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幽默的功能
1.幽默是有益身体的保健品
幽默是一剂神奇的良药,它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除了心脏病人外,它一点没有副作用。西方有这样一个谚语:“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中国也有类似的话:“笑一笑,十年少。”
林斌、陶定光两位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笑》的说明文,专门谈了笑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
笑,是一种独特的运动,它可以提高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当你纵情欢笑的时候,面部肌肉将提拉收缩,胸廓起伏,腹部屈伸,这时肺活量迅速增大,横膈运动加快,全身血液循环充盈,大脑皮层也进入兴奋状态。这些微妙的生理变化,促进了人体新陈代谢的进行,使细胞更加活跃,活动更加旺盛。
笑,能促进人体腺体的分泌。你可曾注意到,在欢乐中由于消化液分泌的增多,食欲大大增加,吃起饭来格外香甜可口。它还调动内分泌激素的潜在力量,使人体内脏的神经机能得到改善,肌肉活动的功效不断提高。它能增加肝脏的代偿功能,加强胆汁收缩,促进胆汁排泄通畅。有时笑得太厉害了,甚至还会‘眼泪汪汪’,当然这是因为泪腺分泌大增的缘故。
笑,还能治病,不少医生常常把它作为心理疗法的重要手段。心理治疗是有生理学基础可寻的。研究证明,在主管情绪的下丘脑和边缘叶之中,有着调节对立情绪的区域及机能,它们既紧密联系,又可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不断保持人体心理的平衡,协调多变的情绪。
在中世纪的时候,法国流传着一个名叫《维兰米尔》的韵文故事,说有一个王子,喉咙里卡了鱼刺,宫廷医生束手无策,而乡下农民则通过扮鬼脸,逗得王子哈哈大笑,使他吐出了鱼刺。这个故事说明了笑的奇特作用。当然,笑和幽默还不是一回事,前者只是一种效果,后者是引人发笑的能力或作品。笑未必是幽默的结果,但幽默却能引起笑。
美国当代心理治疗专家彼得在《幽默定律》一书中说,幽默和笑可以通过四种主要的方式来控制痛苦:(1)分散注意力;(2)降低紧张程度;(3)改变期望;(4)增加体力,降低痛觉的自然分泌物因多分。
有这么一个例子:英国著名化学家法拉第,晚年经常头痛,到处寻医问药都没有效果。一位医生详细询问了他的病情,发现他是因为工作紧张而导致此病。于是开了一个处方,上写着一句谚语:“一个丑角进城,胜过一打医生。”法拉第心领神会,经常到剧院去看喜剧。丑角的插科打诨,使他笑得前仰后合。笑过之后,心情舒畅,头痛居然奇迹般地消失了。笑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遗憾的是,现代人的笑似乎是越来越少了。1998年11月1日,《参考消息》上刊登了《现代人开怀大笑的少》一文,文中说:
现代人开怀大笑的时间只有40年前的三分之一。功利社会使得人们在名利竞逐中,愈来愈缺乏幽默感。这是400多位心理学家最近在瑞士巴瑟尔开会讨论的主题。
……专家们认为,现代社会太重功利是导致人们失去幽默感的主因。求名求利不得,难免坠入失望沮丧,也就难展笑容。一位英国心理学家甚至指出,许多的功成名就也伴随着沉重的失落感。愈是工商高度发展的消费社会,人们常常不自觉地和他人比较。带着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环顾四周,总有让自己不满足、不快乐的诱因。专家们指出,众所周知开怀大笑有助于健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太压抑个人情绪,不敢开怀,也是潜伏的慢性病症。
1998年12月21日,《上海译报》上发表了凌子编译的《英国:笑为何物?》的文章,文章指出:
“英国的经济比以前繁荣了许多,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英国人比40年前更加可怜了,因为他们越来越不会笑了——这正应验了那句老话:金钱买不来幸福。……事实上,美国人、欧洲其他一些国家的人也和英国人一样笑得越来越少。”
