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33963600000072

第72章 方法考前保持好心态

考试作为一种检验学习情况的方式,既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又能带给孩子一定的压力。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小升初考、中考、高考、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等级考试……孩子要经历各种各样的考试,如果孩子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就难以顺利通过考试。

没有良好的心态,在考试前孩子就会发生考试焦虑,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剧、恶心、呕吐、腹泻、头疼、失眠等。日常行为一反常态,动不动就烦恼、焦躁、发脾气,或发呆、愣神、思维停滞等

进入考场后,情绪更加紧张、心跳加速、心神不定。更严重的考卷一发下来,双手颤抖,头脑一片空白,无法答题。有的孩子注意力分散,看题时不能顺利读懂题意;出现记忆出现障碍,只能回忆简单的常规知识,不能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归纳、推理。

平时成绩很好的孩子,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考试前后也会出现状况的。一位非常有名的走钢丝演员,一辈子走下来都很成功,但最后一次却从钢丝上掉下来摔死了。这是因为,以前走钢丝的时候他从不思前想后,只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而最后一次,他总是在想:这是最后一次,千万不能失败。结果反而丢掉了性命。葬送了这位演员生命的,不是他的技术,而是来自于心理的压力和内心的焦虑。

考试仿佛走钢丝,如果孩子考试前后陷入这种状态,也一样会从考试这根钢丝上掉下来。为了让孩子取得一个好成绩,除了平时努力学习外,家长还要注重加强孩子考试能力与心理素质的训练。孩子做到了临阵不急不慌,才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1让孩子明白学习能力大于成绩

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学习的目的除了获得书本知识外,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与方法,以及成功必须具备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当家长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给孩子施压,也不会担忧孩子考不好怎么办。孩子明白了这一点,就不会把分数看成考试的唯一目的,在考试的时候没有压力,心态平稳了,就能够发挥出正常水平。

2从小培养孩子好心态为了避免孩子考试的时候发生情绪问题,从孩子小时候家长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抗压能力;避免孩子形成胆小、懦弱、敏感、害羞、依赖、期望目标过高等性格缺陷。

在考试前父母带头放松心情,引导孩子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只要能正常发挥水平就好了。不把考试看得“过重”,孩子才不会心理波动过大。

3监督孩子做好考前准备考试前的准备是否充分对临场的情绪状态和考试水平的发挥有重要的影响。父母不要只知道评判孩子的学习成绩,做一名和孩子并肩迎接战斗的朋友,从进入复习阶段,就时刻关注着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状况。孩子哪部分知识薄弱,协助孩子寻找有经验的老师补习;孩子因为担心考不好而焦虑,父母帮助孩子减压,让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考试。

考试临近,帮助并提醒孩子准备好考试物品,并做好陪孩子去的准备。考前带着孩子去熟悉一下考场环境、熟悉一下通往考场的路线,对于减轻孩子的考试压力很有作用。

知识准备包括考试目的的把握,命题范围的分析、考试重点的领会,考前身心状态的调整等。

物品的准备,包括考试时所需的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具。学习用品如钢笔、铅笔、橡皮、白纸、小刀、尺子、无字垫板等。生活用的手绢、雨衣、水杯等,准考证一定要带上并保管好。

考前要熟悉考场环境,掌握考生须知。规模较大的考试考场一般不在本校。因此,有必要在考前弄清考场所在,并熟悉到达路线及考场环境。

4考试临近更要注意减压父母的爱对孩子有镇定作用。孩子一旦表现出考前焦虑,父母应该告诉孩子:“无论考得好不好,你都是我们最爱的孩子。”如果父母能给孩子一个温馨、轻松的环境,那么孩子的焦虑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所以家长应在家里创造宽松的环境和适宜迎接考试的轻松氛围。孩子不复习功课的时候,家长不妨放一些轻松又快乐的轻音乐、和孩子聊聊有趣的生活故事等。

在考前这段特殊时期,家长的一些细小行为都可能在孩子心中演变成压力源。专家提醒家长,大考前95%的孩子都是很自觉的,不应该控制、监视孩子。孩子复习时,家长也不要经常送牛奶、送水果,以免打扰他们的学习。

5教孩子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

在考前,压力是孩子的主要考试障碍。孩子掌握一定的减压方法有利于保持平稳的心态。减压的方法非常多,例如:在复习间隙听听舒缓的钢琴曲、小提琴曲等轻音乐;或者将自己的想法找父母倾诉;适度运动如散步、跑步、举哑铃等;经常做做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体内氧气含量增加,心情会变得轻松。

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做到劳逸结合,绝不加班加点开夜车。专家提醒:“考前焦虑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摆正心态,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