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大学应届毕业生的求职经历,都是由一连串的几个小故事组成的。这里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位北京女孩的求职之路,或许可以给同学们一些启发。
方方是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1年的应届毕业生。该院的就业形势历来不错,而方方又是一位地道的北京人,专业不错、成绩也不错,想必找工作不难。这时候,准备考研究生的外地学生已经不去上课而准备背水一战了。只有方方和另一位北京女孩整天晃晃悠悠的背着书包去上课,相互之间彼此安慰:找不到工作,大不了户口打回街道里去。
一连找了五家会计师事务所,都兵败而归
2000年10~11月,接连2个月找工作遭遇挫折以后,方方准备去投奔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提高命中率,她学习“集束型”导弹的发射方法一连找了五家会计师事务所。
第一家,初试就没有通过。
第二家,人家不要女生。
第三家,英语已经过了六级、自以为英语没问题的方方,面试的时候面对着英语非常流利的考官小姐紧张得汗流浃背,第一个问题就回答得结结巴巴。结局当然不妙了。
第四家,初试顺利通过了,笔试在27人中选择20名,方方是第一名,这下应该没有问题了。可是,天天捧着传呼机等待好消息的方方到头来还是没有等到回音。打电话去一问,对方回答说结果不公布,也只好到此为止了。
第五家,10个人坐在一起面对着同一个主考官轮流介绍自己,这种“批量验货”的方式让方方尴尬不已,因此没有发挥好。
转而还是考虑报考研究生
到了12月份,方方下定决心考研究生。忙完了期末考试就到了月底,离开考研究生还有10多天时间。怎么办?俗话说得好“临阵磨枪、不亮也光”,只有硬着头皮上。2001年1月15日考试结束,由于复习时间太短终于功亏一篑。
没有经验的如实回答,造成了误解
一过春节,方方就一头扎进了人才招聘大会。也不知道一个月跑了多少场次,只记得那么多家外资企业都因为她没有工作经验有的甚至连简历都不肯收下。
有一家企业眼看就要和她签约了,冷不防突然提出一个问题:“你为什么没考研究生?”方方老老实实地回答“考了。”对方接着问:“你的成绩平时怎么样?”方方回答说“前几名。”对方考虑了一会儿说:“回去等消息吧。”方方后来才知道,她这样老老实实的回答很可能让对方误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考上研究生了,那还有什么必要签约呢?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人家再问她类似的问题,她就知道应该怎样回答了。
由此可见,面试也会锻炼人的。即使是遭人拒绝,也并非就是一无所获。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后来终于有了好机会。
方方在民航计算机信息中心的面试非常顺利,并且已经进入了试用期。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考研究生的成绩也公布出来了,方方考上了!
此时此刻应该怎么办?面对两难选择,方方既不愿意放弃这份好工作又很想读研究生,想转成在职研究生又不行。考虑再三她采取了脚踏两只船的做法:在读研究生的同时去计算机信息中心兼职、拿着不低的工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多达四分之一的大学生不喜欢本专业
应当说方方是幸运的,同时她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可是有些同学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一些在大学里读书就不喜欢会计专业的毕业生来说,简直有一种痛苦的感觉。由于种种原因当时填了会计专业就有一种上了“贼船”的幻觉,在毕业后寻找工作时就更多了几分犹豫。干会计吧,不想继续“将错就错”下去;不干会计吧,找工作难度更大。
以前有一段时期,报纸上就“干一行爱一行”与“干一行怨一行”展开过热烈讨论。可是他们绝不会想到,如今已经发展到了还没有干上这一行就讨厌它了。
一份统计调查显示,目前有四分之一的大学生在大学里读书的时候就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了。这一情况的存在,是构成会计职业围城效应一大景观的根源之一。
豪放活泼的人不适合选读会计专业
2001年5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崔丽娟对139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23%的人对自己的专业“非常喜欢”,51.9%的人“比较喜欢”,21.6%的人“没有感觉”,3.5%的人“十分不喜欢”。由此她提醒考生,在填报自己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来选择专业。
与此同时,华东师范大学完成了一项对高三学生的“高考专业测评”。结果显示,家长和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他们普遍错误地以为,热门专业就是“好”专业。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考生将来上大学以后势必就会为“爱我不爱”而痛苦不堪,或者在学习上力不从心。如果从教育者的角度来加以考察,就是教育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崔教授指出,考生和家长在填志愿的时候可以参照兴趣、能力、创造力、个性这4项指标来通盘考虑。从个性上来讲,非常豪放、活泼、坐不住的同学,就不适合选读会计专业。
怎样看待一毕业就改行,专家们说法不一
应当说,这部分人是以后跳槽的“志愿军”。有意思的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开放社会里怎样看待一毕业就“改行”的普遍现象,各方专家说法并不一致。
仍然以上海为例。最近几年来,毕业就“改行”的学生其人数和比例都在逐年攀升。上海市某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改行的比例超过了40%。明明学的是旅游管理,结果有的进了会计师事务所,有的进了银行,有的去当记者……上海交通大学不少专业的毕业生中,有超过30%的比例“跳槽”到了计算机通讯等行业。
另外,一份国内12所高等学校研究生的调查显示,34%的研究生选择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