1999年3月6日,《青年报》上刊登了题为《危害仅次于癌症——2020年忧郁症将成为第二杀手》的文章,文章中说:“专家预测,到2020年,忧郁症将成为仅次于癌症的危害人类的第二杀手。在美国有1800万人常受忧郁症折磨,每年因此丧失工作或进行治疗的费用高达400亿美元。”
解铃还须系铃人,心病还要心药医。心灵的忧郁之锁还需要幽默的钥匙来打开,只有幽默才能使心花怒放。
2.幽默是心灵超脱的信天游
1859年,英国学者亚历山大·贝恩在《情感与意志》一书中指出:“高兴欢快是悠闲、自由、任性和动物精神的一种表现形态。严肃则是由工作、困难和我们的身份所构成,而且它们哺育了政府、法律、道德、教育等严厉的强迫性机构。笑总是从严肃到闲适的令人愉快的宣泄,是一种心理转移形式。”
雅各布·莱文也指出:“人们可以把幽默乐趣看作进入幽默幻觉的享受,而把什么逻辑法则、时间、地点、现实、合乎体统的举止等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这个幽默幻觉中活灵活现的世界与艺术中的美学幻觉,以及在表演、游戏和文学中所找到的世界相类似。在此,‘这是为了寻开心’这一超然话语就可以无视现实和规矩成为合法。挑逗、亵渎和胡言乱语暂时也都是容许的了。从小丑丑态百出的动作到电视演播的滑稽剧,这种喜剧性话语的享受使观众从现实的束缚、禁锢中解放出来。”
3.幽默是陶冶性情的大熔炉
我国现代学者钱仁康在《论幽默的效果》一文中说:“人们的灵性苟能渐渐接近幽默境界,以至溶化在幽默的气质中,于智慧的启发、思想的开拓、胸襟的达豁,必有更大的效果。因为幽默是真性的流露,是道学的反动。能够参透幽默滋味的人,一定恬淡澹泊、坦白豪放,不知道矫揉造作,拿学说、主义做幌子,故没有迂腐的儒酸气分;但也不必矫情枉物,炫异激诡,装腔作势,做出怪诞不经的样子来。”
当代著名剧作家沙叶新先生在《喜剧艺术的功能》一文中也说过:“其实笑的艺术不只是对人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对人的性格气质具有很大的潜在的优化作用。一个地区、一个城市若出现一种深受当地居民喜欢的喜剧艺术品种,久而久之,潜移默化,该种喜剧艺术将会改造和重塑当地居民的性格。你很难说北京、天津人的性格,四川人的性格,上海人的性格,不分别和相声、川剧喜剧、滑稽戏有关。爱吃辣椒的湖南人极为刚烈,喜食鲜嫩竹笋的浙江女子尤其温良;同样道理,相声使得北京和天津人爱说俏皮话,川剧使得四川人爱打哈哈,滑稽戏使得上海人爱出噱头。”他说的虽然是喜剧,喜剧和幽默还不是一个概念,但是它们也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它们在形式上都有一定的方式,效果上都引人发笑。喜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由一系列的幽默构成的。
4.幽默是人际沟通的亲和力
幽默以及幽默所产生的笑能够缩短表达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心理距离,消除人们的敌意,产生一种亲和力。
美国当代心理治疗专家彼得说过:“和同事或同行聊天,说些与工作相关的幽默能促进沟通,尽管大家的政治观点、宗教信仰与嗜好不同,但幽默可促进大家分享工作上的‘笑’,造成共同的经验与目标。与职业有关的笑话和幽默故事能改善你与同事的关系,也会制造感情的交流。”
美国自然科学家肯兰德·洛伦茨也曾有类似的看法:“笑(作为幽默的公开表示方式)在参与者中间能够产生出强烈的伙伴感情和一致对外的(攻击性)。此时此刻的开怀大笑可以立即形成一种紧密的默契,很像人们对某个相同观念所产生的热情一样。在同一事物中发现可笑性,这不仅是真正友谊的必要条件,而且经常是形成友谊的第一步。”
5.幽默是文明程度的里程碑
沙叶新先生在《笑逐“言”开》一文中说:“考察一个国家的喜剧艺术是否繁荣,幽默文化是否发达,老百姓是否笑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便得知这个国家是否文明、是否人道、是否进步、是否开放。不敢笑的民族绝无希望。不允许笑的社会必然黑暗。”
日本的浜田正秀在《文艺学概论》中也说:“笑是文明程度的一种标志,在未曾开化的愚昧民族的表情里面,见不到丰富多彩的笑容。用野蛮的手段可以使人愁容满面,然而要使人笑逐颜开,则需要高度的智慧。”
