和播种机的飞行员史蒂夫之间的隐隐约约的友情及爱情,小黛茜和史蒂夫、那些同情她给她爱的人们之间的友情,像泉水般在这里流淌。

冰心说道:“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爱是我们生存的金字塔的基石和顶点;爱的领域集纳包容所有的生活艺术,友谊、理解、幸福和一切美好的艺术是用一串爱的金线系在一起的闪亮的珠子;爱是和平鸽,手足情;爱是温存与体贴、谅解和宽容;爱是奋进的火炬熊熊燃烧的创造的火焰和灵感……

天堂之爱离我们太远,就让我们一起体会人间爱的滋味吧……

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相守?答案只有一个,相爱不仅仅是索取,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