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小案例
英国有一名叫约翰·詹姆士·迈克劳德的小学生,学了生物以后,非常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于是,就偷偷地杀了一只狗。谁知这只狗恰好是校长的宠物,校长决定给迈克劳德以处罚。而这位校长是一位高明的校长,他的惩罚是让迈克劳德画出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结构图。正是这个包含理解、宽容和善待情怀的“惩罚”,使小麦克劳德爱上了生物学,成了一位有名的解剖学家,并最终因发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作用而获得1923年诺贝尔生理奖。而这两张图,也被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
这位校长的高明之处,就在于“知其心,救其失”,把握了犯错误的学生的心态,然后采取了非常适当的措施让学生弥补过失。这一惩罚,不仅摈弃了个人恩怨——被杀的狗是校长的宠物,更难能可贵是,他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上,以画图为惩罚。据说,当迈克劳德努力完成了两幅草图交给校长时,非但没有受到责难,反而受到了校长的指点,这才有了迈克劳德以后的成就。与其说这是一种惩罚,毋宁说是对孩子自尊的一种呵护,同时是一种引导与鞭策。
孩子自尊心的发展与师长的教育培养和生活的环境密切相关。孩子的自尊心是心灵的保护层,一旦受到伤害,犹如树苗的表皮被剥去一样,树苗最后可能因此而枯萎。现实生活中对孩子自尊的伤害最多的是来自家长和老师。虽说同龄孩子之间也可能因为某些事情伤害到自尊,然而这种伤害是一种宽容的问题,只要告诉孩子大度,并在必要的时候保护孩子,孩子的自尊就能得到保护。然而,来自师长的无意的伤害,却会对孩子产生很复杂的影响。
这里,特别提一提父母常说的会伤害孩子自尊的10句话:
1.为什么你不能像谁、谁、谁那样呢?
2.难道你倒小了不成?你已经是7岁的孩子了!
3.你非得总是像一个邋遢鬼吗?
4.你是个多么不可爱的孩子!
5.你怎么这么笨呀!
6.有时,我真希望没有这些孩子。
7.你让我一个人呆会儿好不好?
8.闭上你的嘴!
9.做这件事,否则的话……
10.如果你不立即跟我过来,那就随你一个人去了。
这些话中,有的表现出对孩子的失望,有的是表现出对孩子不重视以及有的表现出对孩子的过高期望。这些话,说者可能无心,但听的孩子却容易因此而低落,久而久之影响到孩子个性的成长。
为人父母者都希望孩子在未来能够获得成功。为此,就应该停止这些伤害孩子自尊的做法,同时要积极培养孩子的自尊感。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自尊自信的父母才能培养出自尊自信的孩子。
其次,多用鼓励,让孩子经常感受到自己成功的喜悦,可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孩子失败时,倘若父母求全责备,求好心切,过多地指责,孩子的自尊感在父母长期的责难声中将会逐渐消退,以至荡然无存。
第三,公平、公正地爱每一个孩子。
第四,不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一些孩子缺乏某一方面的潜能,如果父母硬要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做,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孩子的自尊心因此会受到伤害。
第五,放手让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实践,允许孩子有广泛的探索自由,使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提高自信心和自尊感。
第六,积极聆听孩子的意见,使孩子能获得人格尊严和自我价值的满足,从而增进自尊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