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和谐管理
34231000000098

第98章 以诚相容

冯异是刘秀手下的一员战将,他不只英勇善战,而且忠心耿耿,品德高尚。当刘秀转战河北时,屡遭困厄,一次行军在饶阳滹沱河一带,弹尽粮绝,饥寒交迫,是冯异送上仅有的豆粥麦饭,才使刘秀摆脱困境;还是他首先建议刘秀称帝的。他治军有方,为人谦逊,每当诸位将领相聚、各自夸耀功劳时,他总是一人独避大树之下,因此,军中称他为“大树将军。”

他长期转战于河北、关中,甚得民心,成为刘秀政权的西北屏障。这自然引起了同僚的妒忌,一个名叫宋嵩的使臣,先后四次上书,诋诽冯异,说他控制关中,擅杀官吏,威权至重,百姓归心,都称他为“咸阳王”。

冯异对自己久握兵权,远离朝廷,也不大自安,担心被刘秀猜忌,于是一再上书,请求回到洛阳。刘秀对冯异的确也不大放心,可西北地区却又少不了冯异这样一个人,为了解除冯异的疑虑,便把宋嵩告发的密信送给冯异。这一招的确高明,既可解释为对冯异的信任不疑,又暗示了朝廷已早有戒备。恩威并用,使冯异连忙上书自陈忠心。刘秀这才回书道:“将军之于我从公义讲是君臣,从私恩上讲如父子,我还会对你猜忌吗?你又何必担心呢!”

这样的事,在三国时又依样画葫芦似的重演了一次。

潘睿是三国时蜀国的巨属,主管荆州事务。孙权攻取荆州后,他投降了吴国,被拜为辅中郎将。他以一个投降之人,只有少说话,多干事,由于一贯小心谨慎,又多次立功,后来被授以“太常”这样的高官。

一年,孙权授命他统率五万大军,去吴国与蜀国交界的五溪去讨伐当地的少数民族,这时,潘睿的表兄蒋琬正在蜀国担任要职。于是,有一个叫卫旌的人,因同潘睿有点矛盾,便上书孙权,密告潘睿和蒋琬私相往来,可能会投叛蜀国,这个告密是很能令人相信的,可孙权接到告密信后说:“潘睿不是这种人。”不但没有召还潘睿,反而将卫旌的信交给他,倒将卫旌免了官。潘睿感动异常。从此更加死心塌地为孙权卖命了。

以诚相容必须礼贤下士。

春秋时,宋将南宫长万与鲁军交战,失败,为鲁所虏,后因家鲁和好,南宫长万也为鲁放回。南宫长万归宁后,宋闵公戏之曰:“始吾敬子,分子鲁囚也,吾不敬子矣”。长万大谋而退。大夫仇牧私谏闵公曰:“君臣之间,以礼相交,不可戏也。戏则不敬,不敬则慢,慢而无礼,修逆将生,君必戒之!”闵公曰:“孤民长万习押,无份也。”一次,长万陪同闵公同游蒙泽,与闵公博局决赌,以酒为罚。长万连负五局,罚酒五斗,已醉倒八九分了,心中不服,再请覆局。闵公曰:“囚乃常败之家,安敢与寡人赌胜?”长万心怀忿,嘿嘿无言。总有宫侍报道周庄公之丧,告之新君。闵公曰:“周已更立新王,即当造使吊贺”。长万因请前往。闵公笑曰:“宋国即无人,何至以囚奉使?”宫人皆大笑。长万面颊发赤,差变成怒,兼乘酒醉,一时性起,不顾君臣之分,大骂曰:“无道昏君,汝知囚能杀人乎?”闵公亦怒曰:“贼囚,怎敢无礼!”长万怒极挥拳,可怜堂堂君王,仅因一句戏言而死于臣拳之下,真乃“君戏以言,臣戏以拳”。足见轻侮之害。

有人说赞扬能使人勤奋工作,但在表扬和称赞时,一定要根据每一个具体的人来选择语言,这样才有效果。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管理者表扬或称赞部下时,如果能让部下的自尊心得到满足,那就可以达到促使他们努力工作的效果。

为了能满足部下的自尊心,管理者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故意表现出自己的疏忽,让部下来提醒自己,这样他们就会产生出一种自己很能干的优越感。管理者应该掌握古典式的“怀柔政策”,也就是以耐心亲切的态度去感化那些顽固的部下。

日本元西铁路的总监三原修能使部下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他的方法是在每一次迎接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时,就对他们说:“我一直等待着你们的到来。”那些自尊心很强的人,听到这种话,总是很兴奋,因此工作起来干劲十足。这种方法还适用于以下类型的人。

·在其他部门很有成绩的部下。

·很想成为管理者的部下。

·自信心非常强的部下。

管理者如果要去指挥那些有专业特长的人,则应当表现出非常谦虚,要对他们说:“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是有你们的帮助,我肯定能够成功”之类的话。

而对于那种自信过强,过于固执己见的部下,最好采取“怀柔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