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
34166400000034

第34章 那些倾听中需要避免的(1)

1.客户说话心不在焉,眼珠子乱转

客户说话的时候,推销员如果心不在焉、眼珠子乱转,甚至于答非所问,客户就会对你失去耐心,认为你根本没有丝毫诚意,从而使生意谈崩。因此,认真倾听、关注客户、集中注意力……这些在销售过程中非常重要。

计算机推销员尼克有一个很大的身体残疾,就是听力很糟糕。当客户说话的时候,他只能从口型来判断出对方的意思。这对于一个推销员来说,应该是一件很可怕的事,然而,这个缺憾,却给尼克的推销带去了不一样的帮助。

为了赢得一份大订单,尼克曾经在长达九个月的时间里,跟一位客户会谈了32次。这位客户是一家大集团的总裁,名叫克斯曼,他准备购买一套计算机系统,这套设备至少要花费二三十万美元,由于金额巨大,克斯曼不得不谨慎行事,同时考察多家设备商。

在这次马拉松一样的推销竞争中,尼克很意外地发现了自身的一个优势,这个优势竟然就是他糟糕的听力。

事情是这样的。当尼克和克斯曼面对面坐在一起商谈合作事宜时,他总是坐在椅子的最边缘,身体自然地向前倾,目不转睛地盯着克斯曼。其实,这都是由于尼克的听力太差,为了听清楚对方的说话内容,而不得不全神贯注,一动不动地聆听、观察,以便从口型上准确判读出克斯曼的意思。

然而,尼克这种不经意间流露出的专注,在无形中给了克斯曼心满意足的感觉,尼克的动作和表情无一不是在表现出:克斯曼,我在极其耐心、极其认真地倾听你说话,我对你的话非常感兴趣,我非常在乎你、尊重你。

为了始终知道克斯曼在说什么,尼克必须得调动起全部的注意力去观察克斯曼的口型,丝毫不能分心。即使是桌上的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来,或者克斯曼的秘书从他眼前走过,他的眼睛也始终一眨不眨地看着克斯曼的脸,一秒钟都不曾移开过。甚至当尼克在本子上做笔记时,也是盲写,视线丝毫不会转移。

就这样,在整个洽谈过程中,只要克斯曼一和尼克说话,尼克就会认真聆听,从不分神。如此一来,受到尼克关注的克斯曼,觉得自己是别人眼中最重要的人,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最后,很戏剧性地,克斯曼和尼克签订了合同。

当交易全部达成后,尼克决定改善一下自己那糟糕的听力。于是,他去医院配置了一套助听器。然而,当他焕然一新、听力清晰地再一次出现在克斯曼面前时,又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

他们像往常一样面对面地坐在一起交谈,尼克由于戴了助听器,便不再需要坐在椅子的边缘上,也不再需要费力地把身体前倾了,他舒适地靠着椅子背,竖着笔记本问道:“设备运行状况如何?”

于是,克斯曼看着尼克,开始慢条斯理地讲述计算机系统一周来的工作情况。正说着,秘书进来了,自然而然地,尼克朝秘书看了一眼。当秘书走后,尼克仍旧一边听着克斯曼说话,一边东张西望。其实这只是因为他现在不用盯着克斯曼的脸,也能听清他在说什么了。

“能听清世界的声音可真奇妙啊!”尼克一边听着克斯曼说话,一边眼珠子乱转。

十分钟后,克斯曼突然闭嘴,不说话了。那时,尼克正一边听他说话,一边看着窗户外面的一只鸟儿。

“尼克!”克斯曼不高兴地高声叫道。

“啊?怎么了?”尼克一边回答,一边收回空洞的视线,转而看向克斯曼。

“我命令你,把那破东西给我拿下来!”

“什么东西拿下来?克斯曼?”尼克迷惑不解道。

“那愚蠢的助听器!”

“为什么呢?”尼克更加迷惑了。

“因为,我觉得你现在一点儿都不尊重我。我还是喜欢你像以前那样——安静地坐在椅子边缘,身体微微向前,时刻关注着我的一举一动,那时候,我感到很开心。而现在呢?看看你,在那儿左顾右盼的样子,就好像根本就没有我的存在。我相信你绝不是故意的,但还是麻烦你把那助听器给拿下来吧!”

