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岛的悖论(真假命题)
真假命题,真假推理
说谎可谓每个人的共性,因为根据科学家统计,几乎没有不说谎的人,人每隔十分钟就会说一次谎。出于各种理由,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各种谎言,CIA探员们的工作也是和谎言打交道的。而知道真假命题之后,去进行逻辑推断,则是推理中常见的问题。比如下面一个例子。
一个旅行者到了一个奇怪的国家,这个国家被分成左右两个部分,旅行者被告知,住在这个国家左边的人喜欢说真话,而另外一边的人常常说假话。
而当旅行者走入这个国家的时候,他已经忘记了别人的提醒,不知道到底哪边的人说的话才是真的。这时候他看到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水果摊,他应该怎么问卖水果的小贩,才能判断哪个人讲的话是可信的呢?
这个问题想必难倒了不少的读者。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先让CIA探员们带你从最初的地方出发,先来认识什么是逻辑的真假悖论吧。
在逻辑发展史上,关于真话还是假话的“谎言岛”悖论一直是重要的一笔,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有两个怪岛,在这两个怪岛上居住着两群同样奇怪的居民,其中一个怪岛永远说真话,另一个怪岛上的人却永远只说假话。千百年来,他们一直恪守着这样的原则,从来没有改变这个习惯。
有一个探险家漂流到了其中的一个岛屿上,早已经对这两个岛有所耳闻的他,心里想好分辨两个岛屿的对策。
聪明的探险家走在岛屿的路上,问正在岛上忙碌的人们:
“如果你现在居住在另外一个岛上,可以告诉我说真话岛在哪里吗?”
后来,探险家终于找到了说真话的岛,通过询问方向,继续向下个地点出发。
根据逻辑推理,我们可以设想,如果这个人是真话岛的人,那么他假设自己在谎言岛的话,他的手就会指向对面,因为他说的话是真的;而如果他本来是谎言岛的人,他假设自己处在真话岛,那么就会指向自己所在地方的方向。所以,不管这个人怎么指向,探险家只要按照他所指方向的相反方向走就可以了。
按照这个方法,在前面提出来的问题也就解答了。
假到真时真亦假?真假命题是什么
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爱说真命题,假命题也是我们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正如CIA在调查中遇到的错综复杂的情况一样。那么,什么是真命题,什么又是假命题呢?
因为所有的论点和观点在本质结构上都是一种判断,而作为判断就肯定对所指的对象有所肯定或者否定。而肯定和否定就必然带来判断命题中的真假问题。在逻辑学中,我们认为,如果命题能够正确地反映对象的实际情况和规律的,那么这个命题就是真的,否则就是假的。比方说“鲸鱼是一种鱼类”,这个命题就是假命题。
CIA探员们认为,一个命题能够检验出真假,首先这个命题要是一个判断的语句。这个道理在话语逻辑中同样成立。因为我们平常的话语很多,但并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判断真假。比方说“小明吃很多,是一个胖子”这句话,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测量,来判断小明到底是不是一个胖子。但是如果我们说“小明是胖子吗”这句话,而会因为句子里面没有判断标准,因此也没有必要去判断它的真假了。
在话语中,正确的逻辑判断语句通常是由观点+论据组成。观点和论据也分别是一个语句命题。
甲和乙正在讨论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鬼这个话题。
甲:世界上的确有鬼,鬼没有做不到的事。
乙: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鬼可以变出一个他举不起来的哑铃吗?
甲哑然,不知道怎么反驳乙。
其实,乙就是聪明地运用了怪岛悖论的方法来巧妙地证实了对方话语的荒谬。他的根据就是命题真假的规律。CIA归纳出的话语逻辑真假类似于数学上的正负符号规律:
如果话语的观点是真的,论据也是真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真的。
如果话语的观点是假的,论据也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如果话语的观点是真的,论据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如果话语的观点是假的,论据是真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所以,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判断对方的言语是否逻辑正确,并且让自己的话语更有逻辑性。
CIA探员们如何根据命题真假进行推理
在CIA探员们的职业生涯中,他们一半的工作是进行暗杀行动,一半则是进行情报调查任务。在情报调查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真假命题的难题。想要测试你是否具有CIA情报人员般的逻辑思维,让我们先来做下面的逻辑推理题吧。
双胞胎国际怪盗杰里和汤姆兄弟为了防止侦查,养成了一个奇怪的习惯——哥哥杰里在上午说实话,下午撒谎。而弟弟汤姆在上午撒谎,而下午才会讲真话。
因为两人简直长得一模一样,所以旁人没有分辨出他们谁是谁。多年来,哥哥杰里在一个地方犯下罪行,便狡猾地让弟弟汤姆在另外一个地方伪造不在场证明,周围的人一直认为这个世界只存在杰里,而不知道还有一个汤姆。
CIA探员们经过调查,终于捉拿了杰里和汤姆。但是当探员J站在两人面前时,他也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哥哥,谁是弟弟。于是J想出了一个办法,他问两人:
“你们谁是杰里?”
