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手册管公司
33676900000066

第66章 行政办公管理(28)

进行事故分析的基本要求:一是要重视并及时进行事故分析,分析工作进行得越早,原始数据越多,分析事故原因和提出防范措施的根据就越充分;二是要很好地保存原始分析凭据,不能破坏发生事故的现场,不能移动或接触事故部位的表面,以免出现错误分析等其他情况;三是要仔细察看事故现场,进行详细的记录,必要时还要照相处理,如确认需要拆卸发生事故零部件时,要避免使零件再产生新的伤痕或变形等情况发生;四是分析事故时,既要注意发生事故部位,还要详细了解周围环境,多访问有关人员,以便得出真实情况。分析事故切忌主观判断,早下结论,必须根据调查情况和测定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判断。

(2)一般事故应在3日内填报事故报告单,上报设备管理部门,由设备管理部门签署处理意见;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由厂主管领导批示,并在一日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一周内写出事故调查书面材料,报上级主管部门,听候处理指示。

(3)设备事故经过分析、处理并修复后,要按规定填写维修记录,由车间机械员负责计算实际损失,填入设备事故报告损失栏,报送设备管理部门。

(4)企业发生的各种设备事故,设备管理部门每季应上报,记入历年设备事故登记。

2设备事故的原始记录

设备事故报告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设备编号、名称、型号、规格及事故概况;事故发生的前后经过及责任者;设备损坏情况及发生原因,分析处理意见,重大、特大事故应有现场照片;发生事故的设备在进行修复前后,均应进行主要精度、性能的测试,设备事故的一切原始记录和有关资料,均应存入设备档案。如因设备设计制造质量而造成事故,则用户应将出现的问题反馈给原设计制造单位。

四、设备事故性质

凡属人为原因,如:违反操作维护规程、擅离工作岗位、超负荷运转、加工工艺不合理以及维护修理不良等,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称为责任事故;凡因设备原设计、制造、安装等原因,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称为质量事故;凡因遭受自然灾害致使设备损坏、停产或效能降低者,称为自然事故。

五、设备事故的处理

任何设备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责任。对事故责任者,根据事故大小、情节轻重及认错态度,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赔偿损失。对设备事故隐瞒不报或弄虚作假的单位和个人,应加重处罚,并追究领导责任。情节恶劣或屡教不改者,应加重处理。对故意破坏设备所造成的设备事故,要追究刑事责任。

触犯刑律者要依法制裁。

用制度管人

出差管理制度

一、出差管理

1出差管理的概念

出差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外出”和“出差”两种。“外出”指的是当日可往返者,“出差”指的是当日无法返回需在外留宿者。

2出差管理的内容

出差管理是一项琐碎繁杂的工作,出差管理一般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出差申请与审批。

(2)出差遵循事项。

(3)差旅费标准、预支及报销。

(4)出差途中特殊事项的处理。

行政部必须从出差申请和审批开始着手,直到出差费用报销,对这一系列活动进行有效的出差管理。在制订出差制度时,行政部还要充分注意到:

(1)出差人员在出差途中将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2)可能出现的出差人员“道德风险”问题。

(3)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控制措施。

在出差管理中,制订切实可行、要求严格的出差管理制度,可加强对企业员工出差事务的管理,保证出差活动的有效性,节省不必要的出差费用开支以及严格有关出差组织纪律。

通常来说,出差手续有交通手续、食宿手续及出国手续等。出差交通工具有公司车辆、出租车、火车、长途客车、飞机、轮船六种,企业要根据出差的具体情况予以确定。

(1)出差路途较近者,一般可填写“派车申请单”,向公司申请公务用车。

(2)若因公外出,出差路程并不远但事情较急,可汇报经同意后租车前往,租用费予以报销。

(3)出差路程较远者,自己先出资,回来后填写“出差旅费报销单”和其他食宿费用一起报销。

(4)若路途遥远,时间也较急,可搭乘飞机,由主管部门预订机票。若出差地点设有企业分支机构,可通知分支机构安排食宿。

此外,若有企业员工因公或学习需要出国的,行政经理或主管部门应事先为其办理好护照、签证,并订好酒店、机船票等一系列事宜。对于初次出国的员工,行政经理或主管部门还要为他提供更多的资讯和协助。

二、出差管理程序

(一)出差管理的基本程序

1出差申请

在出差之前,企业内即将出差者应填写“出差申请单”,出差的期限由出差人员所在部门主管视出差任务的需要,事先予以核定。出差者填写完“出差申请单”后应上交部门主管。

“出差申请单”上通常要注明以下几点内容:出差人姓名、出差时间、出差地点、出差任务、出差费用。

2出差审批

出差审批关键在于对出差审批权限的管理,出差的审批权限视出差人员的职位大小和出差时间长短而定。一般而言,企业部门经理或副经理以下的人员出差,时间若在1天以内(包括1天),由所在部门经理或副经理批准,时间若在1天以上,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部门经理或副经理出差,一律由总经理批准。

