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CIA教你逻辑说话术
34153600000027

第27章 CIA的说话指南(5)

“被顶针”怎么办,CIA们来支招——正确的定义方法

在解释面对“被顶针定理”的情况时,让CIA们先来告诉你,什么才是正确的概念下定义方法。一个逻辑顺序正确的概念定义,其步骤大致有以下三个。

首先,CIA探员会先提取一个比这个概念的范围还要邻近的概念。比如说“狗”这个概念,比它大一级的概念便是“动物”,因此,我们可以先下一个判断,狗是一种动物。

其次,添加这个概念与别的类似概念不同的地方。我们知道,狗的祖先是狼,因此可以添加“狗是由狼驯化而成的”。那么它和狼又有何不同之处呢?通过翻阅资料,我们知道狗的驯养时间是在4万年前到1.5万年之前,是人们在最早期驯化的动物。

最后,将这个概念整合出来的信息按照“被定义概念+区别特点+最近属概念”的顺序以“是”、“就是”、“即”等连接词串联起来。一个完整的定义便出来了。上述对狗的定义,我们把它连起来便是“狗是一种由狼驯化而成,并且在4万年前到1.5万年之前人们最早驯化的动物。”

CIA探员认为,即使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完全准确地对某个概念下一个定义,但是我们却按照下定义的逻辑顺序围绕一个概念进行逻辑讲话。比方说“仙人掌”,我们可以很简单就知道它的最近属概念——一种植物,然后把它的特点加以描述,这种描述在话语中并没有像学术那样严肃的定义,我们可以按照自己平常的观察和理解对它加以定义,例如“我认为仙人掌是一种有着短短小刺、肥厚茎的植物”这样的说话要比“仙人掌就是好像仙人的手掌”的逻辑性强很多。

不懂就是不懂,有话请直说

在对方并没有给出正确和合理的解释,而是以无厘头的回答试图掩饰过去之时,CIA探员的第一个对策就是直逼问题核心,从而让滥竽充数的人无路可逃。在日常生活的对话当中,当对方给出的答案不过是同语反复的时候,我们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否则最后不懂的还是自己。

“亨利,今晚加班外卖想要吃什么?”

“有什么吃什么。”

“有双层芝士汉堡、海鲜意面和火腿鸡扒饭,你要哪个”?

“哪个好吃要哪个。”

在这个对话之中,其实亨利始终没有说清楚自己到底要的外卖是哪一个。他的定义逻辑是这样的“吃什么——有什么吃什么”、“吃哪个——哪个好吃吃哪个”。最后搞得同事都不知道怎么给他订餐了。生活中这样的“随随便便”的敷衍回答我们并不少见,对此,面对这样的情形,CIA探员教给我们的对策便是直接让对方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决不能让对话的另外一方“蒙混过关”。上面的对话,应该这样问:

“亨利,今晚加班外卖想要吃什么?”

“有什么吃什么。”

“有双层芝士汉堡、海鲜意面和火腿鸡扒饭,你要哪个?”

“哪个好吃要哪个。”

“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你就挑一个给我吧。”

“我的确不知道该怎么选择。”

“那就双层芝士汉堡,我觉得味道还不错,就这样定了?”

“好的。”

由此,对方就得到了亨利到底想要吃什么,即使买来以后亨利觉得后悔,也不能怪给他下订单的那位同事,因为他在买外卖之前就已经问清楚了他要什么,得到了亨利的肯定之后才做的。

旁敲侧击,从另外一个角度得出答案

在CIA探员们看来,话语中的旁敲侧击,就是用不直接说破对方的逻辑谬误,而是通过一个中介,一个小故事或者道理来让对方明白自己的错误。

在对方犯下同语反复的错误时,可能让对方面子上过不去,而让对方在静静领悟中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或者通过迂回策略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它的特点是,谜底藏在话语里面,需要听话的一方细细品味,而后恍然大悟。在CIA探员们的眼中,这是一种比较高超的说话技巧。

一个不懂得西方餐桌礼仪的韩国人来到一个美国家庭里,开心地交谈过后,他们便坐下来享受美味,韩国人把白色的擦手巾系在自己的脖子上,美国人看了不对,于是微笑着对韩国人说:

“我们美国家庭就餐时可没有特殊的卫生要求噢。”

“哦?是说客人的特别的卫生要求吗?”

