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你怎么看待‘金融风暴’?”
“‘金融风暴’不算好,也不算坏。”
“哦,那请问怎么好,怎么坏?”
“这么说吧,好也可以,坏也可以。”
2.“你觉得她穿格子衬衫怎么样?”
“挺好看的,红色加绿色,老土极了。”
“那究竟是好看,还是不好看呀?”
3.“能否大力推进我们公司的和谐文化建设,是公司在目前社会存活的关键。”
“有没有幽默感,生活的质量就大大改变。”
“操持家务,抚养儿女,是一个媳妇做得好不好的指标。”
“独立完成整个的策划和文案,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广告人的能力强不强。”
以上的三个例子都是“墙头草”式话语逻辑的表现。首先在第一个例子中,“不算好,不算坏”,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谁都不知道。在第二个例子中,说话者的话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错误,既然说好看,为什么又要说不好?是美中不足、丑大于美,还是瑕不掩瑜?说话者并没有挑明他的意思。最后出现的模棱两可错误是“两面对一面”或者“一面对两面”而引起的。就第一句话来说,到底“能大力推进我们公司的和谐文化建设,是公司在目前社会存活的关键”还是“不能大力推进我们公司的和谐文化建设,是公司在目前社会存活的关键”,这句话本来就令人费解。第三句话中,究竟“操持家务,抚养儿女,是一个媳妇做得好的指标”还是“一个媳妇做得不好的指标”,这些话语都存在着两种理解。
CIA探员们指出,要避免这些摇摆不定的说辞,我们首先一定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到底认为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影响,在话语的开始肯定要表明。在对方未给出确定的回答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发现,而后要对方给出一个确定的解释,双方的讨论、谈判等才能继续下去。
这些模糊词语都可能造成误解
当我们在话语中使用一些外延不确定的词语之时,因为话语概念中外延的广泛和抽象,就很容易造成多种的理解,如果不进一步的确认,很有可能给对话的双方带来交流的困难。
1.“现在大家给我站成两排,年纪较大的站在左边,年纪较小的站在右边。”
“老师,我是四年级的,应该站在哪一边?”
2.“我认为这个餐厅的饭菜还OK的。”
“OK是好吃、一般般还是不好吃?”
3.“我等一下就去上班了,你看到米粥滚开了,就加适量的盐进去。”
“请等一下妈妈,适量的盐到底是多少?”
4.“关于昨天晚上断网的事情,我已经上报给相关的管理部门了,大家请稍安勿躁。”
“相关的管理部门怎么说?”
“相关人员说,是相关的网络出现了问题,很快就可以搞定。”
“到底是哪个部门管的?”
“我们今天都没有恢复网络,请问相关人员到底是谁?”
“网线没有问题,适配器也没有问题,网络的相关问题是什么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所谓的模糊词语就是外延不确定的词语,在上面的四个对话之中,都存在外延不明确的模糊词语。“年纪较大”和“年纪较小”并没有一个很清晰的界定,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六年级同学就是比较大的,三年级以下的同学就是比他小的,那自己到底要站在哪一边,就不知道基准线在哪里。在这种模糊词语的情况下,我们要给话语加一个清晰的数字划分,比方说“10岁以下的站左边,10岁以上包括10岁的请站在右手边”这样就会明确很多。
接下来的例子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语意模糊,听话者听出了话语中的不对路,已经指出了逻辑的矛盾之处。CIA探员们认为,要避免这些模糊态度给自己或者他人造成的麻烦,我们就要练成一个多想多问的话语逻辑习惯。
举个例子,假如你的顶头上司对你说:“这份文件请在明天晚上之前给我。”如果你不多问一句“请问是明天晚上几点之前”,那么到了明天晚上的6点或者12点,上司都有可能跟你要文件,如果自己没有完成的话,那就会造成十分尴尬的局面。
因此,在别人对你下了一个命令或者吩咐的时候,要特别留心自己是否明确任务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期限等等,如果中间存在两种或者多种理解,就不要犹豫,直接指出来逻辑错误的所在并多加询问,才能在具体而条理清晰的指令下开展工作。
能不能不要在结果告诉我原因
什么是“在结果说原因”
在所有的语言逻辑中,因果关系是最容易掌握的语言逻辑之一。这个语言逻辑可是从娃娃抓起的。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看过一系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系列的书的诞生就是因为小孩子们天天眨巴着眼睛,指着他们所能看到的一切,不断地问身边的大人为什么: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
“为什么小草是绿色的?”
“为什么我们要吃饭?”
“为什么我不能像邻家妹妹一样穿裙子?”
“为什么我是你们家的娃娃?”