澳大利亚的幽默家菲力普·亚当斯则幽默地预言:“未来星球上的终极战争,不是在东西方之间、黑人白人之间、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无神论与不可知论之间、而只会在会笑的人与不笑的人之间发生。”
6.幽默是民主平等的折射镜
台湾作家李敖先生在《开玩笑的自由》中说:“民主是什么?民主在哪里?民主的程度如何测量?民主要从哪儿看?我的结论是:看民主,不在堂皇的宪法;找民主,不在庄严的议会;测量民主,不在摩拳擦掌的斗争。民主的真髓,表现得不该这么复杂。民主本身,不仅是一种制度,而且是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普遍的方向与目标。从这种博大的观点看,我认为检验一个地区的民主成分,单刀直入,只有一个妙法,就是看它有没有‘开玩笑的自由’。上上下下,大家都有这种自由,才证明了这个地区把民主信仰化、生活化、普遍化。大家能互相开玩笑,才证明了这个地区有幽默感、有民主气质。”
柏杨《九项建议·第七·养养幽默感》之中说:“呜呼,专制产生讽刺,民主产生幽默。讽刺是冷冷的观察,幽默是热情的连自己也参与在内。也就是说,迫害产生讽刺;越讽刺,越迫害;越迫害,也越讽刺,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而幽默产生宽容;越宽容,越幽默;越幽默,也越宽容,结果是一团祥和。”
法国文学家斯达尔夫人则揭示了幽默背后的平等意识:“妙趣横生的戏谑甚至比彬彬有礼的典雅更能抹杀各阶级间的差异而不加以破坏。这种戏谑使得上层人物自以为和国王们平起平坐,使得诗人自以为和贵族不分轩轾,甚至使得上层人士更加美化他们的优越之处;一时的疏忽使他们后来以更大的乐趣来刻意追求。这种对趣味和戏谑的精心培育是出于那种普遍存在的取悦于人的愿望的。”
二、幽默的用场
1.校园幽默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大学生则是这个殿堂里生产出来的知识密集型产品,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在语言运用上既新潮又富有创造力,不时有幽默之语“闪亮登场”。
从修辞方式来看,校园幽默运用较多的是仿拟。所谓仿拟,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仿照现成的为人所熟知的词语、句子或篇章,临时创造与之类似的语、句、篇。仿拟可以分为四类:仿词、仿语、仿句、仿篇。仿词如称早锻炼为“早恋”,称晚锻炼为“黄昏恋”,这是根据语音来仿拟的;也有根据语义来仿拟,如仿照“座谈会”创造一个“卧谈会”,指晚上熄灯后在床上侃大山。仿语是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的短语的仿拟,如“半夜机叫”是对《高玉宝》小说中周扒皮“半夜鸡叫”的仿拟,指传呼机半夜响起来;“晒月亮去”中的“晒月亮”是对“晒太阳”的仿拟,用来指校园情侣月夜幽会。仿句是对现成句子的模仿,如“硕鼠硕鼠,无食我书”,这是对《诗经·魏风·硕鼠》篇中的首句“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仿拟,用来讽刺那些把图书馆藏书中精彩的地方切割下来据为己有的学生。“来也冲冲,去也冲冲”是对一首流行歌曲的歌词“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仿拟,告诫上厕所的同学别忘了拉抽水马桶,保持厕所的清洁卫生。仿篇一般是对短小精悍的韵文的仿拟,如“春花秋月何时了?考试知多少,教室昨夜又用功,答题不堪回首考场中。”这显然是模仿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前两句感慨期末考试科目的繁多,后两句表示自己“临时抱佛脚”的无奈。其中最后一句可作两种理解:一是指答题时无法回忆起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一是指考试时不敢回头,因为许多学校考纪非常严格,作弊至少要受到留校察看的处分。