“是这样的,先生你无须先刮胡子。”

听了这句话,韩国人笑着放下了擦手巾。

从韩国人和美国人的对话当中,我们知道韩国人并不理解美国人所谓的“特殊的卫生要求”,犯下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而美国人则采用了一种比较幽默的方式,利用旁敲侧击的方法,使得对方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及时地改正了错误。

CIA探员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旁敲侧击法要用得巧妙,那么它“敲击”的对象必须具有相似或者可比性,如果两个事实毫不相干,任你怎么去点拨也很难让人明白,例如,我们可以把青年比作“八九点钟的太阳”,从侧面说明青年朝气蓬勃,但是把他们比作“冰箱里存放的橘子”,就会让人很费解。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旁敲侧击还要根据对象来区别对待。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一些在中国政治文化生态环境中适用的侧面敲击,外国人就不一定听得懂了。同样的,外国人认为很幽默的话语,在我们这里也可能得到及其冷淡的反应。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回到第一条原则,有话直说,少与对方绕弯子。

“你不算个好人,也不算个坏人”

这也行,那也行,到底行不行

众所周知,CIA探员们在对于某件事情发表看法的时候总是态度明确,肯定就是肯定,否定就是否定,然而遵循“中庸之道”明哲保身的中国人似乎没有这种话语逻辑习惯,这种习惯也是从古有之,唐代就有这么一个摇摆不定的官员。

一位官员原来饱读诗书,胸怀大志,对事也很有自己的一番见解。但很不幸,这样的才学之士在朝廷的为官生涯却是坎坷,因此,饱尝官场黑暗的他学会了战战兢兢的生存之道,那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不发表自己的明确看法。

每一次,有下属找他断案子,这位官员就用双手抚摸床的两边,下属问:

“这样做可以吗?”

“啊,行的,没有问题。”

“那要是这样呢?”

“也可以的。”

总之,这位官员就是不明说自己的态度,圆滑地说怎样都行,他曾经自鸣得意地对身边人说:“凡事就不要求个究竟明白,知道个大概也就算了,我这样才能平安度一生。”

然而,生活中的“这样也行,那样也可”却会给我们带来不少的麻烦,而且这麻烦还是处处可见。

汤姆和凯瑟琳正在逛商场,突然凯瑟琳的眼睛一亮,抓了一件衣服就进了试衣间。出来后,在镜子面前搔首弄姿地问身边的汤姆:

“怎么样,这件黑色的裙子好看吧?”

“好看,好看。”

凯瑟琳又冲进了试衣间,换了另外一套出来:

“这件红色的呢?”

“不错,不错。”

“蓝色的什么感觉?”

“还行,还行。”

“那我都买下?”

“全部买下,是好的,但也不好。”

就这样,凯瑟琳其实一直都不知道汤姆的真正看法是什么,因为汤姆是敷衍式的说话态度,而且在最终决定的时候,到底是愿意全部买下,还是不愿意,始终没有说明白。日常话语中的“这也行,那也行”到底是什么逻辑错误,是CIA探员们本节要和读者一起探讨的话题。

就不告诉你我究竟在想什么——话语逻辑中的模棱两可

汉语里,所谓的“模”就是手握住某件东西,而“棱”就是某样东西的边角,当你用手去握住某样东西的棱角时,你可以握住它的左边,或者右边,总之,方向是不确定的,“模棱”的意思就是“不明确”。

所以“模棱两可”就是指说话或者处理事物的时候含含糊糊,既不肯定,又不否定,没有明确的态度。看似对对象有所判断,实质上并没有确切的判断。

在CIA探员们的眼中,前面我们提到的例子都是“模棱两可”的典型例子。需要指出的是,话语中存在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的前提是,说话者对某个对象有所判断,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或者正面与负面同时存在。比如“今天天气真好”,这是对天气的事实判断,但如果是“今天的天气”这句话,则不存在任何判断,而“今天的天气不好,也不坏”这句话,就存在模棱两可的逻辑问题了。

在CIA探员们的逻辑培训手册上写着:话语中的任何一个概念都有着确定的内涵与外延。比如说政治书对“商品”概念是这样定义的:“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上述的定义中它特有的属性与含义,而外延则是生活中我们所能看见的形形色色的商品,比如食物、日用品、楼房、衣服等等。

如果一个概念没有外延,那么这个概念就是虚假的概念,比方说“哥斯拉”这个概念,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见这个怪兽,然而在现实中并没有它的外延。而当一个概念的外延是模糊的时候,这个概念也就成了模糊概念,模糊概念是产生模棱两可的基础。

