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吕叔湘发表了《从主语、宾语的分别谈国语句子的分析》,本书吸收了叶斯泊森《分析句法》的方法,对汉语的“主-动-宾”句式的各种变化作了比较全面而详尽的分析。1965年写的讨论方位词和形容词的文章根据大量语言事实进行细致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出吕叔湘治学朴实、严谨的精神。这些讨论现代汉语语法的单篇论文都收在《汉语语法论文集》(增订本,1984)里。
吕叔湘是近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奠基人。从1940年开始,他陆续发表了一系列论述近代汉语语法的论文。内容涉及指代词、语助词(在、着;底、地)、量词(个)以及某些句法问题。由于根据的语言资料丰富可靠,分析方法细致周密,所以创获很多。他的工作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论文收集在《汉语语法论文集》和《近代汉语指代词》(1984)两书里。
在语言文字的应用和语文知识的普及方面,吕叔湘也做了不少工作。这主要包括文字改革、汉语规范化、中小学语文教学、对外汉语教学、外语教学、文风问题等。关于这方面的论述有一部分收入《吕叔湘语文论集》(1983年)里。
吕叔湘还翻译了许多人类学着作和文学作品,他的译文以明白晓畅见称。吕叔湘一向关心中青年语文工作者的成长,1983年他捐献多年的积蓄,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金”。
丁声树
丁声树(1909-1989年),我国着名语言学家。号梧梓,1909年3月9日生于河南省邓县。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文学系,同年进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4-1948年赴美国考察。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会委员、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文》杂志主编等职。30-40年代,丁声树致力于古代汉语的研究,先后发表过《释否定词“弗”、“不”》《诗经“式”字说》《论诗经中“何”、“曷”、“胡”》等论文。丁声树曾参加湖北、湖南、云南、四川等省的方言调查,并参加撰写《湖北方言调查报告》(1948年),50年代与李荣一起领导方言调查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主持调查昌黎方言和编写《昌黎方言志》(1960年),并与他合编《汉语方言调查简表》(1956年)以及署名为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辑的《方言调查字表》(1955年)、《方言词汇调查手册》(1956年)。《古今字音对照手册》(1958年)和《汉语音韵讲义》(1984年)两书是丁声树对汉语音韵学的重要贡献。此外,他与吕叔湘、李荣等合着《现代汉语语法讲话》(1961年)。60年代以来,丁声树主编《现代汉语词典》(1973年)。
傅懋积
傅懋积(1911-1988年),我国语言学家。字兹嘉。1911年5月16日生于山东省聊城县。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华中大学、华西协和大学讲师、副教授、华中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1950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51年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民族语文》杂志主编、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顾问、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傅懋积主要从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着《维西麽些语研究》(1940年、1941年、1943年)、《丽江麽些象形文(古事记)研究》(1948年)和《纳西族图画文字(白蝙蝠取经记)研究》(1981年、1984年)对纳西族东巴文经书中的两部名着做了详细的译解,为纳西族语言、文化历史、民间文学以及一般文字发展史和古文字解读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他还就彝语、羌语、纳西语、傣语、维吾尔语和汉语的语音、语法、文字改革以及少数民族语文工作、社会语言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过研究,发表了一系列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傅懋积于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培养语言学人才和组织、领导中国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以及创制、改革民族文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我国语言学家、作家、文学翻译家。生于1911年8月6日。山东省清平县(现改归临清市)人。自幼就学于济南市,1930年毕业于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同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与德国交换的研究生,赴德国留学,在哥廷根大学从着名印度学家E.瓦尔特施密特研究古代印度语言。1941年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交通断绝,无法回国,即应聘在哥廷根大学任教,并从着名语言学家E.西克研究吐火罗语(或称焉耆-龟兹语)。1946年初夏返抵上海,应北京大学之聘为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系主任,至1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1984年。
1956年,季羡林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起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副会长,1979年起任中国南亚学会会长,1980年起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外国语言文学评议组负责人,第二届中国语言学会会长,1981年任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名誉会长,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1984年起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1985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季羡林精心研究中世印欧语言,有突出的成就。
①在印度中世语言(包括阿育王碑铭用语、巴利语、俗语和混合梵语)形态学方面,他全面而系统地总结了小乘佛教大众部说出世部律典《大事》偈颂所用混合梵语中动词的各种形态特征,着《(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1941年)一文;他发现并证明印度中世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是中世印度西北方言犍陀罗语的特点之一,着《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1944年)一文;他还发现并证明不定过去时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的语法特点之一,着《使用不定过去式作为确定佛典年代与来源的标准》(1949年)一文。
②在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方面,他论证了原始佛典的存在是无可置疑的,它所使用的语言是中世印度东部方言古代半摩揭陀语;他还阐明原始佛教采用放任的语言政策,考证了佛教混合梵语的历史起源和特点以及与语言问题相联系的印度佛教史上的其他问题。有关论文已编成《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1985年)一书。
③在吐火罗语的语义研究方面,他通过对《福力太子因缘经》吐火罗语本与其他语言的异本的比较,开创了一个成功的方法,写成《(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1943年)一文。
