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写话”是低段写话的一个基本训练内容,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的写话教学提出的目标有: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在低年级写过一件事,四五年级还是这件事,甚至到了初中也还是这件事,这儿时的一件事,能让他“获益”好多年。可见写作指导年段特征模糊、知识断链等问题会致使孩子逐渐丧失写作兴趣,逐渐转为机械性、功利性写作。不同的年段对于作文的要求要有梯度。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写作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表现的手法应有年段特点。有“一个人的媒体”之称的“微博”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互联平台,孩子的创作才能在140字里头自由发挥,虽然简短却正符合低段孩子的年龄特征。让我们为孩子营造一方自我意义、自我创造、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张开创作的翅膀自由自在地飞翔。
一、引入微博,让低段写话活起来
孩子的习作需要快乐做伴,微博平台使我们转变思维,面向学生,善待童年,有效拓宽了孩子的习作之路。微博平台所努力营造的自由平等、和谐开放的学习氛围,使孩子在课堂外充溢着写话的激情,涌动着思维的火花,激励孩子们大胆地交换“经验”,真正做到“乐学悦纳”。在微博上展开“以学生生活为本源”的各种形式的评价,努力通过评价让学生的成长获得巨大的动力,促进学生的生命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1.个性化学习不再纸上谈兵
郭沫若曾说:“标点符号一定要恰当。标点符号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标点符号错了,意义也错了。”但我校教师在批阅学生的写话作业时,发现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上,很多学生都存在随意性和简单化的趋向。有的学生在文章中滥用逗号,往往一逗到底,最后以一个句号作结;有的干脆通篇以句号代替一切标点符号;有的甚至写上一大段话后才随意点上一个句号,弄得语意似断非断,语句似通非通。所以,我校教师便寻找适当的时机,运用一些句读实例和趣闻,从旁点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学生发表“微博”时,更是进行个别化指导的契机,常常立竿见影。
生(希希的触角):今天下午,我和姜欣予、吴嘉骏,在他们小区里的小池塘边玩儿,在那里看到了很多可怕的癞蛤蟆,我们玩了甩炮,可有趣了,还看见了两个非常逗人喜爱的双胞胎小弟弟,这个下午我们玩得可开心了。
师(小灰灰的触角):哇,希希能自己写那么多话啦,真厉害!不过,不要忘记标点符号也能表情达意,帮小作者理清思路。这段话如果在意思说完后用句号、并列的事件间用分号、情感的高潮处用感叹号,会表达得更好哦!自己动手试试吧!
生(希希的触角):今天下午,我和姜欣予、吴嘉骏,在他们小区里的池塘边玩儿。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可怕的癞蛤蟆;玩了甩炮,可有趣了;还看见了两个非常逗人喜爱的双胞胎小弟弟……这个下午我们玩得可开心了!
2.学法指导也能步步为营
任何事都不是一挥而就的,学生掌握写话的方法,也是如此。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一个起始、忘却、强化巩固、自觉运用的过程,也有一个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的过程。低段专注于字、词、句群训练,高段专注于段落、篇章训练,两者循序渐进、自成序列。利用微博平台,我们能细心、精心地,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指导。
(1)仔细观察妈妈的手,用两三句话写写妈妈的手。
张至佶:妈妈的手非常干净,不留一点指甲,因为她每天要用这双手帮病人打针解除他们的痛苦。妈妈的手不但温暖了我,也温暖了好多素不相识的人。
没头脑小王:妈妈的手很温柔,每当我哭闹时,妈妈就会用她的手抚摸着我。我的身上觉得有些痒,妈妈就会用她的手替我抓痒。以前妈妈的手是那么光滑,那么柔软。可是现在却变得那么粗糙,手心里还有许多老茧呢。
(2)我们小时候妈妈的手是美丽的、温暖的,但岁月会在妈妈的手上留下无声的痕迹。请你仔细看看奶奶或外婆的手,用两三句话来描写。
小小蔚:奶奶有双勤劳的手,家务、洗衣、做饭样样行;奶奶有双苍老的手,粗糙、老茧、伤疤布满手;奶奶有双温暖的手,养育了爸爸带大了我!
快乐的小鸟:外婆的手是黑黑的和粗糙的。上面有许多被割伤和裂开的痕迹。
(3)同学们都观察得很仔细,写得各有特色。今天请你看看爸爸的大手写几句话。注意不能写得和前两次的一样哦!
快乐的小鸟:爸爸的手是黑黑的和大大的。他的手能灵活地动起来,就像两只大鸟在天空飞翔,我喜欢爸爸的手。
没头脑小王:爸爸的手结实、宽大、长满茧子。爸爸的手把我搂在他温暖的怀里,让我撒娇,让我倍感快乐与温馨。
3.同伴互助自然博采众长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多媒体网络技术大为普及的今天,充分发挥微博的功能优势,调动学生动笔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写话能力。家长们也积极地参与其中,给孩子一些建设性的评价。当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或者别人给自己激励性的语言时,那种愉快的心情溢于言表,这样他们就更加有了动笔的冲动,写出来的文章也越来越生动。我校教师平时也特别注意收集一些优美的语句在微博上发布,如果是班级孩子比赛得奖的、发表的作文,我校教师都特别点评转发。我校教师相信有了这些同学的优秀微文作为引导,那些平时无话可写的孩子便会有亲身的感受,也会有动笔的欲望了。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兴趣。”
侠骨柔情的触角:我们的宝岛台湾有一个非常美丽的“蝴蝶谷”,里面有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种类繁多的蝴蝶!你想和蝴蝶亲密接触吗?你想知道更多关于蝴蝶的知识吗?你想看看很多蝴蝶的标本吗?那就快去蝴蝶谷吧,里面有你想知道的一切,有你叹为观止的一切……
希希的触角:祖国的宝岛台湾,有一个美丽的山谷,叫做“蝴蝶谷”。每年春天,成群结队的蝴蝶就会在那里聚会。如果你们想看看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蝴蝶,现在正是时候,马上出发吧!
