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06

第6章 孩子老是做噩梦

教子小案例

12岁的盈盈是一个活泼可爱而又开朗乐观的女孩子。家人、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她。但是最近盈盈却总是无精打采,精神恍惚。妈妈很是担忧,于是就问她是不是有什么心事。盈盈说也不是什么心事,就是最近晚上睡觉总是不踏实,老做噩梦,而且一连好几天都梦到了很恐怖的事情。妈妈试图问盈盈到底是梦到怎样恐怖的场景,盈盈却不敢说也不想说。在妈妈的耐心开导下,盈盈终于说出了她的梦。

有一次是自己被怪物抓住了,不停地挣脱、逃跑、喊救命,可就是发不出声音。自己口中拼命地喊着妈妈,可是就是听不见自己的声音,然后怪物就掐住自己的脖子,想让她窒息,她很难受,然后就惊醒了。还有一次梦见了更可怕的事情,她支支吾吾地说,自己梦见爸爸被别人开枪打死了,她在一边无力地哭着哭着就醒了。还有一次梦见自己以很快的速度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开车,速度快得让她觉得有点昏昏欲睡,但是当她一睁眼,就看见前面是一片深渊,她刹不住车,就那样连车带人掉下去了,她也被吓醒了。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噩梦……听完,妈妈抱着盈盈,一个小孩怎么会一连几天做这样可怕的梦,莫非真的有什么不好的兆头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小孩,就连成人也常常会做噩梦。只是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往往会令他产生非常逼真的梦境,而孩子日渐发展的强烈情感也会增加梦境重点紧张程度。因为对孩子来说,真实和想象的界限仍然不太明确,所以这些梦境会显得格外真实。很多孩子晚上做噩梦,大多与白天精神过度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如孩子的不安全感、焦虑与压力或者是孩子在白天受打骂、惊吓,或在入睡前看了恐怖的电视、图书后,容易发生梦魇。

我们都知道,做梦是人睡眠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其实,每个人每天都会做梦,只不过由于大脑皮层的抑制或心理防御机制的作用,很多时候感觉不到。梦都是有根源的,根据心理大师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梦是经过加工对现实的反映。偶尔做噩梦是正常的,毕竟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有各种各样令我们不愉快的事情。

入睡后,如果常常做噩梦,就容易被惊醒。这样的睡眠必然导致次日头昏脑胀,将影响到工作和学习。而在案例中,像盈盈妈妈担心的噩梦会带来厄运,进而造成心理上的不必要的恐惧和不安,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梦境与凶吉祸福无关。做噩梦可能与很多因素有关:人的睡觉姿势不好,如趴着睡觉或手放在胸部压迫了心脏,容易做一些恐怖的噩梦;还有人在身体有病的时候,如头痛发烧、心脏不好造成大脑缺氧或供血不足也会做噩梦。

那么怎样才能减少孩子做噩梦的几率呢?一是减少不良刺激源:如很恐怖的故事,电视电影,图片等,这些刺激源往往是孩子噩梦的诱因。二是不要随意用“妈妈不喜欢你了”“爸爸不要你了”这种吓唬孩子的话,这些话很容易让孩子置身于一种丧失安全感的危险梦境。三是帮孩子纠正睡眠的姿势:睡姿尽量俯睡,手压在胸口睡,被子盖到鼻子等都会影响人的正常呼吸会使得心脏运作不当和脑部缺氧当身体处于不适的状态便会思维紧张造成你做噩梦的现象。建议仰睡,双手双脚自然垂直,枕头不要过高或是半侧着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