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谁砸了会计人的饭碗
33358400000073

第73章 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会计标准国际化

加入WTO以来,会计人最关心的是我国的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标准之间还有多大的距离,迫切需要了解外部的世界。

对此,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中国会计学会秘书长刘玉廷教授介绍说,实际上在世纪之交我国会计制度进行的重大改革就已经把我国的会计标准基本上实现了国际化。

和国际接轨已经进行了2年时间

这次会计改革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会计法》的修订和国务院《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颁布。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修订通过了《会计法》,规定国家实行统一的会计制度。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该法制定并公布。2000年6月21日朱镕基总理签发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规定企业应当依照该条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会计报表中各项会计要素进行合理的确认和计量。应当说,《会计法》的修订和《条例》的颁布拉开了这次会计改革的序幕,为它提供了法律依据。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的形势要求、统一各类企业的会计标准,规范外商在华投资企业的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从2002年1月1日起在我国境内的外资企业也和内资企业一样,开始实行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这标志着我国境内企业的会计核算已经实行了国民待遇。

会计改革的内容,主要是指财政部制定和公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相关会计准则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向全国印发了《企业会计制度》和通知(财会[2000]25号),要求从2001年1月1日起首先在股份有限公司实施。2001年1月18日财政部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等8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01]7号),也要求从2001年1月1日起执行。

《企业会计制度》由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主要会计事项分录举例等几个部分构成,是这次会计改革的主体,各项改革政策集中体现在制度中。各项会计准则有的是新颁布的,有的是重新进行修订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相关会计准则构成了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适合于在我国境内的所有内外资企业。

加入WTO必然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同时也必然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所以在这项制度改革时虽然我国还没有加入WTO,但是已经考虑到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以及我国加入WTO的形势背景,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惯例的最新成果。从这一点上来说我国目前基本上实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应该是恰如其分的。

关于会计标准的内容,我国会计的各项原则性规定已经和国际会计惯例相一致。

关于资产的计价也充分借鉴了国际通行的资产定义,并且规定了8项资产减值准备,几乎涵盖了企业的全部资产。

关于负债的核算不但合理地界定了负债的范围,而且特别明确了或有事项的确认调节,明确了企业因为借款而形成的费用资本化的条例,目的就是使企业的负债真实、与国际会计惯例保持一致。

关于收入的确认,规定只有当销货方将所销售商品的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购货方、并且能够收到货款的情况下才允许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对收入确认提出这样的严格标准同样是为了和国际接轨。

关于存货发出计价、长期投资收益的确认和计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无形资产摊销方法、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差错更正、租赁、建造合同、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外币业务等的会计核算,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定与国际会计惯例一致。

关于财务报告体系,我国明确规定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分部报告组成。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企业对其它单位投资如果占到该单位资本总额的50%以上(不含50%),或者虽然只占该单位注册资本总额不足50%、但是具有实质控制权的也应当编制合并会计报表。这些,同样都是与国际会计惯例相互一致的。

上述情况表明,我国会计制度基本上实现了会计标准的国际化。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它在美国上市后经常需要对外公布财务报告,他们反映,改革以前我国的会计制度与国际标准还存在着十几项差异,在改革以后这些差异就基本上消除了。国务院领导也曾经对财政部这样批示:“看来制度似已完备,问题是不监管、不检查、未执行。”

新会计标准的三大突破

2001年5月25日在由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国家会计学院主办的“第二届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国际研讨会”上,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冯淑萍再次表示,我国的新会计标准有三大突破即强调可比性、真实性、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新会计标准打破了以往根据行业、所有制来分别制定会计标准的做法,强调依据会计制度生成的会计信息应当具有可比性。

其次,新会计标准从三个方面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充分考虑市场因素的变化对资产价值的影响,强调按照资产的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在资产不能预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时候,要求企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充分考虑到了企业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允许企业在不违背国家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的前提下根据所处的具体商业环境灵活地选择适合自身的会计政策,例如可以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可以采取不同百分比进行计提以及采用不同的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等等;充分揭示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就或有事项等不确定性事项所可能引发的风险要求企业认真甄别,将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确认为负债,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另外还要求承担人在确认租赁引发的负债时,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最后,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充分协调。不但将实质重于形式列入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而且还在资产计价、负债核算、收入确认、完善财务报告体系等重要方面,与现行国际会计惯例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