尼克突然间明白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连忙取下助听器,像以前一样,坐到椅子边缘,全神贯注地看着克斯曼,即使做笔记,也不移开一点儿视线。这时,克斯曼的脸上,终于多云转晴,露出了心满意足的微笑。

在推销过程中,说话是在传达信息,而听人说话则是在接受信息。如果你听得不够认真、不够主动、不够积极,就会像戴上助听器的尼克那样遭到客户的厌恶。听人说话,不是简单地用耳朵就行的,还需要积极地回应,用你的眼神、肢体语言去回应,这样不仅礼貌,也能调节洽谈气氛。

如果你觉得客户的话题索然无味,实在很浪费时间的话,也绝不能心不在焉,更不能随意打断客户,而是应该巧妙地提出一些有趣的话题,不露痕迹地转移对方的话题。如果客户热衷于自己的话题不能自拔,你就要心平气和地让他讲完,并且保持饱满的精神,专心致志地注视对方。切不可心不在焉,眼珠子乱转。

优秀销售员支招:

1.当客户在说话时,如果你总是面无表情,或者一声不吭,或者心不在焉,那就会制造出一种尴尬的气氛,使得客户失去说话的兴致。相反,如果你目不转睛、全神贯注、津津有味地认真聆听,那么在无形中,会让客户说得更起劲,并对你产生好感,创造出一种融洽、带有感情味儿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才有达成交易的可能。

2.有人说:“听人说话,就好像收听电台广播,要听得清楚、听得明白,一次就只能听一个台。”这句话,非常形象地表达出专注听人说话的重要性。如果你同时收听两个台,听到的只有嘈杂不堪的声音。如果你一边听客户说话,一边又在想其他事情,那么,你同样听不到有用的东西。所以,听人说话,必须专注!

2.客户说话的时候,总是说“对不起,我插一句”

有些销售员,会有一些坏习惯。比如,在客户说话的时候,总是不能安静地听,动不动就说“对不起,我插一句”嘴巴真是一刻都闲不住,然而,注意了,嘴巴闲不住的后果就是拉不住客户。

要想关住嘴巴,就要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客户的话中,认真思考、认真琢磨、认真挖掘,这样你就无暇顾及自己,就不会动不动便张嘴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乔·吉拉德认为在听客户说话时,注意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他曾这样说道:“推销时要精力集中,一旦我的眼睛正视着客户时,对方就一定能够感到我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身上。我会把别的一切私心杂念都抛在脑后,我不允许任何想法来分散我的精力。从我和顾客握手,作自我介绍的时候起,就没有什么能把我的眼光从顾客身上移开。”

吉拉德在听客户说话的时候,总是全身心投入,他不会因为任何个人因素去打断客户的言谈,这是对客户最起码的尊重。即使有50辆消防车从门前呼啸而过,他也不会把头转过去一下;即使一位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从眼前走过,他也不会看她一眼;即使发生地震,天崩地裂,他也不会惊慌失措,扔下客户独自逃生。所以,在客户说话的时候,他更不会打断客户,不礼貌地说:“对不起,我插一句。”

吉拉德认为,不打断客户,认真聆听,努力控制局面,也是为了让客户更好地集中精力说话。如果你频繁打断,那么客户就没法连贯说话,没法连贯说话就会再也不想说话,而一旦客户不说话,一切就都完了。

曾经有一位叫玛丽的推销员小姐非常苦恼,因为她尽心尽力地推销,花了大把的时间,客户也很认同她。但是,最后客户还是头也不回地走了。她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于是她去请教一位销售大师,请他指点一二。她苦着脸对销售大师说:“菲利普先生,我一定是做错了什么,可是我怎么都想不明白到底是哪里错了。”于是,菲利普让玛丽把推销过程详细说了一遍。

那天,玛丽在柜台前接待了一位中年太太,那位太太对玛丽说,她想买一瓶保湿露,让玛丽推荐一款。

玛丽很聪明,并没有自作主张地拿出一大堆各式各样的保湿露向这位太太乱推荐,而是先问道:“这位太太,请问您的皮肤是属于干性、油性,还是中性的呢?”

“哦,应该是干性的吧?你帮我看看?”

玛丽于是给这位太太鉴定了一下,确定是干性后,便递过去一款防晒保湿露,介绍道:“这款特别适合中性皮肤,保湿效果很好。现在又是夏天,它还能适当帮您防晒,一瓶两用。您觉得如何?”

“还多功能呢?这个不错,不知道我女儿可不可以用,有没有……”

“对不起,太太,容我插一句。不同年龄层的人,肤质不同,需要使用不同的化妆品。如果是买给您女儿的话,还是她自己来试用比较好。”

“谢谢你,这我知道。我只是想问问,有没有这种类型的保湿露,并且给年轻人用的?”

“当然有。您知道您女儿是哪种皮肤吗?”

