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新课程百科知识——语言大师
33521900000007

第7章 近现代语言学家(4)

在音韵学方面王力用力最勤。早年他在法国专攻实验语音学,着有《博白方音实验录》(1931年)。他的《中国音韵学》(1936年,1955年再版时改名为《汉语音韵学》)一书用现代语音学理论解释传统音韵学的概念,叙述了传统的今音学(《广韵》音系)、古音学和等韵学的基本内容。此外,王力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音韵的论文,例如《南北朝诗人用韵考》(1936年)、《上古韵母系统研究》(1937年)、《汉越语研究》(1948年)、《上古汉语入声和阴声的分野及其收音》(1960年)、《古韵脂微物质月五部的分野》(1963年)、《先秦古韵拟测问题》(1964年)、《黄侃古音学述评》(1978年)、《古无去声例证》(1980年)、《(经典释文)反切考》(1982年)等以及《汉语音韵》(1962年)、《楚辞韵读》(1980年)、《诗经韵读》(1980年)和《汉语语音史》(1985年)等专着。王力在上古音方面的贡献有三:①脂、微分部。王力受到前人的启发,利用先秦韵字和谐声材料从与真、质(至)相对的脂部中分出与文、物(队)相对的微部,这个结论已为一般学者所承认。②在古韵部的构拟上,主张每个韵部只有一个主元音,阴声韵部都是开音节。对高本汉的学说(每个韵部有两个以上的主元音、阴声韵部大都收浊塞音尾-g、-d、-b、-r之类)作了修正。③认为上古声调分平入两大类,它们又各分长短二类,即长平、短平,长入、短入,后来演变为平、上、去、入四声。这就肯定了上古声调中除音高外音长也起很大的(甚至是主要的)作用。他认为,这种主张可以解释上古许多阴声字(即长入,中古多变读为去声)和入声字(即短入)相押的事实,同时也与汉藏语系许多语言具有的元音分长短的普遍特征相类似。这个说法受到研究汉藏语系比较语言学者的重视。

自20世纪40年,王力代开始从事汉语词汇的研究,先后发表《古语的死亡、残留和转生》(1941年)、《新字义的产生》(1942年)、《理想的字典》(1945年)、《词义的发展和变化》(1983年)等文,着重探讨汉语词义演变的特点和规律。《新训诂学》(1947年)和《训诂学上的一些问题》(1962年)两篇论文对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做了认真的总结与批判。他还主张用历史发展的观点建立新的汉语语义学,他的《同源字典》(1982年)是在词汇学方面贯彻自己主张的代表着作。

王力对汉语的语音、语法、词汇所作的描写的和历史的研究,集中在《汉语史稿》(上、中、下,1957-1958年)一书中。70年代末开始修订重写,分为《汉语语音史》(1985年)、《汉语语法史》和《汉语词汇史》三书。他的《中国语言学史》(1981年)对中国2000年来的语文研究和语言学遗产做了比较全面的叙述和初步的总结。《清代古音学》一书则着重介绍、评论了自顾炎武以来清代的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广森、王念孙、朱骏声、江有诰和近代的章炳麟、黄侃等人在古音学上的成就。他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1962-1964年,共4册,1980年修订)体系新颖、内容丰富,在国内外都获得好评。

王力非常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他在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和推广普通话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和普及工作。早在30年代他就提倡文字改革,主张用罗马字拼音。1940年出版的专着《汉字改革》,分析了现行汉字的优缺点及改革的可能性,提出了改革方案。1949年后参加汉字简化、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推广普通话以及汉语规范化的研究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

王力同时又是诗律学家。他的《汉语诗律学》(1958年)对中国古代诗词的格律和语言特点作了精到的研究。1962年发表的《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和《略论语言形式美》两篇论文,则是他研究诗歌语言的另一重要成果,曾引起当时诗歌界的普遍重视。王力又是诗人,着有《龙虫并雕斋诗集》(1984年)。

