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33442500000004

第4章 上海基础教育及教育信息化发展(1)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镇,上海基础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处于领先地位,并开始与国际教育接轨。

基础教育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动员一切力量保障基础教育的优先发展。一是切实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十一五”期间将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十一五”末期专门颁布《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举措。二是财政资金切实优先保障基础教育投入。2010年基础教育总支出为283.29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68.17%;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生均总支出分别为13995元、16018元、20956元、25426元,均比2005年翻了将近一番。三是切实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基础教育需要。“十一五”期间,伴随城市布局调整和人口分布结构变化,上海在郊区投资13亿元,建设完成639个基础教育基建项目。

目前,上海基础教育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构建新型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健康成长需要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此,在继续做好资源保障的同时,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

第一,在教育价值观上,突破对功利价值的过度追求,更加关注教育对“人”本身的价值,要思考基础教育奠什么基的问题。东方传统文化对教育功利价值的过度追求,社会对升学率的过度关注,给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摒弃传统文化的不合理成分,给中小学校松绑,让中小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存在与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重视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强调学生体质和心理的健康,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第二,在教育质量观上,突破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的单一质量追求,更加关注以人的全面而多样发展为特征的全面质量。如果继续过度地看重知识量和考分,上海基础教育将走入死胡同。面对知识经济、全球化社会和信息社会的挑战,我们必须更加关注学生的责任感和幸福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习兴趣和合理负担等,让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共存”。

第三,在教育管理方式上,突破以行政手段为主推动教育发展的方式,更加注重专业化的引领。内涵发展阶段,以“面上见长”的行政手段开始显出不适应的地方,要求我们洞察中观和微观层面的需要,做到见微知著,治理教育的手段越来越强调体制机制的创新、培养方式的变革、多样化的项目引领、对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需要和问题的关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境界的提升。

第四,在培养模式上,突破高度统一的标准化培养模式,更加注重需求导向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高度统一的标准化的培养模式,在教育普及程度不高、教育资源不足的发展阶段非常有用,能够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迅速提供大批合格的劳动者。随着产业的转型、人们对教育需求的变化,统一的培养模式无法继续满足要求。今后的基础教育,在关注学生基本素养获得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研究,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推进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转变。

第五,在教师专业成长上,不再一味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更加注重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在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指导下,学生培养模式的特点是教师讲授、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记忆与训练。这使得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路和重点也围绕学科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展开,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教书匠”的说法。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的师德、业务水平以及对现代教育的理解,能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上海基础教育发展的目标

基础教育的发展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健康快乐成长。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关注全体,关注每个孩子;二是关注质量,关注教育能按照儿童成长规律,使孩子实现符合科学教育质量观要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成长);三是关注过程,让每个孩子在健康快乐的过程中成长,关注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关注教育的整体育人和孩子们的快乐与兴趣,要求学校研究学生,推进课程教学适合学生,满足不同孩子的不同需求,追求学校的特色和内涵发展。这也是“十二五”期间本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需要构建新型的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健康成长需要的现代化的基础教育。这主要分为五个方面:一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完善基本均等的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二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局面;三是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形成上海基础教育人才高地;四是推进教育管理方式转变,形成兼具高行政效能和强专业引领力的教育行政干部队伍,形成学校与家庭、社区互动合作机制;五是推进改革创新,形成一些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鲜活经验。通过“十二五”期间的努力,增强上海基础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保持上海基础教育领先全国的水平。

上海的基础教育评价体系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从2003年起,上海就率先参加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开展的“学业质量监测”,不仅帮助教育行政部门科学真实地了解课改实施后的教学成效,而且通过数据的分析改进政策与教学。之后,在五年合作的基础上,2011年10月,上海市教委与中心深度合作研制地方版“绿色评价”体系,这在该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巡视员朱慕菊看来,是部市合作的重要成果,也是一次很有价值的先行探索。它是直接指向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有利于发挥科学的教育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同时也有利于引导区县、学校开展全面质量观指导下的教学与评价,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就绿色指标体系的价值和意义,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指出以下三点:一是有利于政府从宏观层面把握教育质量的真实状况;二是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三是有利于构建教育内部“标准——教学——评价”的循环系统。这样的体系不仅针对时弊,为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课业负担提供科学依据,而且将为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区域教育的专业领导提供参考和支撑。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今年召开的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发展的评价。必须重新审视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有所取舍,有所更新,更加科学地理解和追求教育质量。”构建科学合理的上海市基础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是上海教育落实《纲要》的需要,是贯彻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教育转型的需要,是当前上海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推进内涵发展的需要。

