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一个很喜欢“偷换概念”的民族,他们可以用偷换概念彰显自己的智慧,博得他人的赞赏,也可以隐藏自己的狡诈,让别人在文字游戏中失足。因此,我们要学会辨识,恰当“使用”,不误人误己,才是真道理。
为什么中国人概念模糊
“难得糊涂”的中国人
无论是在现实工作还是影视作品中,CIA探员们都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概念明确,绝对不会模棱两可。而中国人模糊概念的传统可谓古来有之。比如孟子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所说的“气”到底是什么呢?老子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和“名”又指的是什么呢?总之,无论是“气”、“道”还是“名”,其概念都是模糊不清的。
古时候的人们不探求事物的确切道理,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的经济水平等不高,局限于条件的人们没有办法通过先进的技术去获得关于事实的真实信息;另一方面似乎是中国人的传统,模糊概念,故意留白,目的在于在给人无穷的遐想,使得答案丰富多彩。
到了现代,这种状况也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只是场景和地点变化了。如之前很火的“小明体”,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模糊概念的例子:
小明跑去给他的领导送大礼。
领导问:“小明,你这是啥意思?”
小明答:“没有什么意思,就是意思意思。”
领导说:“你这样就不够意思了。”
小明答:“这只是小意思,小意思啊。”
领导又说:“小明,你这人还挺有意思。”
小明笑道:“我没有其他意思。”
领导也笑了:“我就不好意思啦。”
小明说:“我才不好意思。”
这明明是一起很典型的贿赂事件,但是双方都没有明白地说出来,到底“意思”是什么“意思”。这很明显是有意而为之。这样模糊概念的现象,是为了掩人耳目,对于CIA探员们来说,模糊概念却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过在深入了解概念模糊之前,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模糊概念。
揭开模糊概念的面纱
在人们的思维过程中,他们所提及的概念应该是有准确的范围和含义的,概念之间也有确切的关系,但有些思维过程中却出现了模糊和错乱的现象,这种现象大量地存在我们的观念、看法和意见中。按照CIA的定义,简单说来,模糊概念就是对象性质、范围及相互关系不确切、不明朗的状况或者特点。
在正常的情况下,概念在特定的氛围、场合等都具有明确的外延,比如在CIA调查中,目标对象的身高、体重、收入等,这些概念都有明确的范围。而身高多高、体重多重、收入多少,都有着明确的数字来限制其范围。但是我们如果把这些字眼换做以下的描述,那么结果就不好说了。例如:
“这个人长得挺高的。”
“这个中年男子还是蛮重的。”
“嫌疑人的收入处于中等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在上面的例子中,“长得挺高的”这句话,到底是多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而“蛮重”究竟是多重,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说明。“中等水平”看似说得明白,其实不然,因为各个国家地区,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城市,对于中等收入水平的划定都是不同的。因此,在CIA探员们看来,这些具有相对意义的词语,稍不注意就很容易造成概念的模糊。
要看怎样才能称得上概念模糊,其实很简单,如果一个人没有讲明白他所要阐述的东西,使得听话者想到了其他事物时,我们就可以说产生了概念模糊。
“不求甚解”是怎么发生的:概念本身就具有模糊性
要解决模糊概念的话语逻辑问题,就得先弄明白概念模糊是怎么来的。在CIA探员们看来,概念模糊发生的情况无非有以下两种。
首先是概念本身导致的。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是丰富多彩的,就因为它是丰富多彩的,所以我们无法主宰它们含义的复杂和变化。如人口到底是多少,如果没有限制一定的时期,我们是没有办法确定它的总数的,因为人口的数目总是在不断地膨胀当中;再比如人的健康状况,此刻的人是活蹦乱跳的,可能下一秒就被检测出可怕的疾病。其次就是上文提到的,一些概念本身具有相对的含义,其范围是不确定的,比如体重和身高等等。
CIA探员们提到,如果不注意概念本身的模糊性,就会在话语中犯下逻辑错误。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一个典型案例。
世有伯乐,后有千里马。伯乐原来的名字叫作孙阳,是春秋时代一个非常出名的相马之人。伯乐有了儿子以后,很想把相马的技艺传给自己的后代,于是每天潜心教诲,过了一些时日,伯乐认为儿子学得差不多了,就嘱咐儿子出去寻找千里马。
儿子出发前问伯乐:“到底什么是千里马呢?”