王力在语言学方面的专着有40多种,论文近200篇,共约1000万余字,内容几乎涉及语言学各个领域,有许多且具有开创性。这些论着被汇编为《王力文集》,20卷,1985年已出版前3卷。王力捐献这部书的稿费,设立“北京大学王力语言学奖金”,自1986年开始评选、颁发。

李方桂

李方桂(1902-1987年),我国着名语言学家。原籍山西省晋阳县。1902年8月20日生于广州,1987年8月21日卒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1921年考入清华学堂医学预科。1924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密执安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读语言学,是中国在国外专修语言学的第一个人。1928年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48年当选为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在学习英、德、法等现代语言的基础上,李方桂从印欧语言学大师C.B.博克学习拉丁、希腊比较文法,古代波斯文、保加利亚文、立陶宛文、哥特文、冰岛文和挪威文。为了更好地深入理解印欧语言学,又从着名的梵文教授W.E.克拉尔克学习梵文,从L.布龙菲尔德学日耳曼语言的音韵、构词、语法和描写语言学理论。在人类语言学家E.萨丕尔的指导下,学习无文字语言的调查研究方法,实地调查了多种印第安语言。李方桂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印第安语言的研究。李方桂调查的印第安语言属于阿塔巴斯堪语族。1930年发表了《马朵尔——一种阿塔巴斯堪语》和《萨尔西语的动词词干研究》。此后又出版了关于印第安语的8种论着,其中有4种是调查研究赤坡岩语的成果。这些论着已经成为印第安语言研究的重要文献。

②侗台(壮侗)语族语言的研究。李方桂从1930-1942年亲自调查研究了中国境内的云南、广西、贵州属侗台语族的壮、布依、傣、侗、水、莫等约20种语言和方言,到泰国调查了泰语。他把台语分为北支、中支和西南支。有5本专着:《龙州土语》(1940年),《莫话记略》(1943年),《武鸣土语》(1956年),《水语研究》(1977年)。他还发表了理论性、拟测性和描写性的几十篇论文,如《原始台语中系列先喉塞辅音的拟测》(1943年)、《水语中声母和声调的分布》(1948年)、《台语的复辅音》(1954年)、《台语声母和声调的关系》(1962年)、《台与侗水语言》(1965年)。他的《台语比较手册》(1977年)构拟了原始台语的声调系统、辅音系统和元音系统,观点明确,例证丰富,说服力强。这是李方桂40多年来深入调查、参证对比、反复构思、形成理论的结晶。这部着作对侗台语族语言的历史比较工作和培养更好更多的侗台语言研究人才,起重大的推动作用。

③汉语和藏语的研究。李方桂在1929年回国后,开始研究汉语音韵学。1931年发表了《切韵a的来源》,提出高本汉所拟《切韵》的a是从上古音的和变来的。1932年又发表《中古东屋冬沃的上古音》,他认为中古的东、屋、冬、沃是从上古的uong、uonk、iuong、iuok变来的。1971年发表了《上古音研究》,这篇文章提出了新的上古音系统。

在藏语研究方面,李方桂在1933年发表《藏文的前缀音对词根声母的某些影响》,1955年发表了《唐蕃会盟碑的研究》,这篇文章复原了碑文残字,考证的问题有100多条与前人不同,在碑文的汉藏对音部分,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另一篇重要的论文是1963年发表的《敦煌汉藏词汇》,这是他对敦煌发现的一卷《藏汉词汇》的研究,并按照藏文字母的次序编出了索引。

李方桂在语言学上的贡献并不仅限于以上几个方面。他在1955年调查了台湾省高山族中的邵语,1956年出版了《邵语记略》(与陈奇禄、唐美君合着)。1937年他在英文《中国年鉴》发表的《语言和方言》一文提出了中国语言系属分类的意见,至今为中外大多数学者所接受。他的语言学着作精湛丰富。他还培养了大批人才。

