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11

第11章 对孩子说“不”

一方面,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如同“众星拱月”一般。父母的纵容和溺爱往往造成了孩子的任性和以自我为中心。宠爱、娇惯孩子不是我们提倡的教育孩子方式。另一方面,对孩子过于强硬也不能达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具体说来,把握不好对孩子说“不”的方式与技巧,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叛逆心理。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场面: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孩子吵着要买街上的糖葫芦,没有耐心的父母一般都会二话不说拉着孩子走,并威胁道“再吵就打屁股”;在人来人往的大商场里,孩子是不买到玩具绝不甘心,赖在玩具柜台前哭闹,而父母顿觉孩子的行为让自己颜面无存,不免心烦意乱地“赏”孩子一记巴掌;宾客满堂的时候,孩子却倒地撒泼,一屋子人尴尬之余,父母把孩子拖进了小房间,关起了“禁闭”……

有专家提出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采用不同的拒绝招式。对于0~2岁的孩子语言功能还不完善,不会理解父母的那些大道理。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应采取的拒绝方式是直截了当的体验式,如直接对孩子说“不可以”或是对他摇头。而2~4岁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第一个“反抗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样听话,经常和大人“闹独立”,父母要采用适当方式加以引导,尽量避免采用强硬的处理手段。“冷处理”是对付这阶段孩子不错的办法。当孩子大吵大闹的时候,你可以不去理睬他,等事后双方都冷静下来了,再同他讲道理。4~6岁的孩子在心理特征上处于一个过渡期,正从“自我中心”发展到认识周围的环境事物。同时,孩子在语言上的智能也有了相当的提高。父母这时就可以采取“讲道理”的方式来同孩子沟通了,来帮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同时,孩子有不同的性格脾气,爸爸妈妈也可以针对自己孩子独特的气质,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拒绝方式。对不同气质的孩子用不同的技巧说“不”。

1.对过于兴奋、听不进劝的孩子,可以把孩子带到另一个场所,让他脱离使他兴奋的环境,两眼冷静地看着他,强制他休息片刻。

2.对于好奇心强的孩子,要转移其注意力。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从他坚持的事情上转移到其它新奇、有趣的地方。这样,孩子很快会忘记刚才的要求和不愉快。

3.针对好胜心强的孩子,采用激将法。充分利用孩子的好胜心理,让拒绝变成鼓励。如:孩子不愿打针,父母可以说:“奥特曼连怪兽都不怕,一定也不怕打针。小明呢?”

父母对孩子的拒绝一定要前后一致。一方面,当父母中一方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时,另一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反驳,否则容易养成孩子在父母双方之间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另一方面,不能因为今天心情好,便纵容孩子一些;明天心情不好,便对孩子严格一些。这样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安全感。拒绝不是因为金钱缺乏、心情不好而采取的行动,它是一个让孩子对周围环境、对行为规则进行认识的教育机会。

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树立行为规则,一开始需要父母和外界的不断点拨、刺激,向孩子讲明拒绝的理由。家长对孩子说“不”之后,要耐心向孩子解释拒绝的理由,让孩子明白道理。时间长了,在父母的拒绝过程中,孩子便能学会自我控制,提升内省智能,从被动接受外界的教育内化为自律、自觉地自我克制。如:父母一开始便明确规定孩子睡觉前不能吃糖,并一直贯彻执行,孩子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