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高分高能孩子的120种方法
33963600000073

第73章 方法不忽略考试能力的培养

生活中常常听到有的家长慨叹,孩子平时学习挺好,可从没有考过好

成绩,很恼人呀!一个知识掌握很扎实的孩子,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如

果不懂得考试,在考试的过程中就不能把自己的实际水平发挥出来!

为了让孩子的知识水平能够在考试的时候充分发挥出来,家长需要注

重孩子考试能力的增强。

1心理素质

孩子的心理素质会影响考试成绩。好的心理状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

养成的,需要从孩子小的时候起就着意关注孩子的心理、培养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

性格刚强的孩子心理素质较好。父母有意识地让孩子受些苦、做些事,孩子就可能经历一些挫折和失败。这样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会增强,性格变得刚强坚毅,能够不怕失败而坦然面对考试。

孩子心理有底,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学习目标,就不会失去客观。能够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认识到自己的实力。对于考试,不能看得“过重”,也不能不当一回事。

2轻松应战

试卷一发下来,很多孩子怕自己答不完。为了抓紧考场上的每一分钟,埋头就开始做题。关于试题总体的难易程度,分数分布状况,连看都不去看。没有看,心理便没有数。

因为没有总体安排,心里没数,遇到了较难的题目,便开始着急上火,心情一激动,大脑运转缓慢,结果在比较难的题目上面浪费太多的时间,容易出现时间不够用的局面。

有的孩子遇到了难题,头脑一发懵,竟然忘记了卷子是正反两面,结果大部分试题没有答。

为了让孩子对眼前这张试卷的难易程度做到心里有数,家长一定要叮嘱孩子试卷发下来后先正反两面浏览一下,对难易程度做出个判断,以便心里有数哪些题目的分数是必拿的。

做题的时候,最好按着考试试题的安排从前到后按顺序做。如果中途遇到较难的题目,可以根据情况先放一放,回头再接着做。

使用草稿纸的时候,要按顺序来。这样检查的时候,一旦发现和答题的时候答案不一样,就可以和演算内容对照,查找出不一样的原因,进一步判断哪个结果是正确的。

3掌控好考试时间

每次考试,每个科目都有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分数、一定的题型,可以按着每个题型所占的分数分配时间。如果做题时间超过了预算的时间,说明这类题自己不怎么擅长,或者有难度的题目有可能放在了这类题里,不妨先放下那部分,往下做其他类型的题目。

比如,总分100分的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共5种题型,填空题是20分。那么分配给填空题的时间就不能超过24分钟。填空题里面一共10道小题,如果做到第6道题的时候,时间就到了,先放下剩下的题目,接着做第二种题型。等所有的题型做过一遍,再根据剩余时间情况重新决定填空题剩下的那部分题目是否还要继续做。

4审题要仔细

审题的第一大忌就是马虎大意,还没有看清题意就急于下笔做题。这类失误主要出现在对简单题、熟悉题目的解答中。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每个学生都做了大量的习题,考试的时候会发现有些题目与自己曾经练习过的题目有似曾相识的感觉。面对这种情况,最忌讳的是按着以前先人为主的方法,还没看完考试题目,就按着做过的类似题目立即兴奋地答题,有的孩子甚至靠回忆老师讲过的解法依葫芦画瓢。这样做一方面限制了孩子的思维,另一方面也容易忽略题目里已知量的变化以及问题的变化。

有的孩子在答选择题的过程中,看到题目简单特别兴奋,很快做出来后,便把选项号填在了答案栏里,填完之后才发现,题目要求是“不正确的选项”。

审题不仔细容易导致会做的题目也拿不到分。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审题,不随随便便就把题目归类,而是仔细地审好题再解答。

5积累答题经验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家长要令其明白不是掌握了知识,会做了课本上的习题就能考出好成绩。一个知识点,在考试的时候会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不同的题型,答题思路也是有区别的,要做到轻松应对各种题型,就必须在复习阶段多做题目,积累做题经验。

当今的考试不单单是检验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注重知识的应用能力。在复习阶段,要注重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不断提升自己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面对试题的时候平静应对的心理素质。

学无止境。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对知识的领悟力、运用能力就会越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几率就会越高。学习的道路坎坷不平,如何使孩子在这条路上无畏无惧、奋勇前行,真正实现快乐学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孩子释放出学习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