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绝对执行
33509000000029

第29章 有效的控制体系

要想确保目标达成、计划落实,就要控制,就要跟踪、考核。工作的执行如果不加以控制,很可能给企业的经营造成损失。很多事情就因为没有及时跟进和控制而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时机,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最终偏离了目标,计划无法执行。有控制,就有检查和考核。及时检查和合理考核会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的工作进展以及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或改进,保证执行不会偏离目标轨道,同时也激励了执行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因此,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检验是提高组织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本节要点

1.如何让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2.合理地设置控制过程

3.前馈控制

控制是为了确保企业的战略目标和为实现战略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根据事先确定的标准,对工作进行测评,并在出现偏差时及时纠正,防止再次出现偏差;或者,根据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在计划执行过程中重新对计划进行修订,甚至制定新计划并调整整个管理过程。

完善的控制体系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问题,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不进行适当的控制,组织的管理者将不能及时了解目标的执行情况,因而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将导致企业目标实现受到影响,甚至造成重大损失。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实现和提高组织执行力的重要保障。

6.1.1 如何让控制系统发挥作用

要使控制系统发挥作用,取得预期的效果,在设计时就必须保证控制系统是有效的。有效控制系统有十大特征。

虽然控制的基本过程和原理具有普遍意义,但实际的控制系统仍然需要特殊的设计和制定。如果要控制系统起作用,就必须具有针对性。

1.与战略相适应

控制是实施战略的工具之一。因此,在设计控制系统的过程中,首先要以战略的落实为出发点,使控制系统与战略相适应,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由于周围环境变换以及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控制系统必须要追随战略调整而变化,包括重新拟定目标、制定计划、改变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等。

2.与计划相适应

计划需要控制,控制是计划的有力保证,没有控制,计划就会落空。同样,计划为控制提供了标准,没有计划,控制就会盲目。一切控制,都要遵循计划的要求。没有计划,就无从控制。要以计划为基础设计控制系统,务必使一切工作都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不考虑计划而进行的控制是毫无意义的。而且,计划为衡量行动是否符合标准提供了依据,越详细的计划,越利于控制工作的进行。同时,控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本身也是有计划的,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环节和步骤,管理者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要求的控制系统。

3.与组织相适应

控制应该与组织结构的类型和状况相适应。组织结构是明确企业内部每个人应当担任什么职务的主要依据,也是划分执行职权和产生偏差后由谁来承担责任的依据。这就要求控制过程的设置要与组织职责的划分相匹配。所设计的控制过程越是能够反映各种活动在组织中的职权所在,就越有利于纠正计划工作的偏差,控制工作也越有效。

4.设计控制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1)根据实际情况和特点,严格按照有效控制系统的特性设计本企业的控制系统;

(2)建立企业控制的预警系统,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3)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收集、传递、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4)采取不同措施以提高控制系统的灵活性,使适应能力增强;

(5)加强对反控制行为的控制。

6.1.2 合理地设置控制过程

控制是一个根据标准纠正偏差的过程,如何开展这个过程,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合理地设置控制过程是建立有效的控制系统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确保战略、计划落到实处的有效手段。

6.1.3 前馈控制

提高执行力需要完善有效的控制系统。由于控制过程存在时间的滞后性,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必须采取一种面向未来的控制手段。前馈控制就是一种重要的控制系统,又称作预先控制或事前控制。它所采用的普遍方式,是利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进行认真、反复的预测,把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同预测相比较,尽可能地对工作中产生的偏差进行预测和评估,并采取防范措施或者修改计划,以便在实际偏差产生之前,就能用各种手段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纠正。

前馈控制系统有效运行有以下要求:

(1)对计划和控制系统作透彻仔细的分析,确定重要的输入变量;

(2)建立前馈控制系统模型;

(3)保持前馈控制系统模型的动态性;

(4)定期收集输入变量的数据资料,并输入系统;

(5)定期评估实际输入数据与计划之间的偏差,并评价对结果的影响;

(6)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企业管理的控制活动中,前馈控制系统的内容包括对人力资源、原材料、资金等的前馈控制。