商承祚

商承祚(1902-1991年),中国古文字学家。字锡永,号契斋、驽刚等,广东番禺人。1921年起,以罗振玉为师,研习甲骨文、金文,后一度入北京大学研究所为研究生。1925年,任东南大学讲师。1927年,任中山大学教授。30年代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及金陵大学任教。抗日战争爆发,随金陵大学南迁,后又在齐鲁大学、重庆大学、重庆女子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1948年返中山大学任教至今。

1923年,商承祚出版的《殷墟文字类编》,是最早的甲骨文字典之一。1933年出版《福氏所藏甲骨文字》和《殷契佚存》,均有考释,后者尤为丰富。在青铜器方面,1935年汇集于省吾、方焕经等藏器为《十二家吉金图录》;1936年将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发现器物27件辑印为《浑源彝器图》,均为学术界称道。1933年,在《金陵学报》3卷2期发表《古代彝器伪字研究》,多有创见。其他研究甲骨、金文的论作还有不少。抗战初,商承祚路经长沙,注意到当地盗掘发现的大量战国文物,进行调查,在成都着《长沙古物闻见记》一书,于1939年刊行;后来又在1955年出版《长沙出土楚漆器图录》,两书对楚文化研究起有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继续收集研究有关楚文化,特别是楚国文字的材料,陆续发表各种论着多篇。此外,专着还有《说文中之古文考》《石刻篆文编》等多种。

王静如

王静如(1903-1990年),笔名菲烈要。中国语言学家。1903年9月生于河北省深泽县。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1933-1936年在法国、英国、德国学习并研究语言学、中亚史语学、印欧语比较语言学以及汉学等。回国后任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中法大学教授。1949年以后,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等。在西夏语文的研究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1930年着《西夏文汉藏译音释略》一文,对西夏语语音系统和语音特点提出了新见解,受到学术界的注意。1932-1933年着《西夏研究》3辑,对西夏语文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对4部西夏文佛经逐字对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该着于1936年获法国院士会东方学“朱利安奖金”,他被推荐为法国巴黎语言学会会员。他在《西夏文木活字版佛经与铜碑》(1972年)和《新见西夏文石刻和敦煌安西洞窟夏汉文题记考释》(1984年)着作中,根据新发现的西夏文文物,对西夏语文的研究又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此外,对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如契丹文、女真文、回鹘文等也发表过不少论着,如《辽道宗及宣懿皇后契丹国字哀册初释》(1933年)、《契丹国字再释》(1935年)、《女真文晏台进士题名碑文初释》(1937年)、《突厥文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译释》(1938年)等。在汉语音韵研究方面,发表过《论开合口》《论古汉语之腭介音》(1948年)等论着。

吕叔湘

吕叔湘(1904-1998年),我国着名语言学家。1904年12月24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县。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曾在丹阳县立中学、苏州中学等校任教。1936-1937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和伦敦大学。1938年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大学、华西协和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1952年调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8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先后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1954年起兼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1980年起又兼任副主任;同年被选为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54-1964年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和第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64、1974、1978、1983年连续当选为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和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法制委员会委员。1982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吕叔湘长期以来一直从事汉语语法的研究。他在现代汉语方面的主要着作有《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着)《汉语语法分析问题》等。《中国文法要略》上卷出版于1942年,下卷出版于1944年,与王力的《中国现代语法》出版时间接近。这两部着作都力图摆脱印欧语语法的羁绊,探索汉语自身的语法规律,可以说反映了20世纪前半个世纪中国汉语语法研究所达到的水平。《中国文法要略》上卷“词句论”里讨论到句子和词组的转化,观察深入细致,是研究汉语句法变换关系的先驱。下卷“表达论”以语义为纲描写汉语句法,许多见解富有启发性。这部书是迄今为止对汉语句法全面进行语义分析的惟一着作。《语法修辞讲话》是普及性着作,1951年6月开始在《人民日报》连载,1952年出版单行本。这部书目的在于纠正当时社会上在使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混乱现象,由于内容切合实际,这部着作流传很广,影响比较大。《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出版于1979年。篇幅虽然不大,但把长期以来汉语语法研究中存在的种种疑难问题加以归纳、分析,对近年来的语法研究有一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