“我没记错的话,跟我是一样的。”

“好的。”玛丽又转身拿出来一瓶年轻人用的保湿露说,“这款就很适合年轻人在夏天用,油润但不油腻,非常温和。”

“这款的防晒度能抵挡住高强度的阳光吗?我女儿过段时间可能要去海边,那里的……”

“不好意思,太太,如果是在海边涂擦的话,最好再买一款超强防晒霜,这样才能有效抵抗强紫外线。”

“那你给我拿一支吧。”

“给您,这个防晒效果特别好哦。”玛丽微笑着说。

“这种防晒霜不会让皮肤过敏吧?我女儿曾经用过另外一种,结果一晒脸就通红,还有……”

“对不起,太太,我插一句。这一点上您绝对可以放心,我们这个牌子的品质绝对没有问题!需要我给您包起来吗?”

“不必了,我还是再考虑考虑吧。麻烦你了。”这位太太说完就走了。

听完玛丽的简单叙述,菲利普说:“在整个推销过程中,你确实没有说错任何话,进展也算顺利,客户对产品也比较满意……”

“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成交?我到底哪里说得不对呢?”玛丽着急地说。

“玛丽,你说的所有都是对的。可是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我想你根本没意识到。并且你刚刚又犯了一次。”

“啊?是什么错误?”玛丽惊讶地问道,“我很想知道。”

“你在推销过程中,连续打断客户三次。另外提一下,刚刚你就打断了我一次话。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每次你打断客户的时候,客户一定有所不悦,也许还沉默了一会儿。因为你一直在打断她的思路,让她慢慢失去倾吐欲望。这就是你失败的原因。”

“天哪,我只是想纠正客户的错误想法!”

“然而,你完全可以在客户停下后再说吧?”

“是的……”

倾听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客户的碴儿,然后自以为是地去纠正,而是一个了解客户的过程、是一个让客户倾吐的过程。所以,当客户在说话的时候,你千万别三番五次地说“对不起,我插一句”。其实,客户内心非常排斥这类话。在说话时,谁都不喜欢被人插嘴。

优秀销售员支招:

1.很多销售员会有一些不好的坏习惯和口头禅,有时候插嘴插多了,自然也会变成习惯。当你与客户说话,养成随口说“对不起,我插一句”的坏习惯时,你就不得不准备着被客户无数次拒绝了。

2.当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客户的话里,并且耐心听,客户就会感受到你的重视和尊重,他就会主动与你进行思想沟通,你也就能把那些在倾听中发现的问题告知客户,从而解决问题。这样客户才更容易接受你的说话和思想。

3.话还没说完,着急说自己的观点

埃里森原本是一本商务杂志的特约评论员,经过多年的口诛笔伐,他认为自己深谙销售之道,于是便弃文从商,干起了电子零部件的批发生意,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向一些商铺推荐新款的电子产品。

有一次,他上门与一位商铺老板汤普森洽谈计算机业务,那时,汤普森成为埃里森的客户才没多久。他们一坐下,汤普森就直截了当地说:“埃里森,我想要一批适合当地顾客的计算机。你给我推荐推荐吧。”

埃里森侃侃而谈道:“最近有一款新型计算机刚上市,不仅外形很新潮,而且比原来那个牌子的配置强上好几倍,使用寿命也长出很多。汤普森先生,您考虑一下吧,我个人认为这款产品非常不错。”

“听起来是不错。那这款的价格呢?”

“在价格上,它比您原先批发的那款贵了300多元。但是,别忘了,它的性能值这个价。”

“但是,我认为这款可能不太适合这块区域的消费者……”

“啊,这一点你放一万个心。其他客户反馈下来的情况都非常好,大家都说消费者很喜欢,通通赞不绝口。”

“不过,我这边的年轻消费者很多……”

“您真是多虑了,你猜这款产品最受哪类人欢迎?就是那些年轻人!年轻人就爱赶时尚,追潮流啦!”

“我的意思是,我担心这边客户的消费水平有限,你知道,这里并不是城区最繁华的地段……”

“您的顾虑我明白,但是如果一个产品好,不全在于商铺的地理位置,酒香不怕巷子深嘛。”

“那我先进10台,试验一下吧。如果反响好的话,就从你那多批一些。我这边通常每个月的销量在……”

当汤普森说只进10台的时候,埃里森心里就不太乐意了,因为从厂商那儿往这送货比较麻烦,到时候不得耽误自己很多时间吗?于是,他着急地说:“大家不是都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嘛,您应该大胆地多进一些货,10台太少了!太没魄力了!一旦你卖断货了,然后再让我千里迢迢运过来,不是得多流失客户嘛!”

“我觉得10台差不多了,我们店的规模还是比较小的……”

“这样吧,您觉得20台怎么样,20台正好可以放进您的仓库!”埃里森又着急地劝道。

“我不想冒这个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