欣欣的触角:号外!号外!祖国的宝岛台湾,有个山谷,名叫“蝴蝶谷”,那儿的蝴蝶多得数不清!想被一群群美丽的蝴蝶包围吗?想看看蝴蝶在空中飞舞的样子吗?心动不如行动!赶快来吧!这里欢迎你哦。
穿越时空的喜羊羊(张晨越):“蝶美于须,蛾美于眉,故又名蝴蝶;俗谓须为胡也。”也作“胡蝶”。这就是蝴蝶的由来。不过想要看到美丽的蝴蝶,还请到蝴蝶谷欣赏。那里有“燕尾凤蝶”、“美目蝶”……
二、撰写微博,让真情实感流出来
叶圣陶说过: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智能手机微博软件的支持,使孩子们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真正做到随时记录,随事创作。由此可见,在发表微博的过程中,学生于不知不觉间既丰富了生活,又陶冶了情操,更重要的是他们储存了七彩的写话素材,多了练笔的机会。
小思怡的触角:今天放学我陪老爸去挂针,医院里人山人海。最近天冷,生病的人很多。老爸你要多穿点衣服啊,你一直跟我说要注意身体,自己也没有做到。希望你快点好起来吧。
骏骏的触角:我希望我有一间提供智能服务的房间,学习的时候,笔粗了可以为我自动卷笔;遇到难题,它就会给我仔细讲解;如果我写作业开小差,它就提醒我认真写作业。我还希望我的房间是一朵云,我睡觉时可以数星星看月亮,看一看到底是星星大还是月亮大。我更希望我的房间是一艘船,这样我就可以看望在船上工作的爸爸!
欣欣的触角:今天,姐姐、外婆和我一起敲栗子。一开始栗子像一个个淘气包,我一敲它就飞起来,好像不想脱衣服似的。但是外婆敲栗子的时候“淘气包”却很听话。我想为什么我敲栗子它会飞,外婆敲的栗子不会呢?于是我又去敲了一下栗子,这回“淘气包”慢慢听我的话不再淘气了,原来用力要不轻不重才可以。
要使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就要指导学生去留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其中常常蕴含着许多写话的题材。但时常记忆冲淡,我们要利用微博抓住练笔契机,教会学生捕捉生活中的小浪花,进一步诱发他们的写话灵感。
三、评论微博,让协同学习动开来
新课程理念的多元评价体系突出了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促学手段,在微博写话训练中加以运用,激发学生内在的发展动力,促使学生愿学、乐学,使其不断进步。语文教师有这样的共识: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中费时最多却收效甚微的一个环节。学生一篇作文交上来,教师往往要花费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才能评改好,可谓既花时间又花力气,可学生是否真的在乎老师在自己的作文本上写些什么评语呢?教师要把自己当作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引导者,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传授者,去倾听来自每一个孩子的“声音”,去关注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去尊重学生的智慧,把孩子当成能够独立成长的生命个体。
学生有了写话的兴趣,有了写话的素材,还有了交流、讨论、欣赏、学习的欲望。叶圣陶老先生讲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作文完成后,切忌“教师精批细改,或大笔一挥‘阅’;学生草草一翻,或干脆看都不看,往抽屉里一塞”的现象。
微博的即时评论转发功能,“自能”进行开放式评价。学生习作除教师评价外,还有同学间的交流评价、家长之间的协同评价,大家还可以选择对优秀的微博进行转发,针对共性问题再由教师进行专题评价等办法。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头脑、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方式去体会交流的乐趣,从而在快乐中提高自己的写话水平,又可以为学生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在多元交流过程中,学生都经历了一次复杂而细致的思维过程,他们既可以从好文章中获取经验,也可以从较差文章中吸取教训,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教育效果。
四、微博合辑,让思维轨迹留下来
如今有了ibook、Photostory等软件的支持,“出报”、“写书”、“做短片”已经不再是孩子们遥不可及的梦想。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把孩子们的微博作品编辑成电子书、电子小报传送给孩子们、老师们、家长们。习作完成后的多渠道发表对于提高学生的写话动力和兴趣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是鼓起学生写话兴趣之帆的强大动力,点燃学生习作兴致的热情之火。赞誉和认可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之一,也是学生成就动机的基础。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有差异,习作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必然。教师在挑选作品时就要因人而异,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作文中的闪亮点,捕捉值得肯定的进步点,大到句段篇,小到字标点,只要学生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只要语句通顺连贯,意思表达清楚,有一定条理,哪怕朴实无华,都是一篇好的“微型文章”。应多给学生交流发表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热情的鼓励,多给学生一份成功的喜悦,充分保护孩子幼小心灵中的那点自信,让他们真切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大家对自己寄予的希望,从而产生乐于习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