伯乐笑着说:“你看有着隆起的额头,突出来的眼睛,脊骨弯曲,而且会叫善跳的就是了。”
儿子高兴地点了点头,找千里马嘛,还不简单。于是他开开心心地出发了。
伯乐的儿子在外面游荡了一年,苦苦寻找着千里马,寻遍了很多著名的地方,还是没有找到十分符合伯乐所说的千里马的特征。一个夏日的晚上,伯乐的儿子因为走得太晚,没有地方可以投宿,于是在就近的荷塘躺下了,他听着荷塘的蛤蟆叫声,若有所思地起身看,喜出望外地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哇。”于是,他捧了一只蛤蟆高高兴兴地跑回去找伯乐。
到了伯乐的跟前,儿子兴高采烈地说:“父亲你看,这莫不是隆起的额头,突出来的眼睛,脊骨弯曲,而且会叫善跳的千里马嘛!”
伯乐看着蛤蟆,顿时哭笑不得。
在这个例子中,其实伯乐并没有描述清楚“千里马”的范围是什么,只是对“千里马”的外形和特点做了说明。伯乐的儿子在没有询问清楚的情况下,犯了模糊概念的错误。
正因为在话语逻辑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模糊的概念,要求我们要听话有术,仔细听出一些具有相对含义的概念,并根据这些概念进行提问,才能防止出错。我们来看CIA审查案件的一个典型例子:
探员J在嫌疑人的面前坐下,他的对面,一个胡子拉碴儿的惯犯,正在想方设法逃避经验丰富的探员之审问。
“你怎样评价你的同事?”探员问。
“他是一个不错的人。”
“到底不错在哪里?”
“这……”嫌疑人低头想了一下,表情突然闪过一丝愤怒。然后,他又慢慢平静地说:“他就是很不错。”
“你在供词中提到,在事发后立刻找相关人员处理了他的尸体?”
“是的。”
“那么请问,相关人员到底有哪些?”
“这……出于保密,请恕我不能告诉你。”
“是秘密还是根本没有?”探员步步逼问。
就这样,在CIA探员的追逼下,嫌疑人不得不供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以上的例子中,嫌疑人企图用概念的模糊性来蒙混过关,不过这逃不过CIA探员们的火眼金睛,对于嫌疑人说到的模糊事物,CIA探员们一一予以逼问,终于击溃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因为在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无论逻辑怎么编制,总会存在漏洞。
话语逻辑术的“简”法原则让话语准确表达你的想法
按照CIA探员们的逻辑,现实生活中的人对于某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总是要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比方说主体的心情、外在情境等。作为人们思想的载体,语言总是在一定程度上表达说话者内心的想法,使得说话者发乎情,言于外。
但是,正如CIA探员在查案中也会碰到词穷的情况,言语并不是随时随地能传达说话者真正的意思。因为话语好比舀水的瓢子,而事物的性质和状况好比一望无际的大海,话语能够舀越来越多的水,但是话语是不能把大海舀干的。
语言本身实质上就是模糊的发源地,所以,当我们使用语言来进行推理或者判断的时候,也难免会出现概念模糊的情况。因此,模糊概念会因为言辞的匮乏或者词不达意而产生。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
“我觉得你今天穿得很漂亮。”
“老师好,我这次论文的题目是‘论唐诗宋词’。”
“你做得糟糕极了。”
以上都是语言概念模糊的例子。如果为了恭维他人,你对别人说“你很好看”,但是对方并不一定很高兴,因为这句话可以跟千百人说,有何特别之处呢?人都是无法忍受彻底的重复的,但是如果你把这句话换成“你穿这种款式的衣服能凸显你的好身材”或是“别针的搭配对你的气质来说再合适不过了”这样的话,那么,对方一下子就抓住你话语的重点。
同样,“论唐诗宋词”这句话实质是漫无边际的,唐诗、宋词多如繁星,可以讨论的话题也多不胜数,究竟是要论述哪些类型,哪位诗人,哪种诗风呢?
