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倒了顾命八大臣之后,两宫太后终于掌握了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力。政变成功之后,最重要的任务是将局势稳定下来,并且尽快组成新的领导集团。
奕是这次政变的主要功臣,慈禧对他给予了极大的信任,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去谋划行动,两人之间配合十分默契。因此首先要奖励的功臣就是奕,十月一日和二日连发四道谕旨,任命奕为议政王兼军机大臣,补受宗人府宗令、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宗人府银库。这样一来,奕就掌握了除皇帝和两宫太后外的几个最重要的职务,使他的权力凌驾于其他王公大臣之上,成为仅次于两宫太后和小皇帝的第一大臣,享有很高的权力。
除奕之外,还奖赏了在这次政变中有功的其他官员,任命大学士桂良、户部左侍郎文祥、曹毓瑛等人为军机大臣,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以奕为首的新的军机处。
在奖励有功人员的同时,还惩治了肃顺集团的相关人员。新领导集团对肃顺进行了严肃的惩罚,查抄了他在热河和北京的全部家产,并发布谕旨指明肃顺、载垣和端华等人的罪状,对他们处以极刑。
肃顺集团的其他成员也根据罪行的轻重分别加以不同程度的惩罚,两宫太后决定对罪行较轻的人员处以宽大处理,这种做法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赢得了许多前肃顺集团的官员的感恩和支持。慈禧运用高明的政治手段,不仅掌握了最高权力,而且又为自己赢得了宽容的美名,为她日后的执政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慈禧发动这次政变的最终目的是要真正掌握皇权,途径是垂帘听政。中国历史上的垂帘听政起始于西汉的吕太后,后世出现了很多继承者,如东汉的邓太后和窦太后、北魏的冯太后、唐代武则天、宋代的高太后和辽代的萧太后等。这些女人是中国封建社会少见的政治家和巾帼英雄,但历史上人们对她们的评价往往是批评多于赞誉,认为妇道人家不应该涉足政治,并相信女人管理国家,注定会走向灭亡。但是,在皇帝年纪太小无法管理朝政的情况下,只有辅政和垂帘两种选择。虽然咸丰帝试图建立辅政和垂帘相互牵制的全新形式,但最终结果只能是一方被另一方所消灭。
“垂帘听政”与“女人不能干预政治”的传统相抵触,因此历代的垂帘都是经历过一番艰难斗争的,没有足够的才智和能力不可能成功地进行垂帘。而慈禧太后不仅拥有吕太后的才智而且有着武则天的勇气,既有高明的政治手腕又有着豪迈的气魄。虽然经历了千难万险,慈禧最终还是获得了胜利,扫清了垂帘的障碍,剩下的一步就是制订垂帘的具体事务。
在恭亲王奕的策划之下,朝内外的许多大臣都上奏请皇太后亲理朝政,为两宫太后垂帘听政造足了声势,慈禧太后顺水推舟,召见大臣们一起商定垂帘听政的具体内容。十月五日,大学士上奏请求修改肃顺前拟的年号“祺祥”,理由是这两字意义重复,周祖培建议改为“熙隆”或者“乾熙”。最后共同议定改为“同治”二字,有三层含义,第一是两宫太后共同治理朝政,第二是两宫太后与亲贵大臣共同治理,第三是两宫太后与幼帝共同治理。关于垂帘的具体方法,王公大臣们经过再三商议,也未能拿出使慈禧满意的方案。
实际上,慈禧是想集大权于一身,于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了两道上谕,亲自制定了垂帘听政的章程,并命令大臣们照办。这两道谕旨的中心旨意就是皇太后亲自管理一切政务,并对处理大臣们的奏章做出了严格的规定。王公大臣从这两道谕旨理解了太后的意思,那就是太后想要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她们的手上,这并非是简单的程序问题,而是最高领导权的归属问题,如果不按照太后的意思办理,垂帘听政的章程是不可能通过的。于是大臣们又商议了十几天,最终依照慈禧太后的意愿,制定出了垂帘听政的具体章程。慈禧太后看了之后非常满意,命令大臣们尽快照章办理。
十月九日,载淳在太和殿举行继位典礼,年仅六岁的同治皇帝身穿龙袍坐上了朱红镀金的御座,并颁行了咸丰帝的传位遗诏,文武百官叩拜之后由礼部官员宣告天下。
十一月一日,在养心殿举行了垂帘听政的仪式,养心殿的正中悬挂着雍正帝亲笔御书的“中正仁和”匾额,从雍正皇帝开始,养心殿就成了皇帝日常处理政务的场所。
幼帝载淳坐在养心殿东间的宝座之上,前面放置着一张御案,后面设一黄色幔帐,幔帐后也设一张御案,两位太后并端坐在黄幔之后,慈安太后坐在左边,慈禧太后坐在右边。
王公大臣们举止庄重地站在养心殿外,议政王兼首席军机大臣奕带领文武官员向两宫太后和皇帝行礼。
礼毕后,奕走入殿内,站在同治帝御案的左侧,引见王公大臣或者上呈奏章时,首先由奕接过来捧到御案之上,从此清朝历史上的首次垂帘听政便正式开始。