“出差申请单”经审查批准后,可凭其填写借款(预支)单,到财务处办理借款(预支)手续。作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应制订明确的出差遵守事项,出差人员出差前应予以明示,以免违反相关规定。

(1)按计划前往出差地点,无特殊原因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返回,如有变动需事先请示并获批准。

(2)乘坐火车不得无故绕道。若因私事需绕道者,应事先由领导批准,其绕道部分的车船费由其本人承担。

(3)乘坐飞机要从严控制,出差路途较远或出差任务紧急的,经领导特许才可以乘坐飞机。

(4)除经理外,市内不准乘坐出租车,特殊情况下(如夜间没有公共汽车等)可酌情处理。

3销差

出差结束后回到公司,出差者应立即到有关部门报到销差,并尽快写出详细的出差汇报,送有关领导审阅。

4差旅费

出差回来后4天内,出差人员应向财务处办理报销手续。逾期不报者,若无特殊理由,财务处有责任检查,并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1)费用报销原则。各企业自身情况各不相同,其出差费用管理往往也各有不同的形式,一般遵循五个原则:

①正常工作时间内出差,按平时薪金的标准报销。

②正常工作时间外出差,按加班费的标准报销。

③节假日出差,视具体情况计酬。

④出差行程中出现伤病情况,费用可以报销。

⑤没有正当原因而耽误出差行程,额外时间的费用一般不予报销。

(2)费用管理原则。企业出差费用一般可以分为交通费、住宿费、餐饮费、各种杂费及其他特殊费用,对其具体管理,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制订相应的制度。

三、出差管理工作

(一)国内出差管理

1员工出差旅行企业行政办公事务管理

员工出差前,主要工作包括:检查机票、领取差旅费、打印旅程表、收集出差用的资料,以及听取领导对出差期间的一些特别事项所作的指示。

(1)检查机票。及时购买机票并仔细检查。首先核对机票与领导要求是否一致,然后对照领导的行程从头到尾彻底检查机票上的每项内容是否清晰正确,如机票上的乘客姓名、航班、时间、等级、日期及航程等。

(2)领取差旅费。如果领导出差时用信用卡支付所需费用,企业办公人员务必提醒带上信用卡;如果企业有允许管理层出差时预支现金的规定,则问清领导需要多少现金,然后填写有关申领表,并按数额领取。无论是从企业的出纳员还是从银行领取的现金,都要准备出一定数量的小额面值的货币。

(3)安排行程。行程表通常将旅行计划与工作会晤安排合二为一。旅行日程包括:日期、离开时间、航班号、抵达时间、抵达地点、每段旅程下榻的饭店等。约见计划应包括:日期、时间、会见人、会谈地点、目的、所需文件及有关备注。

如果领导喜欢把每天行程打在一张小卡片上,以便随身携带,那么在制订好旅程安排计划后,还需要把它打在小卡片上,一日一卡,并将所有卡片连续编号。

(4)接受特别指示。对领导针对外出期间有关事宜所作的指示,要进行记录。清楚领导外出期间一切必须处理的特别工作,特别是待处理的重要函件和电话。

如果领导事先打电话让办公人员随时与他保持联系,报告办公室的情况,这时就要将收到的重要信函、电话内容向他汇报。事先把要报告的事项和需要问清的问题一并列在笔记本上。

领导结束出差返回办公室的第一天,要向他简明汇报其外出期间办公室的工作情况,整理领导差旅的票据,以便报销差旅费用,同时还应及时处理领导出差带回的文件。

首先要汇报最重要的事情。将领导外出期间收到的信函摘要放入文件夹内加以整理,并把约见安排情况、来电记录摘要,以及来访人员名录一并放在领导的办公桌上,同时,把当日必须处理的事务呈交给领导,以引起他的关注。

2随从办公人员随从事务管理

当领导确定出访后,企业行政办公人员要在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思想、组织、物质和资料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在出访阶段,随从人员要做好组织安排,并对各项活动作好记录,以便事后分析、研究。看到、听到的情况要及时、准确地向领导汇报,发现问题,要主动向领导汇报并提出如何处理的建议。

在领导出访期间,要同本企业及时沟通信息,将外出领导的活动情况随时告知企业留守领导者,使企业留守领导者掌握外出领导的动态;同时也要从企业内部获取信息,使外出领导及时了解上级的重要指示,以及本企业的工作动向,保证领导信息灵通,以利其实施不间断的指挥。