从幽默的题材、内容方面来看,涉及到学校的学习、生活、道德情操诸多方面,例如北京大学的学生戏称:“北大以‘一塌(塔)糊(湖)涂(图)’著称。”这“塔”指博雅塔,是一个建筑别致的高塔;“湖”指未名湖,而今成了北大的象征;“图”即图书馆,北大图书馆藏书量居全国各高校图书馆之首。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一首《教室铭》:“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象棋,寻思看电影,可以打瞌睡,写家信。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显然,这篇仿拟的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1986年前后,中国高校受到脑体倒挂的影响,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潮,一些学生贪图享受,不思学习,这篇铭文就是当时学校现实的写照,也是一种讽刺。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又出现了“出国热”,所以,一些名牌高校的学生便说:“人活着要有寄托。”把考托福的人称为托派。铁了心要考托福的人称为“铁托”。“寄”是指GRE,“托”是指TOEFL。由于申请美国大学的奖学金需要GRE和TOEFL两门成绩,因此,考“寄”考“托”便成了一些人的希望的寄托。在这里,“寄托”也是谐音双关。“托派”本来是“托洛斯基派”的简称,“托洛斯基”是一个人的名字,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派别,这里借来指“考托福的一帮人”。“铁托”是原南斯拉夫共产党的主席和国家元首,这里戏指“铁了心要考托福”。
最广为运用而又最富有创造力的恐怕还是恋爱方面的幽默。如:“本人今年已twenty,有幸进入university。人生在世当happy,无须整天去busy。考试只求sixty,何必认真study。不如找个俏la-dy,将来生个胖baby。”这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校园幽默。由于受到“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待开张”的经商风的吹拂,再加上现实生活中“大学毕业赚小钱,小学毕业赚大钱”的脑体倒挂的影响,大学校园里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的思潮,以上中外文夹杂的诗句,就是学生厌学情绪的反映,最后两句表现了男生在心灵深处萌发出寻求配偶的愿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校园里又流行着“四草说”:“不在本班找对象——兔子不吃窝边草;一见钟情就敢上——草原疾风知劲草;吹了以后断妄想——好马不吃回头草;失恋之后自标榜——天涯何处无芳草。”这“四草”是由三个结尾相同的俗语加苏轼词中的一个名句构成,它们形象地表现了大学生的一些恋爱心态,以及在恋爱问题上的敢作敢为,同时也有一些冒失草率。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又有一个仿拟之作:“昨日喝酒过度,浓睡不消残酒,夜半来漫游,误入校园深处。呕吐呕吐,惊起鸳鸯无数。”这四句是模仿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最后一句用比喻兼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大学校园中情侣众多的现象。
大学生们何以对恋爱方面的幽默情有独钟、津津乐道呢?分析起来不外乎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当今的大学生在恋爱观、价值观方面和刚恢复高考时的老三届相比已经有了惊人的变化。
