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懂点医
33130300000034

第34章 Chapter 17 肾炎

什么是肾炎

肾炎一般是指肾小球肾炎,有急性、急进性和慢性肾炎之分,是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免疫反应所致的免疫性炎性反应性疾病。这里主要介绍家庭中出现率较高的急性肾炎。急性肾炎起病急,病程短,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肾脏病。年龄以3~8岁多见,2岁以下罕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

急性肾炎表现症状

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起病,是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为特点的肾小球疾病。典型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是由于肾脏出现的损害造成的血尿,尿液是粉红色或者像洗肉水样,也可能肉眼无法分辨出来,而在显微镜下能够检测出大量红细胞的显微镜下血尿,并且由于肾脏损害,蛋白质的滤过增加,尿液中蛋白质含量增加,在血尿开始的一段时间可同时有程度不等的蛋白尿。面部、眼睑、下肢等处多见浮肿;若测量血压,可发现大部分病人血压有不同程度升高。严重的可出现咳嗽、气憋、心跳、气短、恶心、呕吐、不能平卧,甚至咯泡沫血痰。

家庭护理要点

急性肾炎患者90%以上可以完全恢复,不留任何后遗症,所以一旦发现本病,要配合医生积极正确的治疗,否则转变为慢性病例,将影响肾功能。

●休息

休息对于肾炎的恢复是非常必要的。急性期2周内应完全卧床,除非必要的活动,尽量不要下床,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可下床轻微活动。病程3个月内不适合参加体育活动。如果患者是小儿,性格很活泼,家长应给小儿以全力照顾,创造一切条件供其卧床休息。

●饮食指导

食物选择,在保证患者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满足机体需要的基础上,应有利于减轻肾脏负担及减轻其临床症状,主要根据蛋白尿的程度及氮质血症状况而定,同时兼顾病人的浮肿、高血压等病情。

1.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急性肾炎的急性期,特别是有肾功能不全时应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蛋类、禽类、鱼类、肉类、动物的内脏等),以减轻肾脏排泄氮质的负担;若有严重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时,须进一步减少蛋白质摄入,为减少主食中非必需氨基酸的摄入,可用玉米淀粉、藕粉、麦淀粉等代替主食;若无上述情况或病情好转时,可逐渐增加蛋白质摄入量,每日每千克体重可供给蛋白质1g。切勿听信没有根据的偏方与传言,例如以脏补脏,以致含氮物质摄入过多,增加肾脏负担,造成不良的后果。

2.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摄入,一般可不加限制:要保证充足的热量供给。

3.要严格限制盐和水的摄入:应依病情分别采用少盐、无盐或少钠的饮食。少盐是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3g;无盐是指每日膳食中不加食盐,也不食用含食盐的食物;少钠食是指每日膳食含钠量最高不超过1000mg。尿量、血压恢复正常后,可进低盐饮食;待浮肿完全消失,就可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

4.要避免含钾量高的食品:有持续少尿伴高血钾的患者,要避免含钾量高的食品,如水果及各种果汁等,芹菜、菠菜、香蕉等食物含钾较高,避免或者减少食用。

5.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保证富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的食物供给,特别是新鲜蔬菜及水果应尽量多食。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如南瓜、甘薯、橘子等;米面类的食物如小麦、小米、大米、燕麦等含B族维生素含量较多,同时蛋白质的质量也较高,符合肾脏病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