“为什么兔子是四条腿?”
要是你面对这样的问题,你该怎么回答小朋友?相信很多很有耐心的父母就会柔声细语地向他们家的宝贝解释:“因为……所以……”。
不过,CIA经过观察后发现,如此简单的语言逻辑,大人们却经常用错。那么,为什么人们会在使用它的时候出现错误呢?CIA这就为你解答。
因为所以,因为代表原因,所以代表结果,这两者的出现顺序是先因为后所以。现在人们在表达因果关系的时候,总是习惯先说结果,后说原因,在原本属于结果的位置说原因,因此时常会闹出些大乌龙来。
“在结果说原因”带来的后果
砰的一声,会议室的门被猛烈地撞开了,正在开会的CIA探员们一致朝门外看去,原来是探长的实习助手小维森。
小维森的视线在会议室里绕了一圈才停在了探长身上,只见他正聚精会神地埋头研究着下一次行动的路线图,把小维森鲁莽的撞门举动直接忽略掉了。
小维森小步跑到探长的身边,附在他的耳边低声地说了一句什么,探长立刻变了脸,“你说什么?”探长大呼一声,然后猛地站了起来,快步向门口奔去。小维森似乎还有什么话没有说完,急急忙忙地追着探长出去了,留下一室的CIA探员面面相觑。
小维森到底跟探长说了什么呢?原来,探长那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前几天放暑假了,他本来计划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的,但是探长夫人对此很不放心,死活不让他去,他只好整天闷在家里生闷气。
探长看见儿子在家里实在闷得慌,于是主动跟他说偶尔可以开他的车到处逛逛,不过一定要注意安全。他儿子听到他这么说后,脸上才恢复了一点生气。
探长跑得这么急,是因为小维森刚刚跟他说:“探长,我刚刚接到你夫人打来的电话,说你的儿子遇上车祸,被带到警察局了……”
探长一边跑一边掏出电话打给儿子,根本没有注意到小维森追在他的身后喊他。等电话一接通他马上气喘吁吁地说:“你现在在哪里?伤得怎么样了?你这个兔崽子,我不是说了要小心一点吗!”
“爸爸,你说什么,我没事呀。”探长儿子在电话的另一边疑惑地说。
“都这样了你还在说谎!”探长生气地说。
“不管你相不相信,我真的没事!”探长的儿子似乎比探长还要生气,大喊完这句后直接就挂电话了。
探长愣了一下,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瞪着手里的电话,他身后的小维森这时才追了上来,他喘着气说:“探……探长,你怎么跑得这么快,我……我话还没有说完呢。你夫人说,那场车祸发生在你儿子的前面,他只是坐在车里看到了整个经过,所以他作为目击证人被带到了警局录口供了。”
探长听他说完后大吼:“你这个混蛋连说话都不会!”
小维森这就是犯了“在结果说原因”的语言逻辑错误,引来了探长的虚惊一场。小维森先对探长说他的儿子遇上车祸,被带到警察局,这句话在谁听来都会理解成探长的儿子驾驶着车子撞到别人,所以被警察逮捕了,谁会想到他是作为目击证人被带到了警局录口供?这就是“在结果说原因”带来的后果。
CIA告诉你哪些人习惯“在结果说原因”
类似上文里的小维森所犯的“在结果说原因”这种的语言逻辑错误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是CIA相信这种错误还是时常发生在大家的周围,那么,哪些人习惯犯这种错误?他们为什么会重复犯错?CIA这就带大家去了解一下。
一、那些直接告诉你结果,然后要你一直追问才说原因的人——故作神秘
在结果说原因,这些通常是女孩子在八卦的时候玩的小把戏。她们都喜欢先小声地告诉你一个事情的结果,等引起你的好奇心了,她们就一直微笑着看着你,却不肯告诉你事情是怎么发生的,你要是想知道的话,一定要不停地追问,她们才一副“我跟你交情好才告诉你”的样子告诉你事情发生的原因。
在CIA看来,这种做法其实是很无聊的,她们只是在伪造一张神秘的面纱遮盖住事实。不过八卦女孩子却乐此不疲,似乎觉得这样说起话来才会比较有趣。
午餐时间,往往是八卦到处翻飞之时。女生们三五成群的一边吃饭一边不断说话,仿佛她们的肚子是一个八卦制造机,午饭是八卦的原料,一吃进肚子后就即时加工,再从嘴里冒出来。
今天也不例外,莉亚、埃米利、凯特围坐在一张小餐桌上吃午餐,埃米利捧着餐盘一坐下就压低声音对两个姐妹说:“告诉你们一件事,听说璐娜要辞职了。”
“什么?璐娜是谁?”莉亚好奇地问。
“嘘!”埃米利迅速地做了一个减小音量的手势,但是并不回答她的问题。
“哎呀,难道你连璐娜都不认识?就是人事部的那个,我们平时都叫她的外号‘小狐狸’。”凯特向莉亚解释道。
莉亚恍然大悟,连声说:“哦,原来是她呀。”
凯特做了一个难以置信的表情,然后转向埃米利:“小狐狸为什么要辞职呀?她不是正凭着几分姿色在这里混得风生水起吗?”