老三届因为在文革中耽误了十年,所以十分珍惜上大学的机会,入学后争分夺秒,发愤读书,其他一切都摆在次要位置。而今的大学生“鱼和熊掌”都想兼有,甚至说:“为了下一代,先学谈恋爱。”另外,当初由于中高考的压力,由于家长和老师的双重禁锢,他们对性爱的渴望只能是“花的心藏在蕊中,空把花期都错过”。上了大学以后,身心顿时获得了解放,爱的萌动便“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但是,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有的是“夕阳西下一片红,一男一女进草丛”,有的是“人家的船儿桨成双,我的船儿哟一只桨”。这些现象刺激着年轻的心,也激发了他们的表达欲,于是幽默便应运而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幽默是一种情感的智慧,智慧的情感,而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的一族,运用起来自然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2.婚恋家庭幽默
恋爱婚姻幽默与校园幽默有交叉重合之处,但是为了强调它的重要性,还是对它“老调重弹”。因为在我国,青年男女择偶时并不很看中这一点。
1998年11月8日,《文汇报》第7版刊登了零点公司在京沪穗三地的调查,其中的一个问题是:“怎样才能算是一个好男人?”总共调查了1530人,“有责任感、有事业心、成熟稳重、善解人意”,这前4个标准各城市的答案相同,“有幽默感”在北京为第5位。总的来说,男人持此观点的人数比例为第7位,女的为第6位。
而在西方国家,幽默感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拿大幽默作家里柯克说过:“我只敢贸然说一句话:我同其他人有一样多的幽默感。而且我注意到,稀奇的是,人人皆以此自诩。任何人在必要的时候都会承认他视力不佳、不会游泳或枪法差劲……可他的幽默感却是碰不得的,碰了于他则是奇耻大辱。”
可见,幽默是男子的优秀品质之一。在恋爱婚姻中,幽默的谈吐会使你如虎添翼。外国有这样一个故事:
当她在一所大学里做兼职的银行出纳员时,一个漂亮的小伙子几乎每天都到她的窗口来。小伙子不是存款就是取钱。直到把一张纸条连同银行存折一起交给她时,她才明白小伙子是为了她才这样做的:
“亲爱的吉:我一直在储蓄一个想法,期望能得到利息。如果星期五有空,你能把自己存在电影院里我边上的那个座位上吗?我把你可能另有约会的猜测记在账上了。如果真是这样,我将取出我的要求,把它安排在星期六。不论贴现率如何,做你的伴侣是十分愉快的。我想你不会认为这个要求太过分吧?以后再同你核对。”
真诚的彼
那个小伙子,把“储蓄”、“利息”、“记账”、“核对”、“贴现率”这些银行日常用的术语用到求爱信中,显得新颖奇特,幽默风趣,这一诱人的方法终于赢得了姑娘的应允。
其实,在中国,幽默的谈吐也能赢得姑娘的芳心:
1998年9月5日,湖南卫视“玫瑰之约”电视征婚节目上,有一个叫欧文谦的小伙子在作自我介绍时说:
“我是从事电力管理工作的,说得通俗点就是负责停电、供电的,但遗憾的是,我的爱情电网上却一直无电,今天晚上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在玫瑰之约中被电击,尝尝触电的感觉。坐在对面的女嘉宾如果有对我中意的,可以用眼神直接放电,也可以按动电钮给我送电。”(注:这个电钮是安装在桌子上,供男女双方按动数字代码挑选对象的。)
他在说话的过程中就有了笑声,这番话一说完,立刻赢得热烈的掌声,并且在第一轮的评选中荣获“最佳印象先生”的称号。
在这段话中,欧文谦运用了借喻,把被爱比喻为“被电击”,把爱比喻为“触电”,把眉目传情比喻为“放电”,把按动电钮的选择比喻为“送电”。由于他把自己的职业用语与当时的情境结合得天衣无缝,因而给人以幽默风趣、妙语连珠之感。
再如《大学生》杂志社编辑的《搞笑象牙塔》中记载:
在一所大学里,某君常在图书馆与一可人女孩邂逅,久而久之竟动了“凡心”,可是苦于无机会行动。一日,某君与那女孩并肩而坐,天赐良机。某君侧目见那女孩正在做英语选择题,于是自己也装模作样学起英语来。俄顷,某君鼓足勇气,向那女孩求教一英语选择题,“开创历史新局面”。又过了一会,某君又向其求教,并递去纸片一张。女孩接过纸片,上面写着:
同学,今晚我请你去看电影,敢不敢去?请选择:
A:敢去。
B:为什么不敢去。
C:谁怕谁呀,去。
D:请让我想一下,不过我想我可能会去的。
女孩沉思半晌,拿起笔羞羞答答地选了D。大功告成。
这个男生采用英语选择题的形式,但与一般选择题不同的是,他在选择题里安排的都是肯定的答案,这种巧妙而又幽默的表达方式,女孩怎么能拒绝呢?
