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CIA教你逻辑说话术
34153600000011

第11章 CIA眼中的中国人的“逻辑”(1)

爱打比喻的中国人

不打比喻语不休

为了说明深奥的道理或者术语,CIA探员常常会使用形象的比喻,或者生动地打比方来引起对方的联想。他们认为,之所以会用到比喻句,是因为人们在述说一件对方并不熟悉的东西的时候,想让对方更好地理解,以便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论点。

听话者通过所列举的熟悉事物的比较联想,很容易就可以在脑海中勾勒出对方所描述的形象。这在逻辑上,CIA探员称之为比喻推理。通俗来讲,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打比方”。

“打比方”这种方法,比起冗长烦琐的表达更受人们的普遍欢迎。比如“某某听了对方的话以后,心里开始害羞,引起她的交感神经兴奋,肾上激素分泌提高,心跳非常快,于是毛细血管也随之扩张,出现脸红的症状”这句话,CIA探员听完后一定会偷着乐,因为这段话只要用打比方就可以很简单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意思——“她害羞的脸蛋像熟透的苹果”。

生活中,中国人很喜欢运用比喻推理的方式来跟人交流,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打比方的话语,用以证明自己的话是正确的,几乎达到了不打比方不罢休的地步。

在CIA眼中,逻辑中的比喻论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类比式的。比如“一个女人就是三千只鸭子”、“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相逢像雨又像雾”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人们总是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来举例,所打的比方也是自己熟悉的类比物。比如对于同一轮圆月,处于乡村的农民可能将它比喻成一个盘子,而诗人则可能将之比喻成一颗明珠。

另外一种则是推理式的比喻,用来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举个例子,中国古代比喻严苛的政治环境的时候喜欢说“苛政猛于虎也”,因为虎在古时候是一种很凶猛的动物,古人十分惧怕,可是政治统治竟然比虎还要令人心惊胆战,可见人们心目中对统治者的害怕和痛恨。

CIA探员在进行调查的时候常常使用比喻论证来说明复杂的道理,但这种打比方看似简单,其实也大有奥秘,如果不恰当地使用,则很容易犯下逻辑错误,反而造成交流的困境。

生活中打比方为何容易出错

一、不注重换位思考,对方难以理解

因为话语中的对象和你的想法无法百分百相同,正如CIA探员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群,必须根据对方的文化背景、国家民族、所处学习工作环境进行换位思考,去打比方,才能使得自己的比喻发挥该有的作用,言辞达意。

《梁祝哀史》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一部比较优秀的戏剧作品。当时******出使西方访问的时候也将这部片子带出去了,到了外国,为了宣传中国文化,******吩咐随从放映这部彩色戏剧。一听到有中国传统优秀戏剧看,很多外国友人纷纷前来,看到影片的名字后,不少人就离开了,放映室人影寥寥。

******听说这个情况后,派人去调查,结果发现,许多外国友人发现自己看不明白影片的介绍,因为当时工作人员将这部片子翻译成《梁山伯和祝英台之悲剧》。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两个人是谁,而且影片名字本身也并不吸引人,于是观看的人就失望地走了。

******知道后,笑着把影片的名字改成了“中国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不久以后,影片果然观影者众多,好评如潮。

之前的工作人员的翻译之所以不被认可,是因为他们没有仔细考虑到观看者的文化背景,不是所有外国人都听过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此,睿智的周总理用了一个巧妙的比方,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认知,得到了对方的理解和肯定。

二、比喻论证的本体与喻体缺乏关联

在CIA的办案生涯中,经常有调查对象使用比喻论证的时候栽倒在他们手里,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这些调查对象忽略了“比喻论证的本体与喻体之间必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个问题。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见中国人说出一些奇奇怪怪的比喻论证,比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这种用“天要下雨”这种自然的现象来比喻“娘要嫁人”的事实,其实并不妥当。因为这两者之间没有很大的相似点和关联度,不具有比喻性,说服力并不强,这是一个错误的比喻论证。

因此,CIA探员们指出,比喻论证中的本体与喻体之间,一定要存在高度的关联性。才能让人一听就明白。

比如在《晏子使楚》中,对于楚国的刁难,晏子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用高超的比喻论证来证实对方的错误。在和晏子饮酒的时候,楚王故意让官吏绑着一个齐国的罪犯经过,想要晏子难堪,没有想到晏子神色自若地说:“我听说橘树生在淮河的南边就是橘树,到了北边就成了枳树,可见不是人的问题,是水土的问题。齐国人在齐国不偷东西,反而到了楚国就成了大盗了。”就这样,晏子使用巧妙的比喻,顿时让楚王无话可说。

