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俭学在今天的大学生中已不鲜见,但大多只限于家教、卖花、洗碗一类,与所学专业牵涉不大,也不能为日后创业打下基础。如果在勤工俭学中就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日后的创业之路就更踏实了。
1915年,18岁的美国青年哈默,高中毕业后正准备上哥伦比亚医学院。当时,哈默的父亲正管理着一家面临倒闭的药厂。父亲要求他既不准退学,又要帮助自己管理药厂。这对一个18岁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够为难的了。
没办法,哈默只好租了一套公寓,请了一个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同学和他合住。哈默免收同学的房租,同学则把每天上课所写的笔记带回来给哈默复习。哈默看了笔记后,连夜做好作业本,第二天再请同学带到学校交给老师。就这样,哈默只是在考试时到学校去。平时根本不到学校去,但却要时时迷惑老师,以免被校方发觉不来上课后予以除名处理。
哈默把白天的全部精力,都投在管理药厂上。当时在经营药品方面有个惯例,全国有名的药厂都喜欢把小包装的药品样品分发给医院的医生试用,医生满意后再开处方,让病人自己去买这种药品。但是哈默很快发现,由于药厂给医生使用的药品品种非常之多,大多数医生在接受了免费使用的药品后,连看也不看就扔进了垃圾箱。这样,药厂的试用目的不但没有达到,相反还造成了巨大的成本支出。为之,哈默首先改革试用药包装,变小包装为大包装,大到任何一位医生都不能置之不理的地步。同时,他又精选了25名推销员,带着样品和药厂的宣传材料,挨家挨户地去拜访各家医院的医生和药店老板。不久,推销员们的队伍又扩大到了300人。
这种别出心裁的人员上门推销法,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加上大包装的药品实打实地得到了临床试用,哈默管理的药厂效益大增,员工从10多人增加到1500多人,成为全国同行中的知名企业。药厂也改名为“联合化学药品公司”,跻身于同行中的排头兵行列。
哈默在大学期间的读书、创业两不误,使得他成了哥伦比亚医学院独一无二的百万富翁,那年他22岁。同时,由于学习上的出类拔萃,被国际著名的细菌学家评选为班级里的“最有前途的学生”,特批了一个宝贵的博士生实习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