既然知道了话语的有限表达会导致逻辑错误,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避免呢?下面,我们将结合CIA的经验,重点阐述应该如何缩减话语所指对象的范围这个问题。
想要把话说得更加精确,CIA探员们通常都会坚持“能简则简”的“简”法原则,摒弃抽象的描述,简单化话语的枝枝叶叶,用形象生动的说法,把所要表达的事实言简意赅地表达出来。那么听话者就不会云里雾里,而恍然大悟了。
比方说前面提到的“论唐诗宋词”这个话题,我们可以采取这种简化原则,将唐诗宋词的论述范围进一步缩减为“论李白的诗歌意象”或者“苏轼词的用典分析”等等,这样的范围就会清晰得多。
在第三个案例中,批驳对方时,一定要找对阵脚,而不是一味的谴责“糟糕极了”,可以明确指出哪里做得不对,哪里做得不好,这才是逻辑说话的王道。
总之,“简”法原则就是一块抹布,将面前被话语镜子的迷雾擦干净,才能照得清楚对方和自己。否则,双方就很容易被模糊,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你们就爱引用“×××说过”
CIA告诉你:重复引用概念其实是在原地踏步
为了说明概念的性质,CIA探员们通常会给概念下一个定义,比如所谓的“正当防卫”就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法行为之侵害,来保卫自己或者他人的正当权利的行为。我们分解一下这段定义,简而言之,正当防卫是一种行为,有它使用的限定范围,不是可以滥用的。因此,在CIA探员们看来,给事物下一个定义,就是要用明确而简单的话语揭示事物的性质和特点,以此来论证观点或是推理的正确。
因此,下定义是要遵循特定的逻辑过程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常常忽视正确定义的方法:
1.甲:“什么是西瓜色?”
乙:“西瓜色就是西瓜的颜色。”
2.甲:“要怎样才能高兴?”
乙:“高高兴兴地活着就是高兴。”
甲:“那要怎么样才能高高兴兴地活着呢?”
乙:“就是要高兴。”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见到,对话中的“定义”其实并没有指出概念的本质特点,只是一味地重复概念,引用他人或者自己说过的话重复来论述,但就是说不明白,因为这在逻辑上并不成立。
CIA探员指出,这种错误就是重复定义或者重复论证,重复的引用并没有为对象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或讲清楚一个明白的道理,其实是在原地踏步。
简单来说,在CIA探员的眼中,所谓的重复引用,就是概念的自圆其说,用自己来说明自己。也就是,在概念中或者论证中包含了自己本身的内容,由此便说不清楚。就好比上文提到的“西瓜色是什么颜色”,对方回答说“是西瓜的颜色”,其实就是在重复用概念本身解释自己,没有给出合理的解答。接下来的例子中用高兴来解释高兴,其实对于揭示“什么是高兴”,一点用处也没有。
再比如,正负数是相对而言的,但是如果我们给负数下一个这样的定义——“负数就是正数前面加一个负号。”那么按照这样的定义,正数岂不是成了正数前面加两个负号?如此的重复引用的概念定义,不仅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让人弄明白到底正数的概念是什么。
话语引用的利弊,适当地使用“×××说过”可以省却很多麻烦
前面我们提到,概念的重复引用可能会导致误解。但是在话语逻辑术中,引用也并不全是坏处。CIA探员们说,人们之所以爱用“×××说过”,因为“×××说过”的话一般在对方的认知范围之内,类比的说话引起对方的联想,可以省却我们很多不必要的解释。我们来看看下面的典型案例。
1.甲同事:“你为什么得了‘优秀员工进步奖’还是一副不咸不淡的样子?”
乙同事:“古人曾经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杰森:“我的看法是,目标任务现在肯定不在国内,可能逃到墨西哥边境去了。”
上司:“吉姆,你的看法呢?”
吉姆:“我的看法和杰森一样,但是要补充的是,我认为他不是一个人逃走的。”
3.在一个车间,有三个在早上上班期间玩扑克的员工被当场抓住了,虽然他们及时地把扑克牌藏起来了,但还是逃不过一顿“审问”。
车间主任:“你们当时是不是在玩扑克?”
员工甲:“我没有,我那时候正在和小丙讨论新工艺。”
员工乙:“我也没有,我在喝水。”
员工丁:“甲在讨论工艺,乙在喝水,我一个人要怎么玩呢?所以我也没有。”
上面的例子都是适当地引用这种方法而使得话语的道理明白浅显。第一个例子中,同事乙并没有正面说出自己宠辱不惊的特质,而是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来说明,又显示了自己的涵养。
而第二个例子中,吉姆的引用避免了长篇大论的述说,言简意赅。最后一个例子则是巧妙地引用来归纳,为自己开脱的方法,这在逻辑上是成立的,至于要找出背后事实,就要看车间主任是否具有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