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互联课堂引领教学革命基于上海市嘉定区实验小学的研究
33442500000017

第17章 构建独具特色的“互联课堂”(12)

在学习二年级下学期《我的房间》一课时,不少同学都介绍了自己的小房间,它们有的色彩鲜艳,有的朴实宁静,有的放满玩具……大家正聊得兴奋,这时我校教师也故作神秘地说:“我家儿子的小房间就是我的创意,你们想知道吗?”孩子们睁大了双眼猛点头。“想知道可以,今天回家我会发布在微博上,你们去看。但你们也得把你房间的特色和大家一起分享!”孩子们欣然接受任务,似乎已经等不及回家再写了呢!晚上,我校教师和学生在网上互看微博,仿佛不曾离开课堂,仍在一起交流学习。课堂无限延伸,学习无限延伸,相信在“互联课堂”的丰富、快乐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定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总之,“互联课堂”传递给我们另一种教育模式,它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在微笑里学会知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转变教师角色,实现课堂转型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教育发生着重大的变革,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正面临着一场静悄悄的革命。“灌输式教学”的时代终结了,取而代之的是更为有效的“对话式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引领课堂转型的教师,如何使得“灌输中心”的课堂教学真正转型为“对话中心”的教学?如何通过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新课程改革向每一个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我校教师觉得,实现“互联课堂”环境下的教学转型,必须赋予“教师”这一角色新的内涵。

一、教师是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学习情景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有效的教学活动,必然有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学习情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他们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在大力推进现代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今天,教师更要善于运用现代技术的优势来创设适合的学习情景,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生动活泼的美景,给学生以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激起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兴奋点”,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

例如学习《林海》一课。课文描写的是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这对于从未见过、去过那里的孩子来说,很难想象并理解文章所描述的情景,显然文本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教师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多场景多角度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和作者一同到“大兴安岭”,欣赏美丽的风光。随着画面的出现,音乐的响起,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信息技术的使用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崭新的语文教学广阔时空,完全把学生带到了那美丽的地方,激起他们强烈的探知欲,充分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体验情感。

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利用技术平台,促进互动交流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丰富的教与学的资源环境,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平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数字化平台促进师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实现学生思维的创新。

《神秘的恐龙》是一篇科学知识小品文,该文以科学家们关于“灭绝”的说法为线索,介绍了恐龙灭绝的几种原因。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播放一段恐龙录像,让学生的思维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两亿年前的恐龙世界。接着提问:你能猜测恐龙灭绝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有什么假设?然后根据学生的猜想和假设把学生分成几组,让各组先在网络上查找资料,寻找证据,然后以辩论会的形式进行辩论。为了降低学生上网查询的难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效率,教师课前设计了一个专题栏目,把网上有关恐龙的资料集中到这个专题网页中,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充分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养成敏锐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追求证据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主动探究,化解教学难点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

如《称象》一文中,曹冲“以船代秤、以石代象”的称象办法充分体现了他的聪明智慧。可是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称象办法?他是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的?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点,单凭教师对文字的解释很难突破。唯有通过信息技术,将学生带入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化抽象为具体,才能起到突破教学重点和化解教学难点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技术充分展示曹冲称象的过程,利用画面演示、动静结合,无需任何解释,学生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深入讨论,完全能明白其中的道理: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他们从内心产生出对曹冲的敬佩之情。现代技术的巧妙运用,将学生引向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前台,使教学内容由难而易。

四、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选取有利信息,丰富教学内容

当今时代,知识激增,信息爆炸,要获取丰富的知识,就必须拥有丰富的信息。而运用信息技术,则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认识世界。此时,教师必须做好信息海洋中的导航者,从中选取有利信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1.提供背景资料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是,由于受时空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种时候,适时地使用背景资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领悟文本的精髓所在。

《半截蜡烛》一文,记叙的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妇女伯诺德夫人家围绕着藏情报的“半截蜡烛”发生的一个斗智斗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故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如今的学生来说非常陌生,上课伊始,教师从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入手,播放有关内容片断,让学生了解当时有无数的人们英勇机智地与德国纳粹做不懈的斗争,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品质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扩大阅读容量

阅读量太少,是小学生阅读能力低下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所学课文有相通之处”这样的原则,大量引进课外读物。这样既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以运用学习迁移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使用现代技术辅助教学则给大量引进课外读物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学完第四册课文《寓言两则》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言的特点,教师运用技术适度拓展,出示寓言如《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让学生读一读寓言故事,并说一说寓意,在实践中提高阅读水平。

3.促进读写结合

从“读”学“写”,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写作因素,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创设写作情景,提供写作材料,促进读写结合。《黄山奇石》中有这么一段:黄山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字的石头,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呢!“黄山奇石”的样子是这篇课文的想象点,也是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材料。教师可以运用技术展示各种黄山奇石,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让学生来当一回小作家。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有学生这样说道:在一座高高的山上,有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它蹲在地上,抬着头,全神贯注地望着天上的月亮,好像在说:“要是我能到天上看看嫦娥姐姐和玉兔妹妹,那该多好啊!”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天狗望月”。以上练笔,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把他们带入写作境地,通过写一写黄山奇石的样子,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这样的训练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真可谓一举两得。

