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战胜癌症需“三防”:你不可不懂的癌症三防知识
32987100000039

第39章 椎管内肿瘤的防治

什么是椎管内肿瘤

椎管内肿瘤主要是来自脊髓、脊膜、脊神经以及椎管壁组织等。椎管内肿瘤较颅内肿瘤少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90%发生于颅内,仅10%位于椎管内。发病以20~50岁之间较多,约占1/2以上。儿童和老年人的椎管内肿瘤则较少见。

如何早期发现椎管内肿瘤

一、脊髓肿瘤的分类

根据肿瘤的位置与脊髓和硬脊膜的关系,据此可分为脊髓内肿瘤、硬脊膜内脊髓外肿瘤和硬脊膜外肿瘤三种。这于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二、临床特征

椎管内肿瘤所造成的症状由于肿瘤的位置及其对脊髓所产生的进行性压迫,可造成典型的临床特征。脊髓肿瘤的典型症状,通常是由三个连续阶段所构成,即神经根疼痛期,进行性感觉及运动障碍期,以及瘫痪期。

1.神经根疼痛期:脊髓肿瘤早期常表现为一定部位的神经根疼痛。疼痛很少见于脊髓内肿瘤,而多见于脊髓外肿瘤。由于肿瘤位置在脊髓阶段的高低不同,疼痛可有坐骨神经痛、腰痛、肋间神经痛或胃部疼痛等。初起可能呈间歇性和单侧性的,多在咳嗽和屏气时加重。继之发展为经常的放射性剧痛或对称性的带状疼痛。位于脊髓颈部和马尾部的肿瘤,神经根疼痛特别多见,而且是强烈的。此外,有的疼痛往往不是发生于神经根,而是发生于脊膜,同时伴有脊柱强直和脊膜症状,这种情况,则最多见于脊髓外肿瘤,其特点为肿瘤部位之脊椎骨,有自发痛及叩击痛。

2.进行性感觉与运动障碍期:大部患者病初时,有蚁走感、针刺感,肢体麻木,寒冷,烧灼或其他异常的感觉。通常其异常感觉多局限于身体一定部位,与肿瘤所压迫的神经根分布区域相符合。当压迫加重或神经根牵拉过紧时,致使感觉由异常变成迟钝,以至消失。肢体运动障碍也随之由轻转重,继而出现瘫痪(截瘫或全瘫)。

3.瘫痪期:瘫痪初期,可表现为对称性的痉挛性疼痛。麻痹的肌肉有剧烈的痉挛与阵发性痉挛(脊髓性癫痫),四肢关节趋于挛缩,营养紊乱,典型部位(骶部、股骨大粗隆、足跟)常发生褥疮。检查时,应特别注意会阴部的感觉障碍,因脊髓外肿瘤的截瘫期,虽然身体有关部位皮肤感觉完全消失,但在会阴、外生殖器及肛门区的皮肤瘫痪,晚期多为弛缓性的,并出现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一般为顽固性尿闭和便秘。尿路感染和严重的褥疮常是此病的主要并发症。

脊管内肿瘤常用的检查法有哪些

一、脑脊液检查

此项检查在诊断上极为重要,不仅有助于与类似症状的疾患相鉴别,且常可为脊髓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线索。肿瘤压迫脊髓而产生蛛网膜下腔梗阻时,脑脊液的成分中特征性的变化是蛋白量增加,即使不完全梗阻的病例也会有所增加,必须作定量检查。一般肿瘤存在部位愈低,蛋白量增长愈明显。对于脑脊液的细胞数增加,多是炎症,而非脊髓肿瘤的常见现象。但在硬脊膜内肿瘤,亦可有细胞数轻度增加,同时可做癌细胞检查。

压颈(Queckenstedt氏)试验是必不可少的检查,用以确定蛛网膜下腔有无梗阻及梗阻的程度。当蛛网膜下腔完全梗阻,应用压颈试验,即在颈部加压40~60mmHg汞柱(5.3~8.0kpa),压迫15s(秒)脑脊液压力不升;而在不全梗阻时,压力升高缓慢且不够高,即便在上升速度近于正常,而下降速度常是缓慢的,且常不能降至原来水平。

二、X线检查

1.脊椎平片:约30%~40%脊椎管肿瘤有骨质变化,若能发现阳性所见,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2.脊髓造影术:对髓内外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

3.在脊髓肿瘤的诊断上,应充分利用MRI,而且Gadolinium-DTPA造影可增强和发现几乎所有的实体肿瘤、囊肿在MRI也有很好显示,并能与脊髓空洞症区别。

4.PET检查:对脊髓肿瘤诊断有一定价值,但限于检费昂贵,且它也无法代替其他有效检查方法。所以应以“必须依你所需”的个性化的选用,为最佳举措。

如何优选椎管内肿瘤的治疗方法

中西医结合综合序贯个性化治疗方法,当为目前最有效的举措。

脊椎管内有大脑向机体多部传达指令的电缆(脊髓神经),它一旦被切断或失灵,则不仅出现大脑与各支配部分联络中断,首尾不能相顾,而且呈现大脑下属各部全面瘫痪。大脑下的机体几乎呈现木乃伊状态,一切行为均将停摆与废止。所以这部分,不论是病态的肿瘤,还是治疗上的不当,都将会造成大脑与其所支配的机体通讯中断,其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为此,必须巧妙地运用中西两法有机的进行综合治疗,以期圆满的根除肿瘤,并保证大脑与各支配部分的联络畅通无阻。

