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33413200000043

第43章 《折腾》:“折腾”还是狂奔?

北京奥运会上,出现了两个平起平坐的英雄,一个是多年来除了吃和睡都在泳池里训练和比赛的菲尔普斯,一个是练一百米还不到一年就在“鸟巢”打破世界纪录的飞人博尔特。前者的“专业水平”令人恐怖,后者的“天才”本领让人惊愕。如果比作写小说的话,专业作家的能耐来自长期的训练,业余作家的天才却常常令人不可思议。博尔特冲刺终点时“回头望月”的潇洒,捶击胸脯的不可一世,虽令罗格主席也觉得“职业素质”有待修炼,但那份自信和张狂,还是让所有的观者看到了体育竞技的本质。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在追求的过程中展现出天才般的恢弘,但那灵光一现的瞬间,至少对常人有很好的启示吧。将这样的比喻用在评说一部小说有点牵强,但阅读“业余作家”戴定南的长篇小说《折腾》,我强烈的印象正是:新手上路也许并不中规中矩,但其中的洒脱劲头,还真是体现了文学写作应该具备的天然灵气。

《折腾》是一部自叙色彩很浓的书,是一部关于个人成长史特别是精神成长史的书;可能是自叙性写作的共同特点吧,这是一部散文化色彩很浓的书,是一部没有明晰的结构、看上去随性而写的书。小说的主人公也是叙述人王家瑜,是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知识青年,也是一个在商海里折腾,从意想不到的成功跌落到低谷的“成功人士”。大起大落的经历印合着这个时代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和普遍的冲动、浮躁心态,王家瑜的心路历程的确充满了故事且含有丰富的戏剧性。然而,我对《折腾》的欣赏却来自另一个原因,戴定南并没有把商海里的弄潮与翻船当作小说故事的核心,他始终抓住的是王家瑜的心灵成长史,不管他后来如何发达,他的内心始终像一个不断挣脱精神束缚的孩童,并在身心疲惫之际极欲回到儿童时代、乡村世界的“从前”。作者也许是在不自觉中接近了小说的本质。

《折腾》写个人的成长经历,但是并没有特别突出王家瑜人生经历当中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是他想学习,渴望成功,他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后来经商、赚钱。然而小说真正为我们展现的,是另外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东西,是记忆中乡村里的那些事,虽然人在北京商海里摸爬滚打,但不能忘怀的却是南方农村里的生生不息、儿女情长,是所有那些影响他个人成长的人生景观。我因此认为,《折腾》是一部向着人生“主旋律”不断靠拢,但始终呈现的是“插曲”的书,是一部“插曲”纷呈鲜活的书。这样的写法也是一种隐喻,人生总有一个“主旋律”式的目标,但追求这个“主旋律”的过程中得到的,却是一个接一个的“插曲”。于是,纷乱的“插曲”构成了人生的“主旋律”。王家瑜在商海里失败了,我们看小说时却觉得无所谓,因为小说中商战的起落省却了社会性、批判性而更多地与个人的心灵有关,我们从中看到了另一面的精彩人生。

作家要反映社会的主流和主潮,这是一个作家的使命和责任,也是赢得读者的重要前提。但同样的生活经历,能否成就小说,还要看写作者是否有锐利的眼光。比如鲁迅先生,他是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旗手,他的小说反映了那个时代觉醒了的中国人的批判精神和革新要求,但鲁迅小说里描写的,却都是“底层”的、“边缘”的人物的故事。比如《风波》,他没有去写辛亥革命,却通过浙东农村里发生的“辫子”风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实质。

《折腾》是一部以性的成长经历为依托,也是以情欲的反省为线索的书。从13岁的少儿时期开始一直写到成人时期,并不过火的情色描写却露出大胆、直露的叙述心态,这些自传式的描写,都跟王家瑜的成长有关,性爱的经历和个人的生存处境和精神状态息息相关,这也是他给我们提供的非常鲜活的东西。自叙色彩和直率的心理描写,让小说故事充满了生趣和意味。这种写法有时让人想到郁达夫。

《折腾》是一部同时代潮流紧密结合的小说,“折腾”二字抓住了世风的关键词,扣住了读者的心理。从作者的“后记”里我们知道,小说曾有意使用“赤脚狂奔”为名,依我看,那倒是一个和小说故事和写法很贴合的标题。作者能够如此放开,洒脱表述,很有狂奔意味。当然这是我们的理解,大起大落者可能在回首时首先想到“折腾”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