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07

第7章 隔代抚养孩子

在当今这个紧张而又有压力的社会,年轻的父母们忙于工作,无暇照顾自己的孩子,于是将孩子送到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处寄养。可是这样一种模式对孩子的成长是否有益?我们先看一个例子。

教子小案例

陈晖刚出生时,父亲是做销售的,整天在外面跑业务;母亲毕业不久,刚进入一家小型外企。陈晖的父母都选择了上大学时的这个城市工作,因为他们喜欢这个城市。而对于小陈晖的诞生,两人一致认为这个孩子出生的不是时候,因为他们的工作都刚起步,完全没有时间照顾孩子。而且由于工作的这个城市消费水平高,也没有钱买房子,只能租房子住。

于是陈晖父母就狠了狠心,孩子还没断奶就被送回老家,让爷爷奶奶先带着。陈晖妈妈想,孩子还小,还不需要什么教育,先让孩子在老家由爷爷奶奶带一段时间。就这样,小陈晖在爷爷家呆到5岁,期间只有过年父母回去陪陪孩子,平时就偶尔打打电话。身在异乡工作的陈晖妈妈虽然很不忍心,却也是无奈之举。记得小陈晖4岁生日时,爸爸妈妈很兴奋地给他买了一大堆礼物回去看他,小陈晖的一句话却让妈妈寒心至极“谢谢阿姨”。小陈晖的头脑里,只有爷爷奶奶,没有爸爸妈妈。妈妈很是尴尬,奶奶无奈地笑道,“这孩子真不懂事。这是妈妈,哪是阿姨。”小陈晖接着来了句“不是妈妈,别的小朋友的妈妈都会去幼儿园接送,我只有奶奶接送,我没有妈妈。”小陈晖的话让人苦笑不得。妈妈,是一个多么遥远的概念啊……

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婚、丧偶、再婚或夫妻两地分居;工作太忙、压力大,无暇照顾孩子;城市住房贵或经济紧张;出国工作或到外地工作;年轻父母无经验或希望保留二人世界;祖辈主动要求抚养孩子,为年轻父母分忧……因此隔代抚养似乎成了一些现代家庭抚养下一代的主要模式。这个抚养模式固然有其好处,比如可以减轻年轻夫妻的压力,有利于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工作事业上;而且祖辈具有抚养和教育孩子的实践经验,对孩子在不同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他们知道的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可以弥补年轻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经验不足,发挥祖辈的经验优势;再者,隔代抚养可以给老人带来天伦之乐,增加生活色彩,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并从孙辈们的成长中获得生命力,与孙辈玩耍的天伦之乐对老人保持健康的心态也大有裨益。但是对于孩子自身而言,隔代抚养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各种各样的问题,常见的如下:

第一,隔代抚养,爷爷奶奶的溺爱,最容易惯坏孩子。在爷爷奶奶心目中,孙子孙女个个是掌上明珠;老来孤独,孩子就是他们的开心果;与孙辈玩耍、享受天伦之乐,是多少老人的心愿,因此对于这个至宝,他们是倍加珍惜,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同时,由于面对的是第三代独生子女,老人心理上会有一些顾忌——若有差错,怕子女责怪。因此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孩子有了错误也不及时纠正,孩子不合理的愿望也常会无原则地得到满足。结果,该管的时候,管不起来;该严的时候,严不起来。当孩子将玩具铺了一地时,他们不会责怪,只会一遍又一遍地整理;当孩子蹒跚着上下楼时,他们担心孩子摔倒,就抱着孩子上下楼……如此种种的过分保护限制了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增强了孩子的依赖性,让孩子变得骄横、任性、自私、依赖。

第二,隔代抚养,容易疏离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小孩不懂事,只知道谁一直陪在他身边,谁就是疼他的人。所以,长时间地让祖辈带养孩子,一定程度上会使孩子与父母的感情受到影响,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而且老人往往比较疼孩子,相比之下,父母要严厉得多,这在孩子看来就容易形成“爷爷奶奶疼爱我,爸爸妈妈不疼”的感情错觉,从而影响亲子感情。请相信,父爱和母爱在孩子心目中所起的作用绝不是一般的。

第三,隔代抚养,不利于孩子的现代教育。俗话常说:“三岁看老”。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不重视教育问题。其实从小就要管好孩子,让孩子养成好习惯,并且不断地对孩子进行启蒙教育,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对于爷爷奶奶来说,实在是太难了。毕竟爷爷奶奶接受的教育太遥远了,而且爷爷奶奶没有足够的精力去教育孩子,能在生活上带好孩子就已经很不错了。

最后,隔代抚养对老年人的健康有不利影响。即使是精力旺盛的老人,由于年龄的渐长,有时也难免感到力不从心。因为抚养孩子要花费大量的心血和精力,“伺候”一个吃喝拉撒睡都需要人照顾的小孩,也不利于老人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