企业随从办公人员要主动处理日常事务工作。在组织安排中碰到时间、地点等方面的矛盾,要主动协调,尽量做到事半功倍,提高效率。同时还要尽可能保证领导的生活和休息,使之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地投入工作。

要记载、处理出差旅行时的一切有关事项,尤其要记载好领导在出差旅行期间得到的帮助。精算出出差旅行的费用,其中包括:安排的出差旅行暂付金,交通费及领导出差中使用的现金、签账卡等,按出差旅费规定,将这些做成精算表并附上票据。

企业随从办公人员在出差旅行结束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做好返程安排,联系好返回的交通工具,预订好车、船、机票,安排好途中食宿,确保安全;整理调查资料;抓紧有关问题的落实;设计出差旅行目的、时间等为基准的档案,其档案制作就是把出差旅行计划书、旅程表、精算表、礼状等的影印件和其他与出差有关的便条放入文书类,存入记录中,作为以后的参考资料;随从办公人员的工作要对自己跟随领导出访期间的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主动征求领导的意见,这对办公人员自身的提高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

企业随从办公人员在整个跟随领导外出活动期间要时刻注意维护领导的威信,遵守规定,谦虚谨慎,为领导、也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二)国外出差管理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国际间的人员往来日益增多,企业的领导出国考察、访问、检查、洽谈等成为企业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过程中一系列的事务性工作都要由企业行政办公室来承担,因而企业行政办公室必须熟悉这方面的业务,特别是有时随领导一同出国,甚至率下属企业人员出国,更需要掌握国外商务出差旅行的一些基本常识。

1办理各种必要手续

(1)撰写出国申请。出国申请一般包括:出国事由、出国团组的人数、出国路线(外国公司所在国名称)、出国日程安排(出国时间,国外活动时间、地点,回国时间)等。申请文书后面要附出国人员名单(写清姓名、年龄、性别、职务、职称)以及外国公司所发的邀请函。

(2)体检。不少国家对患有某些疾病的外国人,明文规定不准入境。

(3)领取护照。

(4)办理签证手续。护照办好后,还应申请所去国家和中途经停国家的签证。签证是一个主权国家官方机构对本国和外国公民出入国境或在本国停留、居住的许可证明。不论何种签证都有一定的格式和内容,主要包括:签证有效期、有效次数、停留期、入出境口岸和随行人数等。

(5)“黄皮书”的办理。黄皮书即预防接种书。为防止国际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各国都对外国人进入本国国境作出某些所需接种的规定,主要有种牛痘、防霍乱和防黄热病的接种等。

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疫情的分布情况,各国对预防接种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以说,出国人员办理接种手续前,应做必要的了解。

(6)购买机票(车、船票)。购买机票是最后一道手续。凡出国人员,在国内购买国际航班机票时,均需交验护照。机票买妥后,首先应检查一下飞机的班次、日期、途经城市、到达城市是否正确。然后,再检查一下班机座位是否得到确认,只有座位得到确认,才能搭乘飞机。机票不可转让。

2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1)收集情报。对出差旅行对象所在地的地理条件、气候、人口、产业、交通、旅社等情况一定要掌握。

(2)准备物品。出国出差旅行前一定要检查随时应携带的文件有没有遗漏。对领导身边应携带的物品应详细检查、核对,以防遗漏,如:化妆品、洗脸用具、拖鞋、药物、个人用的热水瓶、多用途的餐具等。

(3)此外,还要准备如下几种重要的物品:签证和护照;出入国的必要证件;外币;外语名片(一般用英文);出差地区的气候记录;适当的衣服,如晚礼服,这在欧美各国文化圈中是必备的服装。

3入出境手续

任何国家对入出境旅客均实行严格的检查手续,办理这些手续的部门一般设在旅客入出境地点,如:机场、车站、码头等。入出境手续包括:

(1)边防检查。很多国家由移民局负责,主要是填写入出境登记卡片(有时在飞机上填写)、交验护照、检查签证等。有些国家免办过境签证,并允许旅客出机场到市内参观,只是将护照留在边防检查站而领取过境卡片,返回时换回。

(2)海关检查。一般仅询问一下有否需申报的物品,或填写旅客携带物品入出境申报单,必要时海关有权开箱检查所带物品。持外交护照者一般可免验。

(3)安全检查。近年来由于劫持飞机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各国对登机的旅客都进行一定的安全检查。主要是禁止携带武器、凶器、爆炸物等。检查方式包括:搜身、过安全门、用磁性探测器检查、红外线透视等。

(4)检疫。即交验黄皮书。有些国家有时免验,但有时对某些流行病检查特别严格,如发现未进行必要的接种,则采取隔离、强制接种等措施。

(5)乘飞机。乘飞机应尽量轻装。根据规定,手提物品不得超过5千克,物品可随机或分开托运。

4在国外生活的一般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