模糊概念的特点就是,它的外延是不明确的,当你听到这个概念的时候,你并不能联想确切的事物,而是理解成超出这个事物以外的东西,这种情况在话语中很常见。

“小郭,下午需要拍广告,找几个你们学校的班花过来吧。”

“好的。”小郭应声答道。

等到了下午,小郭找了几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过来了。广告负责人很生气,把小郭拉到一边对小郭说:“怎么找了这几个女孩子,长得很普通嘛。”

“怎么会呢,负责人,这几个女孩子在我们理科班的眼里就是女神级别的啊。”

在上面的例子中,小郭之所以与拍广告的负责人产生了分歧,就是因为“班花”其实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因为“班花”与“不是班花”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每个人的审美眼光都受其所处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不同,一些国家以肥为美,一些民族,像“长颈族”却以脖子的长短来衡量一个女人的美丑。因此在实质上,两者的看法都没有错。

所以,在CIA探员的眼中,模棱两可逻辑错误的出现,可以是因为态度的不确定,也可以是由于概念本身的含糊性。

逻辑上,模棱两可违反了什么规律

“我是无辜的。”CIA探员杰森面前的被审讯的嫌疑人只是重复着这五个字。

“我们换个说法,那辆坐着首相的车要么是你炸的,要么不是你炸的,请给我选择一个答案。”

“不是我炸的。”

“既然这样,要么你能够在30秒内装上汽车炸弹,要么你不能够,请选择一个。”

“我不能。”嫌疑人的声音里有些发抖。

“要么你在现场,要么你不在,请选择。”

“我在。”

“在场的同校爆破学员中,装卸炸弹速度能超过你的罗斯或者斯特利,请选择一个。”

“这个……没有。”

“要么坦白认罪,要么立即收监,请选择一个。”

在老练的CIA审讯官面前,嫌疑人不得不承认了自己的罪行。

在上面的例子中,CIA探员杰森在步步审问中,使用的话语逻辑规律便是排中律。

在CIA探员们的逻辑手册中,所谓的排中律是指,在同一个时空环境、同一个条件下,同一个事物、逻辑对象的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必定有一个是真的,不可能全部为假,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表示就是——要么是A,要么是非A。这句话中,A和非A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矛盾的方面,比如“是”与“不是”,不存在“是,或者不是”这种情况。

排中律在话语逻辑中的要求便是,说话不能模棱两可。

换句话说,在“要么是A,要么是非A”的问题面前,说话者必须标明他们的明确态度,在两个相互矛盾的事实面前给出确定的判断,因为只有一个判断是真的。

话语逻辑的排中律,让嫌疑人无路可逃

进行情报工作难免会遇到很多难解的逻辑问题,这个时候,排中律可以成为CIA探员们的法宝之一,为CIA探员的解题带来方便。

一日,X国的公主丢了一条价值连城的宝石项链,委托CIA探员吉姆查出宝石项链的下落。吉姆很快整理出了相关的情报。

情报一:已经知道可能作案的是琼斯、亨利、约翰逊和格林中的一位。

情报二:根据肢体语言和微表情的观察分析,这四个人只有一个人可能说假话。

情报三:在跟踪以后,分别取得了下列的供词。

琼斯:我是守法的公民,从来就不做作奸犯科的事情。

亨利:我敢肯定,偷宝石项链的就是格林。

约翰逊:宝石项链是琼斯偷的,上周我看见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夹克偷偷摸摸地跑回家。

格林:我之前和亨利有过节,他现在是伺机报复,想要嫁祸给我。

吉姆很快就找出了偷取项链的盗窃犯。方法很简单,他的逻辑思路是这样的——根据情报三,亨利和格林的话是互相矛盾的,一个说是格林偷的,一个说不是格林偷的,那么根据排中律,这两个人的话语中肯定有一个人说了真话,而情报二表明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说了假话,那么其他三人讲的都是真话,因为亨利和格林有一个人讲了真话,那么剩下的琼斯和约翰逊说的都是真话,约翰逊指出琼斯就是小偷,因此可以得出最后的小偷就是琼斯。

这个问题很快就被CIA探员们找到了解题的关键所在。一个思路正确的话语逻辑往往是确切的、不矛盾的,这样才能使得听话者心领神会,如果不是,则会让说话者的意思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避开话语中的模棱两可,别让自己躺着中枪

一个逻辑思维清晰的人往往能够对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件事下一个明确的判断,然而生活中的人们却常常由于话语逻辑性不强而成为了“墙头草”,随着风向东倒西歪,就不能表现出一个明确的话语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