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和武帝见面、一苇渡江的故事,在历史的考据上各有说法。姑且不论史学观点,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故事正好说明了达摩的禅法初传汉地时,水土不服的情形。
就像印度先民以“回归婆罗门神得永生”作为最大的解脱想象一样,当时的中国人,也在积极地寻找不死的神通妙法。
从秦朝(公元前248~207)以降到两汉(公元前206~220)期间,中国历代的帝王几乎皆视长生不死为生命的解脱之道,讲求仙道神鬼感应,其中又以图形符号解读天命的图识文化和炼丹功法,最为皇室所崇尚。相传汉武帝(公元前156~87)还曾经命令军官手托玉盘,站在宫殿门口收集露水,认为这样可以接收来自天上的“甘露(不死药)”,最后因为误食丹药而亡。
禅法虽然早在公元一世纪(东汉初年)就已经流传到中国,但一直到南北朝(420~577)时期,在汉地流传的禅法,仍多以数息、四念处、五停心观等禅定方法为主。
这些禅定方法的基本认知概念是:当我们的心宁静下来达到集中统一时(定),用心去观照自我身心上的烦恼苦痛和各种现象、去觉察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而从中生起“慧”,用“慧”去观照这些造成我们烦恼苦痛的来源根本——对生命、存在的迷思,从而达到生命的解脱。
高僧西来,高处不胜寒
数息、四念处、五停心观等禅定的修持,比较容易达到身心的宁静,并从“定”中开展出各个阶级、不同次第的神通妙用(或感应)。这些阶级层次是释迦牟尼证悟后,归纳整理印度各宗派的禅修方法所制定的修行次第,称为“四禅八定”,至今仍被延用作为修行的参考或依据。
事实上,不分宗教信仰、不论用哪一种方法修行,只要方法正确、心系一处,都会经历四禅八定的境界,许多人在“定”的境界里,都能感受到身心的变化或神通妙用。
对修学者而言,这些神通妙用只是修行道路上的沿途风景之一,就好像有些人只要盘腿打坐就感到疼痛,疼痛也是打坐过程中的一种风景。
我经常告诫参加禅修的学员,一个真正的禅法修学者,固然不会安住在这些风景现象,却也无法否认这些变化过程真实存在的事实。面对这些现象的态度和做法是:马上知,知就离。如同当年坐在菩提树下的乔达摩·悉达多一样,不必理会、无须恐惧、不产生需求或希冀的心念和欲望、更不停留其中,只是如如地经历这些体验,继续用功。
但在梁武帝的时代,却有很多修学者误把沿途风景当做目的地的风光。我们如果回到武帝和达摩的时代,就可以发现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对感应、神鬼特别推崇,这个时期的禅法修行特别注重神通灵异的功用,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流于以神通灵异评定禅定功夫,或以神通灵异作为聚众修习的号召,而且,不论用哪一种法门学佛,也很容易以功德多少、感应多少作为佛法修学的评量方式。武帝问达摩“有何功德”,其来有自。
可是,早在公元前2500年(黄帝之后、尧舜之前),得悟解脱的释迦牟尼在修学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这种“神我境界”不是真实的解脱之道,在出定(离开禅定)之后,一样感受到贪欲、渴爱、种种烦恼妄想,仍然被这些身心现象所束缚。觉悟了的佛陀教诫我们,必须靠着自己真实的向心内修证,才能够证道。
因此,对于佛陀禅法第28代的传承者菩提达摩而言,只有从心下手证得“无我空寂”才是究竟解脱。武帝借造寺度僧、勤修佛事,这些种种的努力,看在达摩的眼里,都是向心外求法,即使达到神我境界或感应,也只是一种境界而不是究竟解脱。
在达摩的认知和体验中,如果一定要论功德,也只有从心下手、证得究竟解脱,才可以称得上是真功德,所以达摩回答武帝“实无功德”。
既然问功德、无功德,所有的造作都不是真实解脱,难怪武帝接着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摩回敬四个大字:“廓然无圣。”
武帝一定很挫折:被讥为无功德之后,好不容易鼓足勇气问了一个那么真实的问题,没想到得到的回答竟如此空虚。达摩可能更挫败:明明已经告诉你要从心下手去证得“无”我“空寂”了,哪里还“有”什么“圣谛第一义”可问?
一时之间,两不相应。
达摩渡江到了嵩山,在少林寺壁观九年。当时,没有众多的少林武僧可以和他做伴——达摩非但没有教授广受欢迎、艺超群伦的武术,他所指导的禅法还受到很多的争论和谤议。他的弟子寥寥可数,只有慧可、昙林、道育等人。高僧西来,果真高处不胜寒!
达摩高寒的禅法,在汉地孤冷地发芽,后来,结合汉地修学者亲自体悟的经验,渐渐形成了具有汉传佛教特色的祖师禅。
达摩因此被尊称为禅宗的初祖、东土第一代祖师,“达摩祖师”则是一般人比较熟悉的称呼。
一苇渡江,枝繁叶茂
达摩祖师传法给慧可(487~593,南北朝、隋),慧可于是成为禅宗的二祖,之后是三祖僧灿(?~606,南北朝、隋)、四祖道信(580~651,隋、唐)、五祖弘忍(601~674,隋、唐),然后是六祖慧能(638~713,唐),到慧能为止,代代单传。
在《六祖坛经》这本禅宗六祖慧能的行谊语录里记载,五祖弘忍传法给慧能时交付衣钵给慧能,说:“昔达摩祖师,初来此土,人之未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
禅法本来就是心法,禅宗传法的重点,自然在于以心传心。传衣钵只是外在表信,目的是要让大众知道,持有衣钵的这个人已经得到宗师的印可,大众可以跟随这个人来学习。
传衣钵原本是禅门术语,后来也成为汉文里的日常用语。例如看到做子女的人继承了父母亲的事业或行业,我们就会说:有子(女)传衣钵,恭喜这个做父母的,后继有人,未来可以将家业发扬光大。
从慧能开始,不再传衣钵,并改单传(一人)为普传(多人),禅风大盛。禅门教法活泼多元,演绎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等五大宗派;修学者的人数大量增加,其中不乏文人雅士、高官贤达。当年,达摩祖师一枝芦苇做扁舟,至此枝繁叶茂。
后来,只要能为一宗之师者或者能为宗师教法的传承者,我们都称之为祖师。
然而到了南宋(1127~1279)末期,由于多年战乱、兵疲马困,人民无以维生,许多穷苦人家没办法负担养育子女的经济压力,就把小孩送到寺庙出家。寺院的财力捉襟见肘,无法提供适当的僧伽教育环境,结果,绝大多数的出家人没有能力深入经教,更惶论参禅修行。佛教沦为早晚课颂经文的仪式,禅修路上更常见以盲导盲,影响所及,禅宗在明清之际,犹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
一直到清朝末年、民国时期,汉传佛教兴起改革复兴之风,出家人被要求清楚经教、踏实修行,修学者的素质也提高了,禅门命脉得以延续。
我的师父圣严长老传承了临济、曹洞两个法脉,并且在中国台湾创建了中华禅法鼓宗。圣严长老不仅是禅门祖师,更是中华禅法鼓宗的开山祖师。对于在圣严长老座下得教、得受圣严长老传法的我而言,我所传承的、我所推广的,就是中华禅法鼓宗的禅法。
这就是祖师禅的传承样貌。
现在,就让我以传承汉地1500年活泼生动的祖师禅,为你解答自性DNA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