打比方是为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中心的主体是论点。因此,CIA告诉我们,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的话语都要紧紧扣住论点,围绕论点形象地打比方,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使人抓不住重点的感觉。

比如,中国古代的文学家刘向说过,“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他把书本比作良药认为可以医治愚蠢,这个论点关键词在于“书的作用”,但是如果我们说“读书好像药”或者“书本就是药”,那都是错误的比喻。

“偷换概念”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移形换影”大法

CIA在叙述自己关于某件事情的意见或者看法时,思维总是确定、统一的,说一就是一,说一不离一,概念并没有发生偏移,听者也听得明明白白。然而在中国,情况却不是这样。中国人历来都是“偷换概念”的高手,比如明朝的大才子唐伯虎,就曾经利用“移形换影”大法,使他人转怒为喜。

明代有一大户人家的老奶奶过八十大寿,主人为了热闹,特意大宴周边住户,也请来了洒脱不羁的唐伯虎。酒足饭饱之后,主人毕恭毕敬地请喝得醉醺醺的唐伯虎题字,为老母亲做纪念。

唐伯虎笑笑点了点头,左右拿来了文房四宝,宾客们听说唐伯虎要题字,赶紧过来凑热闹,围观的群众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只见唐伯虎大笔一挥,在宣纸上写下:

“这个婆娘不是人。”

围观的宾客们脸色变了,站在旁边的主人的脸上也是一紧,老奶奶的儿孙们撸起了袖子,想要跟他“理论”一番,老奶奶却笑盈盈地说:“不碍事,且让他写下去罢。”

唐伯虎拿起醉笔,又挥毫写下:

“九天仙女下凡尘。”

于是众人大喜,主人也是笑呵呵的,称赞唐伯虎构思巧妙。唐伯虎继续在纸上写道:

“儿孙个个都是贼。”

刚才还哈哈大笑的宾客们,一见到这句话停住了笑声和恭维,主人的脸色也不好看,儿孙们几乎要跟唐伯虎打起来了,最后还是老奶奶制止了他们。唐伯虎又喝了一口酒写下:

“偷来蟠桃奉至亲。”

于是声乐大起,主人很高兴地接过唐伯虎的墨宝,大为致谢。

上面的例子中,聪明机智的唐伯虎巧妙地偷换了“不是人”是“仙女”,“贼”和“偷蟠桃”的小仙的概念,博得了众人的会心一笑,偷换概念在中国用得好可以制造幽默,运用不当也会带来笑话和欺骗,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

大街上,一个跪在路边的“大学生”胸前挂着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

“求两块钱上大学。”

他膝下的地面用粉笔写着大家已经见怪不怪的经历:由于家庭贫困,屋漏偏逢连夜雨,父母双亡,考上了某某名牌大学但是无力负担学费、生活费,好不容易凑了一点点,要求大家慷慨解囊。

一个愣头愣脑的年轻人跑到“大学生”的跟前,涎着脸问:

“只差两块钱,你就可以上学吗?”

“大学生”没有说话,默默地点了点头。

年轻人见状,非常开心地掏出四块钱,说:

“我多给你两块,也让我上大学去吧?”

上面这个故事虽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从上面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来,这个愣头愣脑的年轻人犯的就是偷换概念的错误。因为“只差两块钱就可以凑够学费”并不等同于“只要有两块钱就可以上大学”。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就很容易造成诡辩的情况。

CIA面对对方偷换概念的情况,总是能巧妙地识别出来。而中国人在柴米油盐的生活中,却很容易就被他人的概念偷换所影响,被他人的“移形换影”给骗过去。比如前面章节提到的“买一送一”和“羊肉饭中没有羊肉,正如老婆饼里面没有老婆”这样的狡辩。那么,什么是偷换概念?请听CIA探员为您讲解。

怎样才算偷换概念

在CIA的逻辑思维里,说话或者论辩中的概念都应该保持统一,由于辩论和言语具有思想的自由性,因此,说话者往往可以自己设置规则,来改变其中的游戏玩法。偷换概念正是由于说话者、辩论者在对方不经意间换掉了原来的说法的概念,而导致了逻辑错误,以此来蒙混过关,扰乱对方关于某件事情的判断。

CIA探员们曾经打了个很简单的比喻来说明偷换概念的定义。最初的时候,对方在你面前放出了一只兔子,你看着兔子钻进了树洞,出来了一只土拨鼠,土拨鼠爬上了树,树上原来有七只鸟儿,然后对方问你,这种情况下,树上的鸟儿还有几只。当你绞尽脑汁地想树上的鸟儿还剩下几只的时候,对方就偷偷笑了,因为你没有发觉的是,兔子为什么会变成土拨鼠?

