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42

第42章 开导不爱说话的孩子

教子小案例

培培今年8周岁,上小学二年级,平时不太爱讲话,妈妈带他去公众场合时,别人问他什么都不答,好像就是不爱搭理人家。妈妈非常着急,弄得同事朋友都以为培培妈妈没有好好关心他,好好照顾他。其实妈妈是挺关心培培的,经常陪他学习,给他讲故事。可是孩子就是不爱说话,培培妈妈真不知道应该如何开导孩子,让孩子多说话。

一般来说,孩子不爱说话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种是智能发育迟缓。由于儿童的心理功能不足而影响了语言的发展。科学研究证实,智商愈低的儿童,说话的能力愈差,一些智商低于50的儿童甚至不能发展必要的说话技能,而轻度智能迟缓的儿童,说话能力有其他认识能力的缺陷,这在经过诊断性的智力测试后便能知分晓。对于这一类儿童,可根据智能迟缓的程度进行说话的干预,即使严重智能迟缓儿童,也要鼓励他们用姿势、手势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学会与他人作简单交流的技能。

第二种是发育性语言障碍。这在学龄前的儿童中较多见。国外的调查发现,在3岁儿童中,说话异常者占6%,男孩的发生率比女孩高出1倍。大致有三类异常情况。一类是表达性的说话异常,这些儿童能听懂别人说话的意思,但自己说不清其中的含义,或发音有问题,句子组织不规则,以致听者不解其意;另一类是既不懂别人的意思,又说不清自己的意思,开口说话的年龄较常人相差很多,一旦会说,也是发音不准、词汇贫乏、句子简单、错误百出,句子的组织犹如打电报似的;还有一类是说话的技能技巧有问题,乍一听,这类儿童发音良好,说话也流利,似乎还有一种“滔滔不绝”的现象,给人以“能说会道”的假象。这样的儿童往往不被认为说话有问题,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说话。他们常常缠住一个话题不放,无休止地说着,全然不理会周围人的反应和表情,没有与他人对答和会话的技巧。发育性语言障碍儿童的一大特点是在智力测试中,言语智商较低,而非口语性的认识能力正常,操作性智商明显高于言语智商,对这样的儿童需要专科的语言矫治,针对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别来治疗,疗效较显著。

第三种是孤独症。孤独症在男孩中的发生率高出女孩3倍。约有75%孤独症儿童同时又有智能迟缓。在说话异常方面,有25%的儿童由原来会说话倒退至不说话。这些儿童往往在语言的理解和表达两方面有缺陷,也就是说既不懂又不说。当人们与这样的孩子说话时,他的表现是听而不闻或不听不闻,没有表情,没有反应,很令大人失望。这是孤独症在说话异常上的一个明显特征。除此之外,另一个特征是严重的交流障碍,表现为对外界漠然处之,视而不见,显得十分孤独不合群,当别人与他交往时,非但不言不语,而且连基本的眼神交往都不存在,无视他人的存在。还有一个特征是兴趣奇怪,对一些根本不该发生兴趣的事或活动视为爱好,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重复同一种活动。有些孤独症儿童对某种技能特别擅长,尤其是听觉记忆方面的能力,往往给家长造成错觉,认为孩子的能力不差。这类儿童的治疗较棘手,需要长期的干预,包括特殊训练和行为矫正,其中一些儿童的说话功能仍旧很美,有的始终缄默不语。

孩子不爱讲话,家长其实没有必要着急,生活中有许多内向寡言的人仍不失为俊杰。家长可以观察一下孩子,当他与人交流时,即使讲话不多,但只要每一句话说得完整、连贯、主题明确就好,也许他还会说得机智幽默。有一些孩子会在某段时间内不爱讲话,他们会认为许多话是废话不需要说,他们不愿为应付而讲话。这样的孩子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有所改变。有些孩子因不愿公开自己的想法而讲话少,家长对这样的孩子要给予多一点的关注,家里的事情要请孩子一起参与商定,让孩子体验参与。还有一些孩子,因为总是被别人忽视、批评,他们的观点就不想再多说。针对这样的孩子,家长更要从自己做起,对孩子多一些尊重与理解,切忌用成人的思维和观点简单地衡量孩子。

家长平时应多创造孩子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是孩子间相互交流的纽带。在集体中,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并从同伴那里获得了安全感。同伴之间能彼此吐露心声,再沉默寡言的孩子也不会没话说。再次,家长不要强迫孩子说话,要通过陪孩子游戏、旅游、阅读、欣赏音乐等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调节紧张情绪,使孩子得到放松,从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逐渐改变孩子沉默的性格。

青春期的孩子有可能从处处顺从父母的乖孩子,变成一个自我独立、有个性的人。他们往往需要经历逆反与服从、“真能”与逞能、自卑与自信、孤独与依赖等内心矛盾的煎熬,最后才能在调整中找到平衡。正如我的朋友的孩子有天跟我聊天时说:她自己心里很矛盾,既想让大家满意,又想有点与众不同的个性,由于不知道如何把这些想法说出来,她干脆选择沉默。

孩子自我封闭,其实是对自己内心的保护行为,也是一种反击他人干涉的行为,似乎在告诉别人“我不需要你们”。孩子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是因为大人总想管住他们,连他们心里的细微动向都不放过。这不免让开始独立思考的孩子感到反感。但是,他们没有能力真正独立,只好选择不理睬他人的方式表示反抗。

另外,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个有利于语言发展的环境,让孩子多说话。家长要做的就是多与他进行语言上的沟通,方式多以启发性地提问为主,让孩子感到有话可说。不要一进家门就一头钻进厨房或书房,自己做自己的,孩子玩孩子的。另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让孩子大胆地说话。当孩子在说错话或做错事之后,家长不应该只是一个劲地加以指责,特别是不要说“连个女生都不如”、“哑巴”之类的话来伤害他的自尊,这样只会让不爱说话的孩子变得更加退缩,就连爱说话的孩子也会从此变得更加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