以上所举的例子都是在恋爱的初级阶段就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幽默的表达方式,一下子就能打动少女的芳心。在婚姻关系中,幽默也能起到耐人寻味的效果。如张在新、张再义两先生编辑的《中国名人辩才趣闻》中载:
徐志摩曾向别人讲过清末外务部左丞辜鸿铭有关一夫多妻的譬喻:“丈夫如同茶壶,老婆等于茶杯。一把茶壶,可配四个杯子,哪有一个茶杯配四把茶壶的?”
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后,陆小曼怕徐志摩再和别人爱恋就对他说:“志摩,你可不能拿辜老的茶壶譬喻来作藉口而多置茶杯。你要知道,你不是我的茶壶,而是我的牙刷;茶壶可以公用,牙刷可不行。”
北大怪才辜鸿铭的“一夫多妻论”显然是封建观念,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但是它的比喻对于它的观点来说还是非常贴切的。而陆小曼作为接受过新思想影响过的人,说“你不是我的茶壶,而是我的牙刷”,也非常恰当地表达了自己的婚姻主张和对丈夫的要求。这两个幽默的比喻在中国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恋爱婚姻关系中,男女双方处于平等的地位。但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则尊卑有别,长幼有序。按照中国的传统,子女要孝顺父母,即使父母有过错,也不能直接批评,采用幽默的语言则是一个能让父母接受的方式。如明代乐天大笑生所编的《解愠编》中有一个自冻悟亲的故事:
党太尉从衙门里下班回家,见他的儿子赤身裸体地被捆着跪在雪中。便问是怎么回事,知道是儿子得罪了太夫人,因此被捆着。太尉于是自己也赤身裸体,命令身边的人把自己也捆在儿子的旁边。母亲问:“为什么你也这样跪在雪地里?”太尉笑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
党太尉见自己的儿子被母亲捆着跪在雪中,出于孝敬他不直接指责母亲,而是如法炮制,这一反常的行动令他的母亲大惑不解,在母亲的询问下才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的这句话,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对于他的举动来说,则既发人深省,又耐人寻味。这里就显示出情景语境对幽默的制约作用。
3.旅游幽默
旅游可谓当今时代的赏心乐事,人们可以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开阔眼界,暂时离开紧张激烈的工作岗位,调剂生活。不足的是,旅游过程中也不堪劳顿之苦。如果导游在旅途中能够运用幽默的解说词,游客会在轻松愉快中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20世纪90年代初,笔者到陕西临潼参观秦始皇兵马俑。旅游车上,导游介绍说,秦俑发现以前,这个地方非常贫穷,人民温饱都成问题,自从一个农民发现了秦俑,继而国家发掘这一珍贵的文物宝藏后,这个地方成为旅游胜地,附近的居民也随之富裕起来,不少人家盖起了小洋楼,过年时还贴上这样一副对联,叫“翻身不忘共产党,致富全靠秦始皇”。
听到这里,车上的乘客都笑了。社会主义时代的执政党——共产党和两千年前的封建君主——秦始皇被扯到一起,这是多么的不谐调啊!
1998年5月,笔者由复旦到福建武夷山参加华东地区修辞学年会,曾乘竹筏漂游了九曲溪,撑筏人员沿途讲了一些神话和传说,让游客在饱览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领略当地的人文佳话。行了大半旅程后,水中出现了一块圆形巨石,石上还有几个眼。这时,撑筏的人问:“你们看,这块石头像不像一堆牛粪?”
