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之源
33622300000007

第7章 工尺谱的来历

工尺谱,是我国民族的一种传统的记谱方法之一。工尺谱产生于隋、唐时代。从我国敦煌千佛洞里出土的唐代乐谱中,就发现唐代已开始使用工尺谱了。工尺谱流传至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工尺谱究竟源于何处?又是怎样发展演变而成的呢?

“工尺谱”的“工尺”二字,从词义上看,是个量度器具,人们自然会想到量体裁衣时会用上它。有趣的是,正是我国古代一位聪明而又多才多艺的巧手裁缝发明了这种“工尺谱”。相传,在我国唐代,现今江苏地方有位姓梁的裁缝,他不仅手艺高超精湛,本领出众,而且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但是,当时还没有简易的记谱方法,乐曲只能凭口传心授的方法来教学。他日思夜想,想创造一种简易、为民众所接受的记谱方法。后来,他带了一个徒弟,徒弟终日向他学习一些裁衣量尺的口诀。当师傅在一旁弹琴、唱歌时,徒弟在一旁还在背诵着“上尺、中长、合、四叶”这些量衣的专用名词。原来,“上尺”是指上衣的肩宽和袖长,“中长”是指衣身的长度和周围,“合”是指裤腰的宽窄,“四叶”则是指裤长和裤管的四个叶子的大小等等。当徒弟一次次和着师傅的音乐反复吟诵时,梁师傅忽然灵机一动,猛然领悟到,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记谱方法吗?于是,师徒两人一起反复吟唱、琢磨,并以笛子校音,终于确定了“上尺中长合四叶”七个音名的位置和记写符号。

后来,又经过许多民间艺人的补充、修订与完善,最后发展并演变成为“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即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各对应的音名。这样,就使民间古老的、广为流传的“工尺谱”更为完善而沿用下来了。

“工尺谱”在我国历代各地使用者,大都互有出入。常见的多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依次记写七声;高八度各音则加“亻”字旁,以此为标记;低八度各音除“六、五、乙”分别改用“合、四、一”外,其余均以最末一画带上一撇,以示区别。其节奏则用板眼记号、“×”、“·”、“〇”、、“△”等来表示(参见本书《何谓“板眼”》一文)。

关于“工尺谱”的来历,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由我国民族的一种管乐器的指法记号逐渐演变而成的。但此说法缺乏可资查考的证据。

自简谱从日本引入中国后,由于简谱的日益普及,“工尺谱”这种传统的民族记谱方法也就很少有人使用了。不过,在我国许多的古典琴曲、琴歌中,“工尺谱”仍然可以见到。甚至,在我国的一些老一辈民间艺人中,至今仍使用这种记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