慈安太后素来宽厚贤良,疏于心计,才智平庸,而且在政治上也没有什么野心。而慈禧太后则工于心计,心狠手辣,并且有着极大的野心和抱负。因此垂帘听政的主要任务就落到了慈禧肩上,她终于如愿以偿的独揽大权,从此之后开始了对清朝长达四十八年的统治。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实际上是以慈禧太后为主,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慈禧在政策上进行了一些调整,这些政策使得同治时期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恢复阶段,历史上称之为“同治中兴”。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和平条约消除了外患,1864年太平天国被彻底剿灭内患也随之解决,因此政治上开始了一个和平发展的阶段,并开启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夏代的“少康中兴”、汉代的“光武中兴”和宋代的“高宗中兴”,属于较为少见的现象。中兴通常是衰弱或濒临灭亡的王朝短暂复兴得以延续一段时日,但中兴通常只是一个时期内的复兴,而并非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并不能从根本上挽救濒死的王朝。
同治时期的中兴主要表现在内忧外患的解除上面,而此时掌管政务的并非同治皇帝,而是慈禧太后。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平定了太平天国叛乱,协调了满汉大臣之间的矛盾,并重用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一大批汉人,使得国家民生得以缓解和复苏。虽然后人对慈禧的垂帘听政贬抑颇多,但西太后办事的魄力与驾驭人才的能力却是值得赞赏的。
慈禧在同治中兴时的政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平定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几年之内其势力扩展到全国范围内,直到1864年才彻底平息。
慈禧太后掌权之后,重用善于外交的恭亲王奕,使得清朝在外交方面得到了外国的支持,在外国政府的协助之下,清朝将力量集中在安内。而且慈禧重用曾国藩,给予他很大的权力进行征伐,使得负责剿灭太平天国的清军有了统一的指挥,战斗力大大增强。已经延续十几年绵延大半个国家的“太平天国运动”,在慈禧垂帘听政后的第三年便以失败告终,足可证明慈禧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太平天国被镇压巩固了大清王朝的统治,但是同时使得外国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渗透进了清王朝,长远来看,实际上加速了清朝的灭亡。
第二,协调满汉关系。清王朝统治的最初,满汉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例如汉族女子不得入宫,满汉分地而居,满汉不得通婚,汉族官员不得担任要职等。
但是随着社会现实的改变,清王朝的统治已经日渐衰落,为了赢得更多汉人的支持,这种限制逐渐开始放松。咸丰时期就已经起用了曾国藩、左宗棠、沈桂芬、李鸿章等汉族官员,慈禧掌权之后又将这一做法进一步扩大了。慈禧取消了“满汉不得通婚”的限制,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满汉的融合,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统一。此外慈禧还重用汉族官员,例如重用曾国藩,给予他很多的特殊优待。虽然慈禧重用汉人,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满人的统治,但在客观上还是起到了调节满汉关系的作用。
第三,支持洋务运动。19世纪末,清朝在内忧外患之下日益衰败,统治者也意识到必须进行改革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有识之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一些开明的大臣,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为代表,提倡兴办洋务以图自强。他们兴办招商局、机器制造厂,修建铁路、开办矿产等,并派学生出国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洋务运动在同治年间兴起,正值慈禧太后掌权时期,没有慈禧太后的支持,奕诉是不可能大力发展洋务的,而没有朝廷内部的支持,地方官员也不可能取得很大的成效。因此,慈禧太后对于洋务运动是持支持态度的,客观上推进了清朝在技术方面的进步。
第四,勤政纳谏。慈禧太后在垂帘听政之后,勤于政务,善于学习,她吸取历代垂帘听政的经验教训,钻研统治的方法,以稳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慈禧太后读过许多史书,又经过八大臣掌权的教训,深知跋扈专权的危害。因此她非常善于纳谏,曾颁布诏书鼓励大臣们直言劝谏,对政务有意见的都要照直说明,提出有用意见的官员予以一定的奖励,这种政策在当时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由以上几点可以看出,慈禧在垂帘听政期间并非是无所作为的摆设,而是实际的执政者。在同治年间,她与奕等大臣共同治理国家,确实起到了恢复江山社稷的作用。可以说同治中兴时期的慈禧,是一个开明勤奋的君主、有所作为的政治家,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使清朝得到了一个短暂的复兴,可以称得上是同治中兴的幕后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