在我们没有留心的很多瞬间,兔子就被替换成了土拨鼠。类似这种偷换概念的现象防不胜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概念本身的意思被替换掉,它的修饰词、应用领域和所指代的目标、对象等皆发生了改变,CIA因此将这种现象称作“偷换概念”,偷换概念常常和诡辩联系在一起,成为蒙蔽他人的重要手段。

诡辩家的江湖伎俩

诡辩家们在CIA探员们面前,通常都会无计可施,因为他们惯用的技巧无非是几种,只要留心,你也可以像CIA探员们一样见招拆招。不过在此之前,让我们先知己知彼,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看看诡辩家是怎样偷换概念、请君入瓮的。

一、你在上当之前就已经被人先入为主

CIA探员们指出,很多情况下,诡辩家们在偷换概念之前就已经给你一个设定,先入为主地设想正常人的思维,模糊对象的性质。比如“菠萝作为蔬菜,是炒着好吃还是蒸着好吃”这个问题,它的前提就已经是默认“菠萝是一种蔬菜”。你在思考到底用哪种做法好的时候,就已经不知不觉地跳入了对方的圈套了。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

一个稚气的青年人恭敬地来到远近闻名的智慧老人家里向他请教,到底什么是诡辩。老人笑着让青年人坐下,然后问:“如果沙漠里有两个人,一个灰头灰脸,一个干净整洁,如果他们遇见了绿洲,那么你认为,谁会去洗脸呢?”

青年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当然是那个灰头灰脸又脏兮兮的家伙了。”

“你错了,应该是干净整洁的那位会去洗脸。因为爱干净的人无论到了哪里都要求干干净净的,而邋遢的人情愿像猪一样赖在泥地中,也不会去把脸洗干净。那么你再考虑一下,到底谁会去洗脸呢?”

“那位干净的。”

“你又错了,应该是那位灰头灰脸的,因为干净整洁的那位没有必要再去洗一把脸了。而脏兮兮的那个却非常有必要。有需要才有动力,这是做事的惯常道理,难道不是这样吗?”老人笑呵呵地继续说道,“那你说说,最后是不是那位灰头灰脸的家伙跑去洗脸了?”

“一定是这样的。”青年人充满自信地说道。

“你又犯错误了,年轻人。既然干净整洁的人有洗脸的爱好,灰头灰脸的人有洗脸的需要,那么两个人最后都会一起洗的。那么,你再说说,是不是最后两个人都会去洗脸?”

“是吧。”青年人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

“不对的,两个人都不会去洗脸,因为干净整洁的人不需要洗脸,而脏兮兮的人不喜欢洗脸。”

青年人睁大了眼睛。这时候,睿智的老人摸摸他的头说:“瞧,这就是诡辩。”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见到,智慧的老人不断给青年人假设前提,也在不断地偷换概念,导致作为听话者一方的青年人犯糊涂,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掉入他的陷阱之中。那么,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究竟该怎么办呢?

二、留个心眼,搞明白对方所指的概念

逻辑中的概念含义很重要,如果一词多义,就很容易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要让诡辩家的伎俩在自己身上不起作用,就要留一双慧耳,先仔细听清楚对方到底在说什么,把对方提到的概念在心里记下来,然后再跟对方明确一下是否是这个意思,在以后提到这个词是不是也是这个意思不变,才能让对方的诡辩不攻自破。比如前几节我们提到过的,“买一送一”中的“送”的概念到底是什么?如果不确认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就很容易上当。

三、加个前提,防止对方“跑题”

逻辑说话一定会有明确的逻辑主语,因此如果说话者的对象出现了偏移,那么就很容易出现“跑题”,主语或者指向对象被巧妙地转移。此时,我们一定要跟说话的那一方明确有歧义的,等得到了对方明确的答案以后,我们必须给对方加个前提,限制概念使用的范围,才能防止对方有机可乘。

比方在上面提到的诡辩家的例子,青年人其实可以跟智慧老人先确认一个前提——老人所说的“谁会去洗脸”,是谁需要洗脸,还是谁会按照自己习惯去洗脸。只要得到了明确的前提,那么就很容易确认答案到底是什么,也不会一次次地陷入对方的逻辑陷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