我们都笑着说:“像。”心里觉得这个比方虽然形象,但是很不雅。
他接着说:“上面有几个眼,是用来插鲜花的,人们常用‘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来比喻一个漂亮的女子嫁给了一个长得对不起观众的男人。”
当我们还在发笑的时候,他话锋一转说:“我们把这个比方说给老外听的时候,老外连连摇头,说‘no,no,应该说像蛋糕。’”
“蛋糕应该是白的呀?”我们当中有人问。
他说:“我们也这么问老外,老外说,‘是巧克力蛋糕。’”
他的解说,把我们坐在竹筏上的人都逗笑了。说石头像牛粪,像蛋糕,本体、喻体、喻词三者都出现,很显然,这是明喻,令人好笑的是,撑筏的人把石头比喻为动物的排泄物,而老外却把它比喻为人的食物,一出一进,大相径庭,如此对比映衬,反差十分强烈。
4.外交幽默
幽默在外交领域的应用也会起到极好的效果。谈笑风生,笑傲群英;折冲樽俎,不辱使命。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在外交领域就有不少机智幽默的表现。如张在新、张再义两位先生编辑的《中国名人辩才趣闻》中载:
有一次,美国记者在招待会上问:“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民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怎么总喜欢低着头走路?”
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原因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只好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被毛泽东戏称为“乔老爷”的我国前外交部长乔冠华是一个善用熟语的高手。他在第二十八届联大上,批评当时的两个超级大国“拼命争夺世界霸权是当前世界不得安宁的根源”。他指出:
“苏联领导人最近给我们中国加了一顶帽子,叫做反对缓和。这是张冠李戴。”当口译员翻译完此句后,全场发出了笑声,觉得用语很新鲜。
在同一篇发言中,乔冠华说:“石油武器打开了经济领域内反殖、反帝、反霸的新局面。——有人指责石油输出国组织是一种垄断组织,一种卡特尔。”熟悉西方经济的乔冠华这时不无嘲讽地说,“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卡特尔、托拉斯、跨国公司是工业大国首先发展的,并且至今还沉重地压在发展中国家的头上呢?”接着,他又提高嗓门,用手指着会场上空,有点激动地说:“难道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吗?”这句成语等口译员翻译完后,会场先是活跃,接着响起了笑声和掌声。
(妙发《雄辩奇才乔冠华》,《演讲与口才》1995年1期)
中国人听了乔冠华的这个发言,也许不会觉得有什么可笑之处,因为中国人对“扣帽子”、“张冠李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些熟语习以为常,没有什么新鲜感。然而,外国外交官很可能是第一次听到,因而感到新颖独特,妙趣横生。他们称赞说:“在国际讲台上,乔冠华是引用中国美妙的语言描述形势最恰当不过的大师之一。”
《参考消息》1999年4月12日第8版刊登的《朱总理访美花絮》,转载了香港《星岛日报》4月10日的报道:4月8日,朱镕基与克林顿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在记者招待会上,朱镕基一上场便再显他的幽默、谈笑风生的本色:“我作为总理,去年3月17日刚刚上任,开这样的记者会是第一次,我正心跳加速。我没有他(克林顿)有经验,他对付你们是很有经验的,我没有。因此如果我说错了话的时候,请你们笔下留情,隐恶扬善。”这天的记者会是朱镕基访美行程中一项最受传媒关注的活动,台下坐满了两国政府高官和国际传媒记者。因为克林顿前不久与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被传媒炒得沸沸扬扬,因而具有对付新闻记者的经验。朱镕基一上场即以这样的话揶揄克林顿,也幽了自己一默。
5.广告幽默
有人说,商品如果不做广告,就等于在黑暗中指望别人给你抛媚眼。也许正因为如此吧,现在的广告真好比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太多的广告令人目不暇接,熟视无睹。要想获得别人的青睐,采用幽默的语言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一句幽默的广告词,会让很多人拍案惊奇,到处传诵,甚至说话时也乐于引用。下面列举一些以供欣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给您的窗户安上玻璃吧!