1980年以来,季羡林开始研究和译释新疆博物馆收藏的吐火罗语A《弥勒会见记剧本》残卷,已发表《吐火罗文A中的三十二相》等5篇论文,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季羡林的论着还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1982年)、《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1982年)、《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1981年)、《商人与佛教》(1985年)等。
季羡林又是勤奋的文学翻译家,他直接从梵文翻译了《沙恭达罗》(1952年)、《五卷书》(1959年)、《优哩婆湿》(1962年)、《罗摩衍那》(7卷,1980-1984年),还着有《罗摩衍那初探》(1979年)一书和《(罗摩衍那)在中国》(1986年)一文。他在梵文文学的介绍和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他还从巴利文、英文和德文翻译了一些文学作品,译本有《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季羡林还从事散文的创作,作品有《天竺心影》(1980年)、《朗润集》(1981年)、《季羡林散文集》(1987年)等。
邢公畹
邢公畹(1914-2004年),我国语言学家。原名邢庆兰。原籍江苏省高淳县,1914年10月生于安徽省安庆市。1937年毕业于安徽大学,随即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2年到南开大学边疆人文研究室工作,同时在西南联合大学执教。自1946年南开大学复校起,一直任该校中文系教授。1953-1956年赴苏联,任莫斯科大学教授。历任南开大学中文系主任、顾问、汉语侗台语研究室主任、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顾问、中国民族语言学会理事等职。邢公畹在汉藏系语言比较、语言理论、汉语语法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好评。他在《诗经“中”字倒置问题》(1947年)、《汉语“子”、“儿”和台语助词luk试释》(1948年)、《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1949年)、《汉语遇蟹止效流摄的一些字在侗台语里的对应》(1982年)、《说“鸟”字的前上古音》(1982年)以及《汉语和侗台语里的-m,-交替现象》(1986年)等论文中,从语法词序、语音对应等方面,特别是利用对应同源体系的研究方法,为论述汉语和侗台语的系属关系提出了丰富的论证。主要着作有他从1947-1982年的语言学论文选集《语言论集》(1983年)、《汉语方言调查常识》(1982年)、《远羊寨仲歌记音》(1942年)、《莲山摆彝语文初探》(1950年,与罗常培合着)、《三江侗语》(1985年)等;译着有巴思德涅耶娃的《论(红楼梦)》(1956年),N.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1979年,与庞秉钧、黄长着等合译)等。
周祖谟
周祖谟(1914-1995年),我国语言学家。字燕孙,北京人,祖籍浙江杭州。1932年入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1936年毕业后考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任语言组助理员。1938年起在辅仁大学国文系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即任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并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市秦文学会会长,中国音韵学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
周祖谟学识渊博,自青年时开始起就潜心研究中国语言文字之学。音韵、训诂是其学术成果最丰硕的领域,所着《问学集》,包括40余篇论文,集中了他关于古汉语声韵部类和《切韵》性质及其音系基础等方面的创见,并用现代语言学理论评述了中国古代众多语言学着作的是非得失,态度谨严,不为凿空无根之论。所着另一部论文集是《语言文史论集》,包括语言、文学、历史几方面论文50余篇,又《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第一分册与罗常培合着)论述了周秦至陈隋800年间韵部演变的过程,深受国内外语言学界的重视。1984年出版的《唐五代韵书集存》是总集唐五代韵书并考释其源流的一部大书,是作者30余年来搜集、整理、考订的总结性成果,是敦煌吐鲁番古籍整理工作中前所未有的专题着作,为研究汉语音韵、词汇、训诂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周祖谟长于古籍整理与校勘,着有《广韵校本》《方言校笺》《尔雅校笺》《释名校笺》《洛阳伽蓝记校释》等书。为普及语文知识,他还写了不少有关汉语规范化、普通话语音、辞典编纂等方面的文章。如《汉语词汇讲话》一书,很受读者欢迎。周祖谟长期在高等学校任教,为培养新一代语文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李荣
李荣(1920-2002年),我国语言学家。笔名董少文、李昌厚等。1920年2月4日生于浙江省温岭县。1943年西南联合大学中国文学系毕业。1946年昆明北京大学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语学部毕业,同年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研究助教。1948年任讲师。1949年任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1950年至今在中国科学院(1977年5月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1982年起任该所研究员兼所长,1985年9月起任研究员兼顾问。1979年创办《方言》季刊,一直担任主编。李荣的语言学着作有《切韵音系》(1952年)、《汉语方言调查手册》(1957年)、《音韵存稿》(1982年)、《语文论衡》(1986年)等。李荣研究汉语音韵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重视今音的研究,在掌握丰富的汉语方言资料的基础上,贯串古代文献,寻求语音构造、对应和演变的规律,故创见较多。50年代,李荣与丁声树一起先后主持方言调查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和汉语方言普查工作。1983年起,李荣与熊正辉一起主持编制汉语方言分区图集的工作。近年来的论文有《官话方言的分区》(1985年)和《汉字的演变与汉字的将来》(1986年)等。
清格尔泰
清格尔泰(1924-年),我国蒙古族语言学家。出生于1924年6月,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宁城县人。40年代初留学日本,回国后投身于蒙古语文的教学、研究和组织工作。曾任内蒙古自治区蒙文研究会副主任、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语文工作委员会代主任、内蒙古大学副校长兼蒙古语文研究所所长等职,是第四、第五、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3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国语言学会、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中国蒙古语文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研究会常务理事,内蒙古大学蒙古语文研究所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所着《蒙文文法》(1949年)是中国第一本用现代语言学方法系统介绍现代蒙古语的语法书,曾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50年代,参加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方言的调查研究,着《中国蒙古语族语言及其方言概述》,连载在1957-1958年的《蒙古历史语文》杂志上,受到国内外蒙古语言学界的重视。在1979年出版的《现代蒙语语法》中清格尔泰提出了一系列新见解。其他论着还有《蒙古语巴林土语的语音和词法》(1959年)、《论蒙古语动词》(1960年)、《关于蒙语规范化问题》(1962年)、《蒙古语语音系统》(1963年)、《蒙古语助动词》(1965年)、《中国蒙古语方言的划分》(1979年)、《蒙古尔语动词特点》(1981年)、《关于元音和谐律》(1981年)、《满语口语语音》(1982年)、《蒙古语塞音q、k的历史演变》(1985年)等。与其他学者合作研究契丹文字,也取得了很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