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缪斯情结
34213700000044

第44章 “文章满纸书生累”

1959年2月,人民日报社为邓拓举行欢送会,他即将调任北京市委文教书记,离开他辛勤奋斗20年的新闻工作,心中感触多端。他写了著名的《留别〈人民日报〉诸同志》一诗,在隆重的欢送会上,诗人亲自念道:

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亦非烟。

文章满纸书生累,风雨同舟战友贤。

屈指当知功与过,关心最是后争先,

平生赢得豪情在,举国高潮望接天。

这首“深情绵邈,寄托遥深”的诗作,是诗人对自己风波生涯20年新闻工作的概括,也是对风雨同舟的战友们的期许和勖勉,而“文章满纸书生累”,这略带怅惘情味的感怀,令参加会议的同志心中泛起对老领导的眷眷深情。

邓拓是1949年秋天出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的,全国解放后,随着党的新闻工作的发展,由过去分散的新闻工作到向全国性的转变,人民日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中央委派邓拓任总编辑、范长江同志任社长。

建国初期,邓拓在报社逐渐制定一套适应日新月异发展形势的编辑方针和步骤,先后在编辑部体制和版面方面进行了改革。组织力量抓政论写作,建成编采通合一的专业队伍,形成按专业部组分工的格局。与此同时,对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新问题,邓拓以政论家的敏锐,写了不少署名的政治评论和思想评论,其中《和青年团员谈谈群众路线》、《整风运动在国家建设工作中的重要性》、《反对命令主义》等,成为一个时期的工作指导。

或许紧张繁忙的编务工作(邓拓自诫“不做新闻官”、亲自下车间修改校样),没有闲暇,操握诗笔;或许是邃密精思的政论写作,而减少了诗人的雅兴,在解放后的新闻工作中,仅留下寥寥几篇诗作,同诗人在历史、哲学上的建树一样,一当革命工作影响了他的个人研究及写作计划,他服从大局,以党的工作为重。当然,诗人只要有感便发乎于情,熔铸成篇。1953年,他写有挽艺术大师徐悲鸿的诗:“卅载通灵画,空群擅盛名。孤羁思远道,解放作高鸣。刻意超形式,精心胜写生。遗情托奔马,终古伴长征。”

除此,邓拓还写了赠给“葡萄常”的“画堂春”词。1956年7月,邓拓领导人民日报改版,多登及时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新气象、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的文章。在中央的支持下,报纸改版取得很大成绩。邓拓身先士卒,深人生产第一线采访。他到北京崇文区下唐刀胡同一个制作料器葡萄的手工业世家采访,写了著名的通讯《访‘葡萄常’》。这首词是在采访中的即兴之作,同通讯写作一样,诗人借一斑而反映合作生产带来的巨大变化的全貌,反映伟大变动的时代给个体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0年代后期,我国政治形势发生了急遽变化。1956年,党中央提出的“双百”方针,给思想文化界带来了生动活泼的局面。可是半年后,突如其来的“反右”扩大化错误,阻塞言路,摧毁了新绿生机。1957年春,邓拓受到******同志的不公正批评。在几次会议上,邓拓被批评为“书生办报,死人办报”。一年后,邓拓曾经在报社有关会议上,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回顾。“屈指当知功与过”,他作了一些自我批评,然而,有许多事情是十分复杂的,当事人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情状态。“曾经沧海难为水”,在风波生涯中,邓拓努力保持了自己认真的思考。他并不以“书生”自责,还以“书生习气未能无”的闲章来表明心志。在上述临别报社的诗中,对如烟往事的感怀,对书生艰辛劳顿而累及身名的叹惜,是历经特殊年月、一个忠诚于党的知识分子曲折的心曲。

诗人这期间自己写诗不多,却爱好吟诵古诗。1957年,诗人遭到不公正待遇时,他曾吟唱古诗释怀。父亲是一位有文化素养的老知识分子,爱好方言唱诗。于是在闲时,家庭吟诗唱词。所幸的是保存了当时的一次录音。邓拓以抑扬顿挫的闽语,吟唱陆游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身世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尖锐复杂的斗争环境,给一个才高笔健的诗人、政治家带来的精神重负,不得不到诗中去寻找寄托。这中国当代文化思想界一个十分不正常的现象,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