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34166400000035

第35章 那些倾听中需要避免的(2)

“这绝对称不上是冒险,亲爱的先生。你都不知道其他代理商卖得有多好!”

于是,埃里森列举其他客户的销售情况来说服汤普森,汤普森则坚持只购置10台。就这样,两人一来一回,为了进货数目而争执不休,讨论了很长时间。

最后,汤普森非常恼怒地对埃里森说:“我一台都不要了!以后别再出现在我面前,我们的合作关系到此结束。你走吧!”

埃里森直到被赶出店门,还是一脸惊讶,他不明白:自己只是想让对方多进一些货,这对汤普森自己也有利呀。他怎么就不领情呢?反而把我的好心当做驴肝肺,真是好心没好报。随即,气呼呼地走了。

没多久,埃里森得到了一个消息。据说,在他走后,有一个同行也向汤普森推荐了那款计算机,不同的是,那位同行认可了汤普森的要求:一开始只发10台的货,看过销量后,再决定是否大量购置。结果,不出意料,不到一个星期,那款计算机就被卖个精光。汤普森因此给那个同行打了个电话,一次性又购置了100多台。之后,汤普森的计算机,每月一直保持着几百台的销量。

看到了同行的胜利,埃里森开始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最后,他不得不承认问题确实出在自己身上。当汤普森提出先试买10台的时候,他不该急着反对,更不应该在对方还没把话说完的时候,先急着陈述自己的看法。事实上,不管汤普森出于何种原因而只购置10台,自己都不该操之过急。

如果当初埃里森认真听取汤普森的建议,而不是只想着自己的观点,那么,那个每月卖出几百台计算机的人就是埃里森,而不是乘虚而入的同行了。很明显,汤普森有很强的销售能力,如果那时候闭上嘴巴,耐心倾听,那么就会得到很大一笔订单。然而,现在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试想一下,如果客户正在和你说话,你不但不专心听,而且还总是着急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且和对方争论不休,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反驳客户的观点上。如果你是客户,你会不会也心中不爽呢?

听客户说话,就要拿出诚意、拿出耐心来,不要一听到与你相悖的观点,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把那些想法说出来就誓不罢休。这对你的销售成功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当你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时,给客户说出观点的机会,客户才更容易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优秀销售员支招:

1.倾听,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尊重对方的观点,不仅不能打断客户的话,更不能总是急着去反驳。即使你认为客户的观点不正确,你也不能当面、立马就反驳,你应该礼貌地给客户台阶下。当客户觉得你尊重他时,他就会喜欢你。一旦喜欢你就自然会下订单。

2.成功学家卡耐基曾说:“你即使喜欢果酱,但在钓鱼的时候,仍然不能用果酱做鱼饵。在这个时候,即使你讨厌蚯蚓,也得用它,因为鱼喜欢才会上钩。”鱼和鱼饵的关系,正是说话者和倾听者之间的关系。当客户喜欢“蚯蚓”,你就要给客户“蚯蚓”。当客户需要说话,你就只有听着。

4.别去假想,如何反驳客户提出的意见

阿拉基是一位保险推销员,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也非常努力,但是在推销上却屡屡遭受打击。为了改变现状,他去拜访了一位业界的推销大师,希望得到一些成功的秘诀。

当推销大师对阿拉基的失败情况了解清楚后,沉思了片刻,然后便把他带进了自己的书房,阿拉基一坐上椅子,就抬起头非常渴求地看着推销大师,等待听到金玉良言。然而,推销大师什么都没有说,他一声不吭地把阿拉基扔在了书房里,自己了走了出去。

阿拉基完全不知道推销大师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他想高人一定有高人的古怪吧。于是,他坐在书房里耐心等待。

过了大约有半个小时,推销大师走进书房,把阿拉基叫了出来,他笑着对阿拉基说:“刚才有一只鸟停在了窗户上,不停地鸣叫,你知道是只什么鸟吗?”

阿拉基一下子就愣住了,支支吾吾地说:“啊,我不知道。我没意料到您会问我这种问题。我根本没有听见任何鸟叫声,那会儿我一直在想其他事情……”

推销大师什么也没说,他再次让阿拉基进书房,把门关上,把他一个人留在了书房里。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在认真倾听,为了不想让大师对他失望,这次阿拉基学乖了。他眼睛紧紧盯着窗户,看那只鸟是否还会再飞回来鸣叫。但是,等了半天也没见一只鸟出现。于是,他跑到窗户边往外看,他一眼看到外面的树枝上站着几只麻雀在那唧唧喳喳地叫,他想那一定是一只麻雀。阿拉基高兴地坐回到椅子上,等待着推销大师进来,他想这次一定能答对。

不久,大师让阿拉基从书房出来后,问道:“刚才你一个人在书房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书房里有一个挂衣架,你看到它有几个挂衣钩了吗?”

阿拉基一听又傻眼了,他捶胸顿足道:“那会儿我只顾找那只停在窗户上的小鸟了,根本没留意到书房里的挂衣架子。”

大师对此不置一词,只是重新又让阿拉基回到书房,一个人待着。这次,阿拉基不止观察鸟叫和挂衣架,还把书房的东西从头到尾都看了一遍,并把看到的一切都记在心里。他觉得这回推销大师再也难不倒他了,因为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认真看过的东西一定会记得特别清楚。半小时后,他自信满满地走出书房,走向推销大师,他相信,这次自己一定能给大师一个非常满意的答案。

然而,推销大师竟问道:“在你没有走进书房之前,我手里拿着一叠面包片。你那会儿看清楚是几片了吗?”

阿拉基一句也答不上来,大师的问题跟窗外的鸟叫和书房摆设没有一点关系,这次他还是猜错了,他非常沮丧地低着头,觉得自己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推销大师一定对他非常不满意。并且,他实在不明白,考察他这些事,跟自己的推销工作又有什么直接关系呢?

推销大师看出了阿拉基的灰心和迷惑,他笑着对阿拉基说:“当我把你一个人留在书房里接受考验时,你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想的?”

“我那会儿就是想着要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所以想着怎么回答你。”

“也就是说,你在猜想我的想法,并想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反驳我。是吗?”

“嗯,就是这样啊。”

“可是,当你走进书房的时候,你为什么不问我,我打算问你什么问题呢?”大师意味深长地说。

“……”

“当你踏进书房后,你就开始琢磨我在想什么,要怎么去反驳我,并努力去找到正确答案。事实上,你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猜出我的想法、如何反驳我上面。却根本没想过:主动问一问,听一听我的想法和问题。”

“事实确实是这样的……”

“其实,在推销过程中,也是这样。你确实拥有很强的专业知识,你确实能言会道,而且记性也不错。但是,当客户在告诉你一些事情,或者只是在倾诉时,你并没有认真地倾听,你只想着:待会儿客户会怎么反驳我呢?我又该怎么反驳他呢?你把精力都放在了假想上,而对于客户在说什么,客户的真实想法,你全都忽略了……”

阿拉基听完恍然大悟,是啊,自己为什么要去不断地揣测客户的想法,并想尽办法驳倒对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