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缪斯情结
34213700000043

第43章 春明景和赋新诗

1948年6月,随着解放区形势的发展,《晋察冀日报》奉命与《人民日报》合并。6月14日,报纸出版最后一期。从1937年12月11日创刊历时10年6个月,《晋察冀日报》共出版2854期,为人民的抗战事业和民主革命的解放运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10年“患难与共”的报社主要负责人,邓拓此刻不免感慨万端,“深夜发稿将竟,题诗首,”“为永久之纪念”。这首《晋察冀日报终刊》的诗中写道:

毛锥十载写纵横,不尽边疆血火情。

故国当年危累卵,义旗直北控长城。

山林内满胡蹄过,子弟刀环空巷迎。

战史编成三千页,仰看恒岳共峥嵘。

寥寥诗行,描绘了报纸在峥嵘岁月里,创造历史的艰辛。巍巍恒岳,千古仰慕,这也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热情礼赞。

《晋察冀日报》终刊后,邓拓暂时离开报社。这之前,他担任了晋察冀中央局宣传部副部长。1948年以后,他先后担任华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和中央政策研究室经济组长,负责政治、经济的调杏研究工作。

早在伟大的抗战胜利之初,邓拓写诗描绘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性胜利,描绘逐渐发展的革命形势。他写有《清平乐·庆祝抗战胜利》等诗,表达对革命胜利的喜悦心情。1948年,石家庄解放,是晋察冀边区在解放战争中的辉煌的战绩,对于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邓拓得知我军胜利入城的消息后,兴奋挥笔,写下《庆祝石家庄解放》一诗:

石庄解放投前营,帷幄时闻报凯声。

万众翻身除封建,千军倒海制长鲸。

太行南北东西路,展顾江淮河汉清。

他日文旗随战鼓,群雄浩荡入春明。

诗人从革命胜利的凯声中,联想到万众翻身铲除封建,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春明景和对于历经寒冬严霜的人来说,如同对太阳的期待和渴求。因此,诗人在革命形势不断发展,全国解放的事业步步完成之后,他遣怀赋诗,为祖国的历史性变化,为人民的新生而高歌欢唱。

1949年3月,邓拓随部队进入北平,他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军管会同志离京南下,他写诗相赠。“雄师南下向羊城,残敌负隅不足平。红豆千村思猛士,白云万里塑春明。几番樽俎传青史,半载政声满燕京,此去珠江通海外,好凭马列制长鲸。”

战友们来信问询起居,他也不免对红旗艳日的“新世界”表示由衷地欢呼。《赠友人》一诗写道:

北岳风云写旧情,边疆跃马见平生。

沙河秋暮烽烟起,紫塞霜寒鼓角鸣。

千里关山盈血泪,万家玉帛化刀兵。

凯歌唱落胡天月,京国长安羡政声。

即使在给家人的信中,诗人不忘向亲人传诉解放的欣悦之情。他写有《寄父》一诗:

来诗天末写残笺,猛忆几时课读虔。

风送塔铃遥自语,月沉鸟梦静初圆。

高堂贫病暮年苦,战友青春新岁还。

乡国今朝欣解放,好将马列作家传。

邓拓在建国初期,任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参加城市军管工作。他协助彭真、刘仁同志起草关于城市治安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文件。“好将马列作家传”,是一个党的文化战士的崇高目标。他在一篇文章中指出,革命胜利后,给我们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一个共产党员为了新生活而斗争,公而忘我,让革命大厦日臻巩固坚实。因此,诗人不顾战争年代残留的疾病:胃病、偏头疼和神经衰弱症,忘我地工作。建国伊始,百废待兴,在遭受兵燹灾祸的废墟上建成社会主义大厦,不啻又一次战争考验。那一时期,人们的革命热情高昂,特别是从解放区来的同志发扬优良传统,是值得怀念和回忆的一个时期。邓拓还是在这个时期,以党的宣传家和政论家的敏锐,诗人的热情,在宣传文化战线上贡献着聪明才智。

因此,无沦是“他日文旗随战鼓,群雄浩荡入春明”的期冀,还是“此去珠江通海外,好凭马列制长鲸”的祝愿,或是“乡国今朝庆解放,好将马列作家传”的自勉,是诗人在一个新的时代面前澎湃诗情的显示:讴歌这春光明媚的新生活,投身于灿烂历史的创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