比如,人力资源必须适应企业的任务要求,在人员数量和素质两方面,有能力完成指派的任务;避免部门人员人浮于事、做得少说得多的现象发生;利用统计抽样来控制原料质量,根据抽样是否合格来决定接受或是退货;根据库存理论控制库存储备量等。

工具 六西格玛设计

六西格玛设计是按照合理的流程,运用科学的方法理解并把握顾客真实的需求设计新产品、新流程,使新产品、新流程在低成本下实现六西格玛的高质量水平,并使产品、流程本身具有抗干扰的能力,即使是操作不当或使用环境恶劣,产品仍然能满足顾客的需求。

六西格玛设计抢先一步对流程本身进行计划或重新设计,从而把问题消灭在初始阶段,以便从体制上防止后面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因此,六西格玛设计是一种事前控制方式。

六西格玛设计的理念非常简单。它不是发现一个窟窿补一个窟窿,而是主动找出漏洞的起因和源头,并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用六西格玛设计提高前馈控制能力。

摩托罗拉是一个典型的通过六西格玛设计进行事前控制从而提高组织执行力的案例。它应用六西格玛来设计并生产自己最新的一款寻呼机,而且根据消费者反映,基本上杜绝了残次品。通用电气为六西格玛设计项目在内部招聘了2万名员工,以求完善从发动机叶片到客户接听电话的各个方面,它未来所有的新产品和新服务都是采用了六西格玛设计。事实证明,六西格玛设计十分奏效。

六西格玛设计常见的流程有:DMADV流程、DMEDI流程、IDDOV流程等。摩托罗拉公司采用的是IDDOV流程。IDDOV流程图如六西格玛设计是一个既前沿又比较复杂的问题,要想在企业里有效地使用并获得成功,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

案例讨论 麦当劳的控制系统

知名的快餐界巨人麦当劳,在世界各地的分店均由当地人经营管理。由于在快餐饮食业中维持饮食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其经营成功的重中之重,因此,麦当劳公司特别重视对各连锁店的管理控制。

麦当劳公司开辟连锁分店的主要方式是授予特许权。特许经营使麦当劳公司在独特的激励机制中形成了对其扩展和业务进行有力控制的局面。麦当劳公司在出售其特许经营权时慎之又慎,先要通过调查了解后挑选那些具有卓越经营管理才能的人作为店主,如果在该店主上任后,发现他能力不符合要求则立即撤回这一授权。

麦当劳公司还通过量化标准(详细的程序、规则和条例规定),使世界各地的所有麦当劳分店的经营者和员工们都遵循同一种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该公司在芝加哥开办了专门的培训中心——汉堡包大学,所有的特许经营者在开业之前都必须到此接受为期一个月的强化培训。回去之后,这些特许经营者必须对所有下属进行岗前培训,确保公司的规章条例得到准确的理解和贯彻执行。

麦当劳公司总部的管理人员的任务之一,就是每年都要走访、巡视世界各地的经营店,对其进行直接监督和控制。这样做当然是为了确保所有特许经营分店都能按统一的要求开展活动,此外,麦当劳公司还定期对各分店的经营业绩进行考评。为此,麦当劳的各分店要及时提供有关营业额和经营成本、利润等方面的信息,总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把握各分店经营的动态和出现的问题,以便商讨和采取改进的对策。

案例提示

麦当劳在全世界已经开设了3万多家餐厅,在采取特许连锁店经营这种战略开辟分店和实现地域扩张的同时,正是全面而周密的控制系统保障了它全球快餐经营大亨的地位。

讨论题目

1.该案例中麦当劳公司是如何实现对各连锁店的控制的?

2.麦当劳公司所设计的控制过程,涉及了哪些构成要素?

3.该案例中是否涉及了前馈控制?是如何实现的?

思考

1.某公司开会对目标计划作分析预测,一个部门主管坚持认为“计划工作是事前的,控制工作是事后的”,觉得开这种会完全是浪费时间。假如你是总经理,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你会如何与这位主管沟通?

2.有员工认为:“控制系统一旦制定就不得更改,如果控制系统改了,标准也就变了,还拿什么来控制?”你如何看待这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