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受女巫第俄提玛启发而假装傻瓜的方式,来诱人陷入自己的语言陷阱。这一方法被后人发扬光大。
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对自己明明知道的人或事故意装作不知道,以便借题发挥或避免尴尬,这种修辞手法叫装佯。这种装佯,不是为了美化自己,欺骗别人,而是为了提高交际效果(见拙文《试拟一种修辞格:装佯》,《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装佯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对自己佯装不知
即在别人还不认识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对自己先藏而不露,以便借题发挥,与人逗趣。如明代浮白斋主人的《雅谑·佣书》中记载:
唐伯虎乘船经过无锡。晚上,他将船停泊河边,上岸散步,看见有人抬轿子从东方走来,后面跟着许多使女,其中有一个特别漂亮。唐伯虎一路跟踪打听,知道是学士华察家的使女。于是唐伯虎逗留在那里,进华府请求做一名书童,取名叫华安。因为表现出色,很快就得到了主人的信任和宠爱,计议给他娶个妻子。因此如愿以偿,得到了桂花。
过了几天,两人一起逃走了,主人到处寻找也找不到。过了好些日子,华察偶然到阊门,见书店中有一个人,拿着书翻阅,极像华安,私下里打听,别人说:“这是唐伯虎。”第二天,他写了一个帖子前去拜见,仔细地察看,觉得与华安没有什么区别。等到端茶倒水的时候,露出了比一般人多长的一个手指,更加相信他就是华安,但始终难以启齿。
唐伯虎请他喝酒时,华察实在忍不住,就把华安入府做书童的事讲了一遍,以挑逗他,唐伯虎只是佯装不知。华察又说:“华安长得和你一模一样,不知是怎么回事?”唐伯虎听了,还是含糊其辞。
酒过数巡,唐伯虎将华察带入后室,叫众丫环拥着新娘出来拜见华察,华察很惊讶。唐伯虎于是搀着新夫人走近华察说:“你刚才说我像华安,不知桂花是否像她?”
华察这才恍然大悟,两人哈哈大笑,互相告别。
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三笑姻缘成佳话”的故事蓝本。唐伯虎面对华察的旁敲侧击故意不说出真情,以留下悬念,直到华察告辞,也不点破,而是将他带到后室,参见夫人,这一反常的举动更是令华察惊讶。拜见后还不直接介绍,而是装模作样,反问对方:桂花是不是像她?这种装佯就像侦探小说设置悬念一样,直到最后才揭示真相,让人恍然大悟,令人绝倒。
文雅的《世界五千年幽默总集》外国卷载:
马克·吐温有一次到一个小城市演讲,他决定在演讲前先理理发。
“您喜欢我们这个城市吗?”理发师问他。
“啊!喜欢,这是一个很好的地方。”马克·吐温说。
“您来得很巧,”理发师继续说,“马克·吐温今天晚上要发表演讲,我想您一定是想去听听的喽?”
“是的,”马克·吐温说。
“您弄到票了吗?”
“还没有。”
“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了耸肩,两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
“对!”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永远站着。”
马克·吐温如果直截了当地说自己就是马克·吐温,这肯定会引起理发师的惊奇,但是幽默感却荡然无存,只有不一语道破天机,才能和理发师逗趣,所说的话才能耐人寻味。
对能力藏而不露
即对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或特长藏而不露,以便借题发挥,显示自己或讽刺别人。如明代冯梦龙的《古今谭概·文戏部·吴翟戏笔》中有这么一个例子:
翟永龄偶然路过靖江,当地人都称他为相公。当时有位官员也在座,也称相公。有个人拿出扇子请求题词,那位官员居然第一个出来题写,第二个才到永龄。永龄故意装做不会的样子,在上面题写道:“山不山,水不水,一片板上两个鬼(扇景:一船二人。一吹笛,一摇橹)。一个吹火通,一个舒火腿。吓得鸡婆飞上天(扇上画雁)。世上名画见千万,不知此画出何许。”经询问,知道他画的是渡海木筏,众人因惭愧而红了脸。
翟永龄因受到一点怠慢,便故意装做不会,不仅诗写得像打油诗,而且画中的景物也被他写得大错特错,面目全非,在这种大智若愚的行为中表达了他的冷嘲热讽。
清代李伯元的《南亭四话》卷三记载:
龚自珍在京师时,一日应同人之邀游陶然亭。有某公子粗犷不通文辞,却提议众人联句赋诗。龚请其首唱,那公子便吟道:“柳暗花明三月天。”
龚联下句道:“太夫人移步出堂前。”
公子大笑说:“我辈赋诗,只有七言或五言,你怎么做出八个字来呢?”
龚故作惊讶地说:“你是在赋诗吗?要真是赋诗的话,我一定会以七言或五言回报的呀。”
龚自珍装作不知道对方是在赋诗,实质上是在讽刺对方不会作诗。
李宗骥等编纂的《现代美国幽默精品》载:
默里是一位聪明的孩子,但因其贪玩,爱看闲书,所以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有一次语文课,老师问他:“你知道《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的作品吗?”
默里慢条斯理地回答:“我怎么会知道呢?像我这样的孩子是不喜欢看莎士比亚作品的。”
默里也是以退为进,先佯装不知,然后又把答案露出来,这比直截了当说出答案要技高一筹。
对事情佯装不知
这是在特定的场合下,对自己明明知道的事情故意装作不知道,以适应表达的需要。如孙绍振、汤化的《幽默学全书》载:
美国球星纳戈斯基比赛回来,在二楼房间里和队友们嬉闹。一不小心,他从窗户摔了出去,掉在街面上。很快引来了很多围观者,一名警察走过来,对刚从地上站起来的纳戈斯基问道:“先生出了什么事?”“不知道,”纳戈斯基望了望周围说,“我也是刚到这儿。”
纳戈斯基不直说自己从二楼掉下来,引得许多人围观,却佯装不知,表现出一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这出人意料的回答也必定会引得围观者会心一笑。
陈来生、陈斯旸的《名人幽默》载:
美国前总统里根准备恢复生产新式的B-1轰炸机时引起许多美国人的反对。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里根面对一帮反对者的责问说:“我怎么不知道B-1是一种飞机呢?我只知道B1是人体一种不可缺少的维生素。我想我们的武装部队也一定需要这种不可缺少的东西。”全场大笑。
里根身为美国总统,面对反对者的质问,对于生产新式B-1轰炸机的事佯装不知,以退为进,进而与B1维生素联系起来,说部队也需要这种东西,这一幽默的辩解,令反对者无可奈何。
哈哈的《办公室裸语》载:
外国一家宾馆招聘男服务员,面试时主考官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进入一个房间,发现一个女客正在洗澡,这时你该怎么说?”
A男子说:“说声‘对不起,小姐。’然后退出来。”
B男子说:“什么也不说,赶紧退出来。”
C男子说:“‘对不起,先生。’然后退出来。”
结果这最后一个人被录取了。
这一道面试题是考应聘者的随机应变能力的,最后一名男子就是采用了装佯的修辞手法,装作没看清对方性别,非常礼貌且得体地应付了这一尴尬局面,解除了对方的窘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