穿着红色衣服的男人回答说:“我是杰里。”
“不对,我才是杰里。”穿着蓝色衣服的男人回答说。
J笑了笑,过了一会儿,他又问:
“现在是什么时间?”
“差不多到上午12点了。”穿着红色衣服的男人回答说。
“上午12点早已经过去了。”穿着蓝色衣服的男人回答说。
他们刚说完,J马上判断出了哪个是杰里,哪个是汤姆。
那么聪明的读者,你能判断现在是什么时间,以及到底他们两个到底谁是谁吗?
其实方法很简单,CIA探员们在遇到此类问题的时候,常常会采用分情况讨论法。
首先假定时间是上午,那么“差不多到上午12点了”这句话是真的,也就是穿红色衣服的男人说了实话。与此相对,如果“上午12点已经过去了”这句话是假的,也就是穿着蓝色衣服的男人说了假话。根据哥哥杰里在上午说实话,下午撒谎。而弟弟汤姆在上午撒谎,而下午才会讲真话,可以判断出穿红色衣服的男人是杰里,穿蓝色衣服的是汤姆。如果第一次假设出现了逻辑的矛盾,我们可以再次设定时间是下午,再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将错就错,让对方错误一览无遗
有时候,我们直接指出对方的话语逻辑错误的方法并不奏效,还会造成双方关系僵硬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将错就错,顺着对方的观点和论据推理下去,得到一个错误的命题,而根据上文推导出来的规律,就可以判断整个命题的真假了。
小黄和小青正在讨论关于使用利弊的话题。
小黄:我说这电脑真是害人不浅,我弟弟就是整日整夜地泡在网吧,沉迷电脑的他,已经有好几天都没有回家了。
小青:按照你的意思,沉迷电脑,电脑就是不好的,我十分沉迷画画,那么画画就是不好的了?
小黄:你说的话有道理。的确不能将所有的责任推到电脑上,它不过是一台机器罢了,关键在我的弟弟实在是太不像话了。
在这个例子中,小青并没有直接指出小黄话语的错误,而是将错就错,根据他的话语一直推导下去,得到了一个错误的结论,从而让小黄明白,要让他的弟弟戒除网瘾,最根本的做法是改变他弟弟,而不是改变电脑。
同上,CIA探员们对于一时判断不出是非的话语,也会按照这种将错就错的方法,来得到正确的结论。
分情况讨论代入,让可能变成必然
日常生活中,很多需要我们判断的往往不是简单的一个命题,而是复杂百倍的现实事件,如果我们盲目地插手,那就会剪不断理还乱,让自己越来越不明白。
在调查中遇到复杂情形时,CIA探员们的做法是——列条列纲,让所有可能的情况展现在眼前,然后把可能的事实逐一代入判断,最后得出必然的答案。无论是怪岛悖论还是双胞胎怪盗,用的都是分情况讨论法。不仅是逻辑推理题,在日常生活的对话中,我们也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得出合乎逻辑的看法、观点。
泰森就要被征集入伍了,第一次去打仗的他对于自己的生死十分担忧,显出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泰森的爷爷于是安慰他说:
“亲爱的,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因为达利说,这次入伍的前线士兵非常有可能去管炸药,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害怕自己被炸死。”
“你这样想可不对。因为你如果被炸死了,一瞬间就消失了,你怎么还会有时间担心自己的安危呢?假如没有被炸死,那么就比在前线拼杀的人幸福多了。他们时时刻刻都在面临生死,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泰森恍然大悟地点了点头。
在爷孙两人的对话中,充满智慧的爷爷并没有长篇大论地对孙子进行教育,而是通过分情况来列举,在逻辑推出“无论是何种情况,担心其实是没有用的”这个结论,终于让对方安下心来。
千万不要用“自己”解释“自己”
什么叫作话语中的同语反复
如果在逻辑中我们给一个对象下一个定义,而这个定义本身又直接地包含了这个对象,我们就把这种情况叫作同语反复。
简单地来讲,就是概念中出现了概念本身,导致了概念的重复,因此,概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并没有彻底讲清楚。话语逻辑中的同语反复,除了上述的情况,也表现为引用的反复,也就是引用他人的话语来阐述自己的见解或者证明自己判断的正误。
在一间教室里,罗斯同学正出神地想着下了课要到哪里玩。然后很不巧地,他被老师叫了起来回答问题。
“罗斯,你觉得责任是什么?”