——美国某眼镜公司广告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人们熟悉的比喻,然后又借题发挥,把配眼镜比喻为给心灵的窗户安玻璃。后面的这个“窗户”是比喻性的借代。前面说到“心灵的窗户”,后面又将“心灵”和“窗户”分开来说,这是拆词。有分有合,先喻后代,用语巧妙。
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你的肺部没有洞——请不要吸烟。
——美国一家诊所广告
地毯没有洞是外在的,肺部没有洞是内在的,广告商充分发挥想像力,将两者巧妙地联系起来,构成同字的修辞手法,使其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我们的新产品最能吸引异性,因此随瓶奉送“防身术”一份。
——法国香水广告
这则广告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香水的魅力。虽然说女性购买香水未必就是为了吸引异性,但是谁又能完全肯定一点也不是为了异性呢?
阁下:驾驶汽车时速不超过30公里,您可以饱览本地的美丽景色;超过60公里,请到法庭做客;超过80公里,请光顾本市设备最新的医院;上了100公里,那么请放心,柔佛州公墓已为您预备了一块挺好的墓地。
——马来西亚交通安全广告
这则广告不是简单生硬地规定最高时速,让人觉得冷酷无情;而是按照由慢到快、由好到坏的顺序,分别给你描绘不同时速的不同后果,语言礼貌客气,幽默诙谐。
维也纳市内,潮水般的车流中常见前面的车尾写有这么一句:别吻我!
这则车身上的广告,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戏谑地提醒车后的司机,避免撞车。
其实,幽默并非是外国人的专利,中国的国土上也能生长出美丽的幽默之花。例如,小小的理发店也可以写上这样的对联作为广告:
操天下头等事业
做人间顶上工夫
——某理发店广告
这副对联,运用了别解的修辞手法。“头等事业”是指放在首位的、最为重要的事业。这里只取用其字面意思。“顶上功夫”,运用的是双关,既可以理解为“上乘的功夫”,也可以照字面直解为“头顶上的功夫”。理发这个行业,在旧社会是个被人看不起的行业,社会地位较低,然而这副对联却很有气势,仿佛是在干一项轰轰烈烈的大事业,两者反差很大。
提起刀人人没发
拉下水个个低头
——某理发店广告
同上面的对联一样,这副对联也很有气势。虽然它不是双关,但是“拉下水”和“低头”还会使人想到另一层比喻义。
报刊电台上的幽默广告也时有出现,如:
只要青春不要痘
——台湾兰丽绵羊霜广告
20世纪60年代,台湾兰丽化妆品公司推出新产品去斑霜后,为了迅速打开销路,他们以收视率较高的台北电视台为宣传窗口,做了这样一则广告:“只要青春不要痘。”电视画面是妙龄女郎以扇掩面,一句副标题说明了含义:“青春是美好的,但恼人的青春痘却令人十分扫兴,既遮不住又挡不掉。”然后介绍产品。这个广告词巧妙地将“青春痘”(又名粉刺)拆开来,很切合青年人的接受心理,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收到了很好的广告效果。
你猜猜法国总统的坐车是什么牌子?先进牌汽车是法国总统的坐车,有“法国第一夫人”的戏称。现在,法国第一夫人将与您同行。
这是台湾一家经销先进牌汽车的广告语。把先进牌汽车戏称为“法国第一夫人”,这是比喻的说法,最后的“法国第一夫人将与您同行”是比喻性的借代。这则广告,具有浓郁的戏谑色彩。
生活中离不开那口子。
这是安徽濉溪口子酒的广告语。“那口子”一语双关,既可以指口子酒,也可以指人生的伴侣——配偶。因而富有生活情趣。
其实幽默适用的场合举不胜举,本书仅举以上几个方面以飨读者。以下笔者将从修辞方式的角度对幽默的技巧作尽可能全面的分析,希望您不仅能从中得到接连不断的乐趣,而且还能领会幽默的真谛,运用幽默的方法,成为一个谈笑风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