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典范
可口可乐(Coca-C01a,美国企业,主营饮料)
在2004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可口可乐位于第237位。
解释
无处不在法则,指的是密集占领市场,让消费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接触到你的商品。
无处不在法则不仅仅方便了消费者,实际上也增强了宣传和推广力度。让消费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够看到你的商品,这本身就意味着品牌已经广为人知。
典型案例
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够成为全球软饮料的老大,除了可口可乐全体员工的努力,特别是领导层善于抓住机遇,寻求市场机会,努力发展自己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该公司十分重视广告宣传。
可口可乐从来都不会吝啬在广告上面的投资。可口可乐公司每年用于广告的费用清单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100万美元;1941年,1000万美元;1949年,2000万美元;1958年,4000万美元;如今,广告费每年都超过1亿美元。可以说,世界上几乎没有哪家公司在广告投资上敢和可口可乐相提并论,不想,这也正是它成功的秘诀所在。
为了抓好广告关,可口可乐不惜重金,四处聘请人才和专家。
也许你会感到诧异,在公司的广告制作部中,既有心理学家,又有社会学家,还有精神分析学家和专业技术人员。可口可乐制作广告的三个原则:怡神悦目、简洁有力和给人清爽感。“要让社会公众产生一种新鲜感,进而向往和迷恋,而且又要使竞争对手无懈可击。”这是伍德鲁夫的要求。
为了保证广告的质量,可口可乐规定所有分公司的广告宣传由总公司统一负责。可口可乐巧妙地利用国外人对美国产品的崇拜而大做文章,世界各地的可口可乐广告、商标,甚至是标有可口可乐标志的红色冰箱,都是正宗美国产。自可口可乐问世以来,至今已有40多种语言文字的宣传广告,持续不断地出现在全世界的各种媒体上。其在广告宣传方面的特点是不惜金钱、方法多样、形式灵活等,同时,它还给人以“随处可见,一掷千金”的印象。
可口可乐公司热衷于在体育比赛、科学会议乃至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人员互访活动上提供赞助。例如,在1983年冬季奥运会上,可口可乐免费提供了100万罐可口可乐,使所有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教练员、工作人员以及新闻记者,无论在竞技场、住所,还是新闻中心,随时都可以喝到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广告也随处可见,这使可口可乐的名声同奥运会本身一样响亮。
1984年,可口可乐公司为了宣传一种新型的减肥可口可乐,花费约5000万美元巨款租下了一个大音乐厅,举办了一次邀请各界名流参加的4000人的盛大聚会。与此同时,各地的分公司也相继举行了一系列规模较小的推销活动。
进入中国市场后,可口可乐公司就曾赞助过中国艺术团访美、波士顿交响乐团访华、中国青铜器访美展出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赞助虽然不直接产生经济利益,但是,这正好说明了可口可乐公司的领导者具有一种高人一等的长远眼光,而不是斤斤计较于一时的盈亏得失。
可口可乐通过这些多方位、多形式、针对性强、不惜金钱的宣传广告攻势,使可口可乐的名声在全世界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