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谐管理
34231000000099

第99章 明辨馋言

公元589年春天,隋文帝派高颖统帅大军五十多万人南下伐陈。高颖率军在前线作战期间,朝中有的人在隋文帝面前诬陷高颖有谋反的企图。隋文帝当即命令把诬陷者斩了,以示自己用人不疑的决心。高颖伐陈取胜,班师回朝后,隋文帝对他说:“有人诬告卿要谋反,被我斩首,你我君臣同心,岂是小人所能离间?”高颖感觉很是不安,上表要求辞职。隋文帝急忙下诏挽留说:“卿外出征战,叱咤风云,四海艾安。自朕登基以来,卿竭力辅孤,这是天赐良辅啊!”仍然让高担任原职。后来,又有一些大臣在隋文帝面前说高颖坏话。文帝听了后,将进谗者免职定罪,他又对高颖说:“先生有如铜镜,越磨越亮,光华夺人。”高颖也不负文帝重望,宰辅二十多年,与文帝戳力同心,颇有政绩,“中外仓库,无不盈积”,百姓安居,人口激增。假如所有管理者都能如文帝这样,辨谗惩办,使贤才得保,何愁谗不去,正不立!

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经3次连任美国总统,并以善于用能人而闻名于世。在他当政期间,内阁中有许多思想激进、有胆有识、敢于开拓创新的革新派人物。哈里·霍普金斯就是其中一位较为有名的代表。

在霍普金斯担任国民工程建设局长以后,他以旋风般的速度大规模推行社会救济计划,出色地完成了“以工代赈”的工作,吸收了416万失业者参加工作,有效地解决了失业问题和下层群众的生活急用问题。霍普金斯在执行社会救济计划期间,手中握有巨额金钱,但他不谋私利,“一心想着美国人民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利益”。社会救济工作花费的巨额资金是从政府税收中提取的,所以罗斯福新政时期实行了对大资本家征收高额累进税的税收政策。这种“劫富济贫”的做法直接损害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资本家对这一政策的执行者霍普金斯恨之入骨,不少有权势的人要求罗斯福罢免他。但罗斯福不为所动,因为他了解霍普金斯的能力和人品。尽管党内、社会上有那么多人对霍普金斯不满,罗斯福却一直对他加以重用,使得这位“语言尖刻,喜欢吵架”的人权力之大超过了总统身边的任何一位。

霍普金斯还具有超凡的外交才能。罗斯福经常派他作为私人代表,同丘吉尔或斯大林直接打交道。并且常说“哈里是实现我们意图的理想使节”。1941年,霍普金斯初访英国。罗斯福在给英王的信上介绍说:“霍普金斯先生是我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我对此人寄以最大信任。”同年7月,霍普金斯访苏。罗斯福致电斯大林:“我要求你对他完全信任,就像你直接对我说话一样。”而事实证明,罗斯福没有看错人,霍普金斯在每次外交过程中,都能不负罗斯福的重托,出色地完成总统委任的每项重要使命,为罗斯福的外交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霍普金斯因“语言尖刻,喜欢吵架”而为同僚所弹劾,但罗斯福却能正确地看待这一问题,并没有因此小节而忽视霍普金斯的办事能力,仍然对他信任有加且大胆任用,这不但表现出了罗斯福非凡的政治眼光和魄力,更重要的是表现出了罗斯福正确的用人之道:用人之所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有能力的人可能同时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如何任用这一类的人才?“用人之长,避人之短”应该是一个管理者明智的选择。明智首先要理智,就是能够以一颗平静之心,冷静地对待能人身上存在的缺点,不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错误,把人身上的优点与缺点区别开来,不能彼此混淆或抵消。其次是用其长处,避其短处。根据人的优点,把他安排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上,让他的优势在工作中得以充分的发挥,以弥补由其缺点的存在而带来的不足。再次是不求全责备。只要不影响工作和人才优势的发挥,对其身上的缺点应该容忍,特别是一些无关大局的小节。惟有如此,方可不因小失大,以偏概全,做到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