构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

上海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已逐步过渡到教育内涵的深化和质量的提高上,其中教育质量评价是一个关键环节,对教育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教育质量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从2003年参加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与指导系统”项目开始,连续五次参加学业测试,积累了开展大样本学业测试的经验,初步建立了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的数据库。2009年,上海参加了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筹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PISA),同时,市教委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研究上海市基础教育质量标准和监测工具,具体实施相关监测和评价项目。2010年,上海申报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加快了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的合作研究,在吸收多方面成果的基础上,提炼出一系列影响学生学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了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核心价值追求的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经上海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今年全市以绿色指标为依据,首次进行全面质量测评,覆盖所有区县和各类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校。这一系列推进工程,体现了上海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轨迹;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的构建,也成为上海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构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是回应社会变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实需要。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上海的质量评价绝不能只看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而是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业负担、师生关系、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和思想品德;必须既关注学生的学业,又关注学生为之付出的代价;既衡量学生一般认知能力水平,又衡量学生体质、品德、创新等多方面的能力水平;既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又兼顾教师、校长、学校乃至家庭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只有这样的质量评价,才能真正给孩子松绑,给素质教育加力,也才能真正让社会满意。上海构建的这套绿色指标就是以此为现实依据,把学生的责任感、幸福感、身心健康、学习负担、学习实践经历、学习兴趣、学业水平等作为考察区县和学校育人质量的基本方面,以扎实有效的评价,实实在在地回应社会和引导教育变革。上海只要坚持从学生发展实际、从现有的教育质量水平出发,在达到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多样性,提供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教育,就是在维护教育公平,而且是更高层次上的教育公平。

为了全面体现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的统一,上海构建的这套绿色指标,既评价学生学业水平、学习动力、品德行为、身心健康等结果性指标,为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提供适当的依据,又衡量各项指标在区县间、学校间的均衡度和年度的进步指数,以发现区县、学校间的差距,寻找形成差距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政策与教学建议,促进所有学校的均衡发展。

这些多元化、综合化的教育实践,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继续深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力、智力支撑,同时也对基础教育新方法的探索、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海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十一五”期间,上海教育信息化工作围绕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建设目标,初步建立了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要求、高效便捷、服务于教育的信息化体系。

一、学校信息化环境不断优化

经过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本市教育信息化全面发展,在上海教科网和“校校通”网络的基础上基本构建完成上海教育城域网。上海教科网成为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以万兆双环为主干的IPv4/IPv6双栈城域网,接入全市高校、部分区县和其他教育单位共70余家;建成百兆互联的“校校通”主干网,下连各区县级“校校通”网络,覆盖本市全部中小学、幼儿园,其中部分区县级“校校通”实现光纤高速互联。

数字校园日益普及,学校信息化环境不断优化。高校校园网络主干带宽普遍升级到千兆甚至万兆,无线覆盖范围逐年扩大,上海教科网出口流量逐年增长,2006年最大出流量为3760Mbps,2010年增长到14360Mbps;全市90%以上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实现宽带接入,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不断规范;通过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农村学校普遍拥有计算机专用教室,教学场所普遍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上海教育资源库不断丰富

经过各级各类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初步形成上海市现代化教育资源体系。所有区县都建立教育资源中心,60%以上的中小学拥有自建的数字教学资源。

上海教育资源库建设覆盖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数字化学习资源,总容量超过12TB,通过互联网、卫星、IPTV/数字电视等通道为本市、长三角及四川、云南、新疆等中西部地区提供服务,注册学习人数近200万,访问量达2.4亿次,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教育资源库。

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上海市注重整体推进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等领域的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中小学教育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重点,形成一批在实际教学中广泛应用的电子白板和虚拟实验室。

四、信息化管理不断规范

各区县制订了学生、教师和干部的信息素养培养测评方案,积极开展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并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教育科研协作平台,提升师生创新能力。全市80%的教师完成教育部教育信息技术能力中级培训,近30%的学校通过区县级教育科研协作平台开展网络教研等活动,中小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式学习。

开展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支撑信息化管理工作。基本完成“全国教育电子文件和信息交换系统”(即Edoasoft系统)建设,基本实现上海市教委与区县教育局、高校及直属单位的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基本完成“全国中小学校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初步建立起覆盖全市中小学校的基于单体建筑物的校舍信息电子档案数据库。

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受教育者对多元化、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加,上海教育信息化既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存在着新的机遇。

一、教育公平对教育信息化提出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