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56

第56章 孩子交往时的自卑心理

教子小案例

梅梅今年10岁了。在学校里,她总是几乎不和同学们说话,也不参加集体活动。可是老师要是提问她时,她总是红着脸站起来半晌也不吭声。班主任找过她谈话,可是好像也没谈出什么结果,一问她问题,她要不低着头要不摇摇头,就是不太说话。班主任觉得这个情况不是很好,就及时联系了她的父母,做了一次家访。让班主任很诧异的是,家里的梅梅和学校的梅梅简直就是判若两人。梅梅在家里看似很开心,和父母相处得很好,对老师的到来也挺热情的。妈妈把梅梅打发出去后,班主任开始把梅梅在学校的表现说了一下。父母听了,也很诧异。爸爸说:“这孩子在家里挺健谈的啊。”那这是怎么回事呢?梅梅回到家后,妈妈尝试着和梅梅沟通,问她在学校的情况。最后,梅梅突然抑制不住自己的眼泪,“哇”的一声就哭起来了。她跟妈妈说,自己长得不出众,而且还很胖,同学不会喜欢她的。而且自己的成绩也不算突出,尤其是体育课,她总是跑倒数第一个,她觉得老师也不喜欢她。总之,梅梅觉得在学校有一切的理由可以自卑。而只有在家里,梅梅才会觉得很开心。父母突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疏忽。

我们可以看出,在上述的例子中,梅梅在交往中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通常来说,自卑是人的一种心理缺陷,在各个年龄段都有可能产生。父母一定不能马虎,而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如果有要尽力帮其纠正与克服。一般来说,在交往中,自卑的孩子经常是不太爱说话,并且尽量避免与人接触,所以自卑的孩子往往爱窝在家里。再者,自卑的孩子通常十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来自于同学、老师的评价。只要别人对自己稍有消极评价,就会对此十分的敏感,并且常常把愤怒积压在胸中。自卑的孩子还常常怀疑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这时,做父母的,一定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孩子克服自卑情绪。父母要渐渐地向孩子灌输“我能行”的思想,增强孩子在交往时的信心。父母要有意识地鼓励孩子,为孩子加油打气。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但要教育孩子正视自身的缺点,更要鼓励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要善于扬长避短。告诉孩子要积极乐观开朗地接受身边的人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