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缪斯情结
34213700000042

第42章 壮怀诗情有雅音

邓拓在晋察冀10年共写作了50余首诗。1962年,《河北文学》编辑部向诗人索稿,他挑选30多首作品,以《北岳吟草》为题发表。北岳是诗人战斗生活的主要地区,这里的阜平、平山等地是报社的“根据地”。诗人不少作品抒写金戈铁马的征战生活,铁板铜琶,有如巍巍北岳景象,磅礴雄浑。

邓拓写有十数篇爱情诗,相对边区军民反“扫荡”的战斗生活来说,这些抒写个人情感欣欢的诗作,别有情致。如果说前者是黄钟大吕似的高奏,后者则是锦瑟丝弦似的微吟。无论是壮歌,还是雅音,都是生活的启示,诗人心灵的表现。

邓拓与夫人丁一岚的结合,在当时传为佳话。丁一岚原在家乡天津上学,“一二·九”运动后到了延安参加了党,后又到了边区平山县做妇女工作。1941年,她在工作中了解到一个参加抗日工作的童养媳被封建公婆杀害的惨案,怀着满腔激愤写了《血的控诉》一文投给报社。总编辑邓拓看到了,觉得文章基础很好,亲自修改后发表了,并给作者写了一封信,鼓励她继续写稿。是年冬天,他们在通信半年多后才相见。邓拓先后写有《初晤》、《夜别》、《定情》、《心盟》、《题像》,《中秋》、《无题》等诗相赠。

这些爱情诗,是诗人“爱的历程”真实记录。从恋情萌发的“初晤”,到后来天各一方的互相挂怀眷念,都有诗篇记述。也许是戎马倥偬的战地爱情,诗人写来别有意味。在《初晤》一诗中,初恋者的感情表现得深挚浓烈:

山村曲永夜声沉,

皓月霜花落木天。

盼彻清眸溪畔影,

寄将深虑阿谁边?

矜持语短长相忆,

怅惜芜提不远延。

待得他时行箧里,

新诗倚札读千篇。

由于诗人从事党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日工作,诗人和战友们一腔为祖国和民族而斗争的热忱,在抒写爱情的诗中常有表现。1942年,邓拓和丁一岚在战斗中结为夫妻。以后,因战事影响,他们常常不在一起。在互相通信中,诗人附上一诗,或以诗代笺,通过互相勉励和关怀,抒写革命者的抱负,不少的诗篇表现了这个题旨。《中秋》一诗是“佳节思亲”之作,诗人写道:

去去秋还几月圃,中秋又见月如盘。

西风一马无余物,秋色满怀到李园。

分别有年,思绪无限,为了革命工作,“西风一马无余物”,革命者胸中充溢烂漫的秋色。这种将个人感情同斗争生活、战士的情怀融合一体,使邓拓的爱情诗别开生面,诗意葱茏,内蕴深厚。

1944年,由于康生等人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诬蔑“河南地下党没有好人”,在河南求学时从事过地下活动的邓拓被所谓“怀疑一切”的抢救运动,视为重点审查对象。边区整风时,邓拓受到不公正的审查,他一度暂时离开报社领导岗位到边区党校学习。其间,他写了“战地歌四拍”一诗,寄赠爱人。这是邓拓晋察冀时期创作的最长的一首诗。原诗未发表,现照录于下:

一年又值秋风起,北雁只南飞,望来雁影无踪,算不合关山阻?远水绕荒村,莫是枕径眠未晓?明镜菩提勤拂拭,不着人间尘土。

青丝依样似旧时。镇日书空。孤怀无寄。八乡有意从头认,壮志纵成烟,不向蓬蒿浪掷。心血如潮,七度春秋销北地。数三十又三年,问后来岁月还能几许?只如今抖擞旧精神,酬尽心头文字债,待取新衣上征途,好将身手试,长为孺子牛。

鼙鼓又声喧,打叠琴书无着处,缩地失长鞭,脚跟无线,咫尺吴头楚尾。想旦夕四野动烽烟,顾不得惊起伯劳飞燕各西东。漫负笈携囊早登程,且休回首,向莽莽平沙去处舞干戈,奠念那恒岳巍巍云里人!

别离滋味浓还淡,欲诉又笺残,想将心绪谱奇弦,弹与知音人不见;结伴同行重话旧,不识何时也!果不相逢时,强饭加农好护持,独立西风里,珍重复珍重。

全诗四节,既有对爱人的问讯——怀念之情溢于纸面,又有反省自励,轻唱微吟,诗人的诗笔饱蘸情感的潮水,又不随意挥洒泄出,含蕴隽永,赤诚袒怀,令读者感佩,无疑表现了战士诗人的另一侧面。然而,诗人参差不齐的散曲诗句,别开了诗风,这给诗人的创作带来了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