“呃……我赞成老师刚才的说法,责任就是老师讲的那样子。”罗斯同学突然灵机一动。
“哦,你也认为责任是人必须承担的责任?”老师问。
“对对,就是那样的。”
“乱说,我刚才根本就没有这样讲过,给我抄写课文十遍!”
罗斯自知理亏,只好乖乖认罚。
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师故意设置了一个逻辑陷阱,但是根本没有听课的罗斯根本就没有分辨出来,因此被经验丰富的老师抓住了痛脚。罗斯同时犯下两个错误:首先,“责任就是老师讲的那样子”,这其实还是按照提出问题的问题本身来解释问题,这显然是行不通的;其次,“责任是人必须承担的责任”这个定义也是错误,因为它直接包含了“责任”这个概念自己。如果我们用符号来表示会更明白:第一句话用符号表示是“A的看法=A的看法”,第二句话用符号表示是“A=A”,这样各种问题都回到了原点,是没有办法说清楚的。
生活中常见的引用反复——别人的话不是你的话,别人的看法不是你的看法
CIA探员在对话语中涉及的、需要解释的名词时,会给出专业的定义。生活中的平凡人们在交谈中当然不必搞得这么正式,但是我们不能偷懒地用别人的话代替自己的看法,这就好比对方给你一个苹果,想要请你吃,而你又把苹果还给了人家,这样苹果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地方,对方还是得不到自己要的结果。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李先生约了女朋友黄小姐一起到电影院看电影。回到黄小姐家里,黄小姐上洗手间去了,客厅里面只有黄小姐的妈妈和李先生,于是黄妈妈问:
“你今天看了什么电影?”
“哦,我看的电影和你女儿一样。”
“那我女儿看了什么电影?”
“小黄看的和我一样啊。”李先生回答说。
黄妈妈于是生气了,绷着脸不再问,等李先生走了以后,她对黄小姐说:
“我看小李这个人没头没脑的,你可不要太投入了,我看这个人不可靠。”
“什么叫不可靠哇?”黄小姐问。
“不可靠就是靠不住。”
“李先生怎么会靠不住呢?那你说什么样的人才靠得住?”
“像李先生这样的人就靠不住,不像他的人就靠得住。”黄妈妈煞有介事地说。
在这个典型的例子中,其实李先生和黄妈妈都犯下了反复引用的错误。因为李先生始终没有讲清楚自己和黄小姐到底看了什么电影。而黄妈妈也是僵硬地不断引用自己的话试图自圆其说,其实只不过是在兜圈子罢了。
避开绕圈子的引用,CIA教你简单的直线思维
为了强调自己话语的正确,人们会重复使用一些字眼试图加强别人的印象,其实不过是一种狡辩而已。一些在生活中重复出现的例子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相爱就是两个人互相爱着。”
“神经病人就是神经有病的人。”
“菠萝味就是菠萝的味道。”
“开心的人就是开心地过生活的人。”
诸如此类,在话语中对某个名词进行解释的时候又出现了名词本身的现象,是一种经典的话语逻辑的引用反复错误。
话语中的引用反复只不过是不断地重复自己或者他人罢了,绕了一大圈离自己的初衷反而越来越远,为了防止出现这样的“谜圈”,CIA的对策是直截了当地把事实讲清楚,让事实呈现眼前。还是先看一个例子:
探员杰森伪装成一个罗斯的同事汤姆,在闲聊中,“汤姆”问了罗斯下列问题。
“你说,上次的告密事件中你是无辜的?”
“的确不是我干的。”
“为什么?”
“因为我是无辜的。”
“我并不是问你是不是无辜,而是问你为什么无辜呢?如果你不好好说清楚,我就变成你的同伙了。”
“哦,告密事件发生的时候,我还在夏威夷度假,根本没有时间赶回来,所以我是无辜的。”
“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