椎管内良性肿瘤,通常采取连同肿瘤包膜在内的整体摘除即可,一般预后良好。但是,有一点要特别提醒,那就是在良性肿瘤中,如皮样囊肿或上皮样囊肿,它与脊髓常有着紧密的粘连,切不可以锐性器械强行从脊髓中摘出,以免造成脊髓所支配部分瘫痪的不良后果。

恶性肿瘤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因为既要根除肿瘤又要保护脊髓功能只能以综合治疗方可解决,根据中西医结合的早、中、晚分期不同,予以适宜的规范化、个性化治疗对策。

1.早期:病人一般状态良好,肿瘤多处局限状态,机体与肿瘤之势比,呈“我强敌弱”状态,应以攻为主,在无瘤技术的指引下,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法,除去癌瘤。但于此必须重复提醒的是,由于椎管内的脊髓是自大脑向全部机体下达指令的中枢主干线,所以它的伤害,不仅造成脑部指令无法下传,更主要的是造成机体的全部瘫痪,其后果极端严重。所以手术时,不仅要彻底的切除瘤体,更主要的是努力保护脊髓神经不受较大损伤。遇到肿瘤不能彻底切除时,应加以放、化疗辅助治疗。

2.中期:此期由于肿瘤已扩张到一定程度,机体也受到一定伤害,机体与肿瘤之势比,呈“敌我相峙”的胶着状态,当以攻补兼施之策治之。此时手术切除恐较困难,故原则上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攻补兼施原则治疗,但如遇肿瘤出现明显的,压迫症状可根据当时病情,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进行,对不能耐受用放疗方法致肿瘤缩小解除压迫时,亦可选用手术快速减压,并依情行肿瘤综合治疗性切除。对残存瘤体内可注射放射性核素与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3.晚期:此时肿瘤可能已扩展到相当大的程度。并且机体也将为之消耗殆尽,可能出现好多并发症,如肿瘤压迫性截瘫、感染等。机体与肿瘤之势比,呈“敌强我弱”状态,应以大补小攻或补中有攻,先补后攻治之,另外,在标病急于本病时,原则上以“急则治其标”为先的办法。先治标后治本或标本同治为原则。

(1)严格控制感染;(2)加强免疫力和抗病能力;(3)缩小或消除肿瘤体积,减少对脊髓压迫;其法如综合治疗性肿瘤切除,加用放射核素与化疗药物局部注射或行减压手术,为放射治疗创造条件,力争早日以放疗治其本。只有病体消散,诸事方能顺谊。但一切都要依当时的病情,个性化、辨证的,利用各种有效疗法为宜。

椎管内肿瘤治疗后的康复

主要是以康复机体为主线,那就是对病人已完成抗癌基本治疗后,依病情决定进行康复期治疗。

1.在根治和序贯治疗结果,以带癌与不带癌情况,按预后处理原则处理。在此一时间里,根据病人情况加强复健,提高生活品质,加强营养,进行体育锻炼。特别是对肢体的运动的加强,以消除因疾病和治疗引起的肢体滞动或残障,争取早日向健康人转化。提高免疫力和必要的中医药扶正。

2.加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调整生活的良好习惯,使生活逐渐规律化,努力打好学习与工作基础,使其尽早恢复正常。

此期间有个重要的早期康复问题即肢体运动练习,目的是提高肌肉张力。只有早期运动,才能早期康复。

笔者点评……

脑神经肿瘤虽然没列入十大癌症之一,也不像癌症那么常见,但由于它所处环境特殊而惊人。这就是因为脑神经是机体的总运行的枢纽,尤其大脑它是人体活动的总指挥部、总司令部。这些部分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机体的各个部件。所以在诊治中,必须格外小心,如手术范围,放射的规划,化疗时药物无法完全通过血脑屏障等,都是治疗上的棘手难题。为了保护这个机体总司令部,须用综合治疗手段,以防止过激的治疗手段及其不可收拾的后果。因为由于治疗的过激行为造成的伤害,不亚于肿瘤的侵犯,有时甚至有过于肿瘤的损害。因此,任一单一方法,必适可而止。再补以其他治疗以救之。除用三大支柱疗法以外,应尽力寻求生物疗法、靶向治疗基因治疗、x-刀,γ-刀、粒子束刀等,以正常脑组织少受伤害之治疗为宜。并加大中西医结合力度。因为这些疗法是少有影响脑神经的举措,应做特别考虑。

恶性神经肿瘤是更为无情的杀手。现已发现用新科技将药物直接送入脑瘤病灶,如近期治疗脑瘤的三部曲:即焦聚超声波+磁铁吸药+核磁共振。以杀癌药物高浓度集中在病灶处直接杀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