“对呀对呀,我看她走路也带风呢,怎么突然就辞职了呢?”莉亚附和道。
埃米利微笑着,一边故作优雅地把一朵西兰花送进了嘴里,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神秘样子。
“不会吧,你确定这是真的吗?我觉得这不大可能。”凯特疑惑地说。
“为什么呀?”莉亚又发问了。
“照理来说,要割舍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应该是很舍不得的,可是我上午才遇见她一次,没看出来她有多难过呀,反而觉得她比之前更加容光焕发了。”凯特一边嚼着嘴里的食物,一边有模有样地分析。
“埃米利,你说的是真的吗?”莉亚觉得凯特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也开始怀疑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了。
“千真万确。”埃米利慢条斯理地搅动着杯子里的饮料。
“那到底是为什么呀?”莉亚继续追问,可是埃米利又不做声了。
莉亚和凯特好奇死了,只好继续做着各种各样的猜测。不过依埃米利的反应来看,她们一直都没有猜对。
眼看午餐时间就要结束了,埃米利抽了张纸巾擦了擦嘴,才低声说:“小狐狸要当妈妈了。”
以上的这种“在结果说原因”就是典型的故作神秘,由自己的一句话打开一个话题,看着别人在自己打开的话题上不停打转,疑惑的目光不时注视着自己,直到制造话题者觉得已经吊足别人的胃口了,才把第一句话的产生原因说出来。
不过,这种状况的出现频率虽然很高,但是它的伤害性不大,例子里的两方女生纯粹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假如莉亚和凯特不要一直追问,等埃米利觉得自讨没趣了,自然就会主动把原因告诉她们了。
可是,有些“在结果说原因”就会引发一些伤害,例如以下这种。
二、那些匆匆告诉你结果,然后隔了很久才告诉你原因的人——形势危急
大家一定都看过那些催人泪下的情感电视剧,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其实整部电视剧都是由一个又一个误会构成的,上一个误会还没解开,下一个误会又来了,等到所有的误会都解开后,大结局就来了。而这些误会可以由很多东西导致,比如某些动作或某些话语,现在我们就来截取某个韩剧中的一个片段,用以说明言语是怎么导致误会产生的。
男主角跟女主角是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两人的家庭背景相差很大,男主角是一个天之骄子,而女主角则是一个如野草般平凡的女孩,他们的结合自然就遭到了男主角家人的反对了,他们都觉得女主角是在觊觎他们家的钱。
男主角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与女主角走到了一起,跟她一起面对家人制造的种种困境。但是有一天,男主角收到了最疼他的奶奶突然病倒并且生命垂危的消息,他急着要去见奶奶,来不及跟女主角详细说明,只对她说了一句:“我回家了!”
女主角以为男主角所说的回家是指他对家人妥协了,于是伤心欲绝,发誓跟他老死不相往来。而男主角的奶奶真的撒手归西了,等他参加完奶奶的丧礼,再去找女主角时,却发现女主角已经消失了,遍寻不着。
男主角痛苦极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女主角,向她解释当初自己回家的原因。女主角虽然对这件事已经释怀了,但是她已经不愿意再跟男主角在一起了。
误会就是这样产生的。男主角因为形势危急,只来得及把结果告诉女主角,以致女主角误以为他放弃了他们之间的关系,选择重回家人的怀抱,就算后来男主角把原因填补上去,也于事无补了。这就是“在结果说原因”引发的伤害。
三、那些严肃告诉你结果,然后才将原因娓娓道来的人——强调重点
“这个提案被取消了。”领导一脸严肃地开口说了在例会上的第一句话。隔了一阵他才说:“你们在商议提案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以前出现过的错误,绝不允许再次出现。你们看看这次的提案,有多少不足的地方,很多都是之前就已经出现过的,你们一定要好好反省一下。”
类似这样的“在结果说原因”就是为了强调重点,引起倾听者的注意,这是一种正确的因果倒置说话方式,只要保证倾听者能把所有的前因后果都听完,就不影响倾听者对说话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的正确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