总之,通过教师的角色转变,在课堂上,让学生成为亮丽的风景线,让教师成为坚实的背景,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型,构建有效的课堂。

电子书包的发展、优势及前景分析

让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画面:学生每天不用再背着沉重的书包,做着各种各样的笔头作业。教师的办公桌上也没有成堆的作业本。他们拥有的仅仅是一台小小的电脑——这就是电子书包。电子书包是一款致力于提高中国教育信息化、提高家庭和学校配合效率的产品,将主要针对小学教育。除了传统家校通包含的家校沟通功能,电子书包还提供更加丰富的教育信息化功能,如数字化教育资源、学生成长史等,这让它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和生活的信息助手,成为一个真正的“数字化书包”。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电子书包在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一些尝试与实验。例如马来西亚教育部在学校推动“ebook试验计划”,新加坡部分学校的学生用电子书包上网和收发电子邮件。

在我国,北京市积极推进“绿色电子书包”计划,台北市政府也开展了“高互动学习计划”。英特尔、联想、戴尔等IT公司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子书包使用的实践和探索,如英特尔公司开展的“1对1”学习项目,戴尔公司的“互联创造未来”项目等,都取得了一些应用经验。

电子书包在上海市经过了虹口区的小规模试点之后,同样得到了闵行区闵行中学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欢迎。金山区、嘉定区的部分学校也正有意推行这项技术。在申城,越来越多的学子可以体验电子书包所带来的全新的学习生活。

二、电子书包的优势

1.便于携带,绿色环保

电子书包之所以有发展的空间,它所具备的优点一定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当然是它的便于携带。学生使用电子书包后,不用再背着沉重的书包进出学校,而是只需带好一台电脑就可以。书本不需要印刷,对于纸张的需求也就大大降低,从而有效减少树木的砍伐,对于环境保护起着很大的作用。

2.教学形式多样化

电子书包的诞生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传统的教学形式就是教师在课前备好课,利用PPT等多媒体软件制作课件,加入适当的音乐、视频、图片素材。课中利用这些素材丰富学生的感官,并且加入儿歌游戏等环节,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虽比以前的“填鸭式”教学生动,却无法做到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各种环节中来。教师也不可能顾及观察每一个学生的上课状态,一些羞于开口的学生很有可能会被忽略,长此以往他们容易与其他学生拉开差距,而对于开口说英语这件事情会显得越来越困难。不过电子书包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能够与每一位学生进行互动,通过电脑的记录与分析统计,可以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而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同样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在私下与其进行沟通并为之辅导,真正做到随时关注每一位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事半功倍。

3.学习素材多样化

学生也是电子书包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电子书包所包含的信息量与知识量远远超过一个课件所拥有的。它是一个资源库,课前与课后,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预习与复习各种知识。它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反馈,生成海量练习题,并进行错题收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习惯。而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获得更加生动活泼的画面与情境。例如在英语课堂中,他们能够更方便地将语言融入生活环境中去,自然而然学会该种情境下所应表达的语言,而非传统的枯燥朗读与脱离情境的对话。

三、电子书包所面临的问题

1.存在千年的传统阅读习惯问题

电子书包最大的特征就是将原本纸质的书本变成电子形式,这对于很多人的阅读习惯是一个挑战。毕竟纸质书具有真实感,许多人习惯拿起笔做一些批注与笔记。而阅读电子书则缺乏必要的书写练习,这对于低年级学生刚开始的写字练习而言是一种不利因素。

2.电子屏幕对于孩子视力、身体发展的影响

众所周知,长期盯着电脑屏幕看对双眼视力一定会有影响,尤其是对于身体发育尚未健全的小学生。而且,一成不变的坐姿也会对颈椎造成影响。

3.网络对孩子的巨大吸引力

如何监控孩子的上网行为,使其既能学到全面的知识但又不过分沉迷于网络,这也成为了影响电子书包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过早让孩子接触网络容易使孩子对其产生依赖性,从而影响其他兴趣的发展,或是会使孩子缺乏足够的户外锻炼。网络上的信息并没有进行全部筛选,对于缺乏足够判断力的小学生来说,如何确保他们所接受的信息都是正面的,这是家长颇为操心的问题,也是电子书包研发者、管理者以及使用者所必须考虑的方面。

可以说,电子书包产生这十多年来,质疑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四、电子书包的发展前景

电子书包发展十年,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进行试点,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看到了未来的教育发展中电子书包的作用。忧的是这种速度还是太慢,可能还是有许多人并不知道电子书包这个名词,电子书包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然而,相信这种探索是不会停止的。如果一个行业停滞不前,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需求与发展,那它迟早会被时代所遗弃。而电子书包的开发正是为了将教育与当今发达的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子书包必然会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教与学的革命正在悄悄到来。

富有生命力的“微”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