学了会计,为什么在毕业的时候要改行;相反,不是学会计的却要冲进这个圈子里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如果对此进行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有很多原因。有的是为了多赚钱、有的是想开眼界、有的是想寻找自身的发展空间,不一而足。
校长对此感到自豪,教育专家表示忧虑
对于这种现象,一些高校校长感到十分自豪,可是教育专家却对此持否定态度。
校长们认为,他们的毕业生之所以如此大量的改行跳槽,是因为学校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能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积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专业适应性的结果。一句话,是素质教育的结果。敢于改行,正是学生自身素质好的一个佐证。
校长们提出了专业数量方面的例子:1992年全国高校有1000个本科专业,可是到1998年已经压缩到了240个,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说明,现在的学生专业领域和专业外的适应能力得到了大大提高。换句话说,如果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狭窄,毕业生即使是想根据个人的爱好和社会发展的需求自主择业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些高校校长更是直截了当地说,“这说明我们培养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有社会竞争力。”
与此不同的是,教育专家们普遍对此表示忧虑。
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所长石金涛教授指出,对于硕士生、博士生这样的高层次人才来说,频繁“改行”势必会造成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的浪费。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而研究生阶段才强调“术有专攻”,改行则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
显而易见,石金涛教授在这里提到的是“硕士生、博士生这样的高层次人才”不宜频繁改行,并且提到了“学生在本科阶段主要是打基础”。这说明,本科学生的跳槽改行,带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从某个方面表明了会计本科及以下毕业生的一毕业就改行,多少是对当初自己专业选择不对路、如今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踏上社会后专业需求不对称的一种修正和反动,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可言。
事实上,现在的一些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招聘员工已经不问“专业”而只关心“类别”了。例如,2002年1月19日开幕的第七届北京人才大市场上,300多家外资企业招聘会计师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他们不招“会计师”而改招“财经类”了。
专家指出,这一变化表明企业选人已不再单选某一专业,而是更加侧重于人才的综合素质,希望从更大的范围内为企业挖掘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与此同时,这些企业也想更多的囤积后备人才。
分配好坏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一变化并不表明从事会计工作从此就不需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资格了。相反,专业对口从来就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取得成功的有力保证。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专业还在不断细分,这些专业之间的就业状况与新的专业类别有密切关系。
总体来看这几年的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几年以前还热得烫手的国际贸易及会计专业,近来已经风光不再了。注册会计师、国际会计及资产评估专业,分配情况要明显好于工业会计、审计学等专业。学校品牌的含金量在分配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大多数学校的会计专业分不出去,可是最著名的名牌大学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供需比例在1比7左右。
所以说,所谓的就业难是相对而言的,好东西永远供不应求。
应届毕业生的求职之最
对于大学生的求职遭遇,有人总结出了几个“之最”,在这里列出供大家思考:
最尴尬的场面
当用人单位得知你的学校或者专业后,直接拒收材料,甚至直截了当地说:“你投了我们也不会看的。”
最矛盾的心情
用人单位在现场就要签约了,虽然自己感到这个单位不错,可是还总是想再考虑一下,担心错过其他良机,心里焦急万分。
最让人万念俱灰的一幕
自己熬红了双眼苦心制作的材料被人随手丢弃,有时候就眼睁睁地看着被扔在招聘现场的地上任人践踏,却又无法上前捡起来,真是心如刀割。
最不能偷懒的事
南京的一位大学生从网上下载了一份固定格式的求职信,略加改动就投出去了好几份。回到宿舍里才发现其中还有这样一句原封不动的话:“感谢北京大学培养了我。”
最富有戏剧性的遭遇
心中牢记家长的嘱托,投递材料的时候不忘向对方献殷勤。招聘人员说:“怎么,要走后门呢?”并且把自己好好地教育了一通。
最“不好意思”的时候
自己已经接到复试通知书,可是一起去的同学依然杳无音信。
最“肉麻”的问题
针对面试时考官提出的“上大学时跟异性同居过吗”、“是否发生过婚前性行为”、“有几个男朋友”等等“肉麻”问题,真的不知道到底应该说实话还是胡乱回答才好,更不知道这些隐私对方是否有权过问,这些又和当会计有什么关系?
不得不花钱的东西
漂漂亮亮的求职材料,按照时下的复印和纸张费用及普通制作水准来计算,每投出一份就相当于口袋里少了一张10元大钞。标标准准的“或有支出”。
最理直气壮的消费理由
找到了好工作,请大家去某某地方撮一顿,作为对自己的奖励以及对于仍然“待字闺中”的同学们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