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战胜癌症需“三防”:你不可不懂的癌症三防知识
32987100000038

第38章 颅内肿瘤的防治

颅内肿瘤是指什么

颅内肿瘤就是俗语说的脑瘤,有人还叫脑癌,医学上科学的说法叫“颅内肿瘤”。它不仅包括脑实质或其邻近组织如血管、脉络丛、垂体、松果体等原发的肿瘤,也包括转移到颅内的转移癌和肉瘤。此外,某些炎症性肿物,如结核及寄生虫性囊肿等,以及所有可以引起进行性颅压增高,压迫脑组织的各种占位性病变,均包含在内。因此颅内肿瘤实际是一个包括有30种左右的脑部疾患的总称。

颅内肿瘤的早期临床特征

颅内肿瘤发生的症状,取决于肿瘤的性质与部位。常见的发病方式有:(1)进行性的病灶症状,如局限性癫痫、单瘫、偏瘫、失语、小脑功能不全及伴有颅内压增加的症状;(2)仅有颅内压力增高的症状,如头疼;(3)仅有进行性的局限性症状,如视力减退,一侧失听,痴呆;(4)先有一定年限的全身性癫痫发作,后再发生其他症状;(5)卒中样发作,伴有意识消失,可能伴有偏瘫。

一、颅内肿瘤一般症状与体征

一般性症状可以指示有肿瘤的存在,但不易确定其存在的位置。在一般常见症状中,头痛占88%、视觉障碍占75%、呕吐占65%,但是这三个症状常常并不同时表现出来,同时存在者只不过占60%。因此,不要等所有症状,都明显出现才去看医生,才去诊断颅内肿瘤,而应该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而定诊。

二、局部病变所起的症状和体征

由于肿瘤发生在脑中的解剖部位和肿瘤性质不同,因此,它所产生的症状也不一样。但有一点很重要,它不仅是发现肿瘤的先驱症状,也常常是诊断依据,说重一点,有时它会成为治疗重要标准。

(一)额叶肿瘤

1.前额叶肿瘤:是指生长在前中央回前面的额叶肿瘤而言,其主要特点是在颅内压增加以前即出现精神症状,这对额叶肿瘤的定位有意义。其精神障碍是一种进行性的痴呆,特征是对整个环境不能很好地掌握,思维的综合机能呈现衰退。在有的病例中,智力障碍更为严重,甚至尿便失禁。患者有时表现得欣快而滑稽,或重复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语言,还有些病人表现容易激怒和抑郁,大约有半数左右的患者,有全身性抽搐。当肿瘤位于额叶下方时,患者抽搐可有一种言语方面的先兆,他好像感到想说什么话,但又说不出,或者在意识丧失之前可有口吃。肿瘤位于额叶的上方时,患者在抽搐时头与两眼转向病灶对侧,并有对侧肢体的阵挛性与强直性运动。木僵状态,在额叶肿瘤较他处肿瘤多见。患者可表现为静止而不动的保持着某种姿势,或者其肢体呈现无限期地,被任意摆成某种姿势而不动,即出现蜡样屈曲或僵直。握持反射,是指病人握住检查者的手而不放开之意,这是一项重要表现,它的出现,是表示额叶受损害的一个重要征象。当肿瘤压迫附近的锥体束纤维时,可产生对侧身体的无力,通常在面部及舌部最为明显,并可出现同侧或对侧肢体的震颤。颅前凹底部的肿瘤,压迫嗅神经时,可出现病侧嗅觉异常或消失。

2.前中央回肿瘤:前中央回的肿瘤,由于在早期就出现锥体束受刺激和损害的症状,所以较容易定位。如锥体束纤维受刺激时,常表现为局限性抽搐。

(二)颞叶肿瘤

颞叶肿瘤的局限性症状较少见,特别是肿瘤长在右侧的时候,更是如此。当肿瘤位于颞叶的前部并累及钩回时,可引起所谓的“钩回发作”。

1.嗅觉或味觉先兆:常出现味觉或嗅觉方面的幻觉,这种幻觉通常是不愉快的,它被病人描述成油漆气味、烧焦味等。此外,患者也可有鼻咽部的感觉异常。

2.异常的意识状态:患者表现出一种茫然或像在梦境中的样子,并且在做事时突然停止,但并不跌倒。他回忆不起发作时的情况,或者又可以呈现一些奇特的记忆障碍等。

3.不随意的舐舌、吮唇及尝味等动作。颞叶肿瘤可以引起耳鸣或幻听。大约半数左侧颞叶肿瘤病例,可以发生失语症,其表现,可以仅仅是对事物命名的缺陷和表现语无伦次。

(三)顶叶肿瘤

顶叶是皮质主要的感觉区,因此,这一部位肿瘤的主要症状是感觉障碍。后中央回是与感觉最有关联的顶叶部分。像前中央回的运动代表区的排列方式一样,身体各部的感觉,按照下列的顺序,由下而上是喉、咽、胸、腹、大腿小腿、足与足趾的代表点。在半球内侧面旁中央小叶中,则有膀胱、直肠及生殖器的感觉代表点,这些地方受累时可出现相应感觉异常症状等。

后中央回受到刺激时,引起感觉性“贾克逊氏”发作,其形式通常为一种异常感觉,例如针刺感或触电样感觉等。

(四)枕叶肿瘤

枕叶肿瘤比较少见,头痛为其早期症状。枕叶肿瘤所具有的特征性病灶性症状是视野缺损。这种视野缺损为交叉性的同侧偏盲,或者是交叉性同名象限的缺损。但中心视力常保存,偏盲可以在患者与在其盲侧的人相撞后才被发现自己视力有问题。

(五)胼胝体肿瘤

肼胝体肿瘤虽然少见,但它的症状却较为特殊。例如精神症状,不仅是早期症状之一,而且很显著。其主要表现为情绪淡漠、嗜睡、记忆缺损等。病人有时还可以出现全身性抽搐。位于中线的肿瘤发展到两侧的白质中时,就会很早引起锥体束损害的症状。位于胼胝体前部的肿瘤,延伸到两侧的额叶时,就可引起一侧或两侧的握持反射。如果纹状体受累时,则可以发生震颤及舞蹈动作。

(六)半卵圆中心及基底节部肿瘤

半卵圆中心,主要是由集中到内囊去的锥体纤维,以及由内囊来而分散到各皮质感觉区的感觉纤维所组成,在早期即有运动和感觉的改变。由于纤维集中在内囊的附近,因此整个对侧常易受累。位于前部的肿瘤可引起进行性痉挛性偏瘫。肿瘤若稍靠后,则可表现感觉方面的症状,通常表现的是对侧身体各种感觉减弱,同时还可有感觉性共济失调。

(七)第三脑室肿瘤

第三脑室前部可以发生胶样囊肿。脑积水的发生可以是急性的、亚急性的,也可以是间歇性的。常有剧烈的阵发性头疼,而且这种头痛常受头部位置变动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地方的病变,可以仅仅只有头痛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也可以出现进行性痴呆,或者突然发生昏迷。

肿瘤向下压迫灰白结节和垂体时,可以产生嗜睡、多尿、血糖过高、糖尿、肥胖、性机能减退,以及不规则的发热等症状。肿瘤若向两面压迫内囊时,便可产生一侧或两侧的锥体受损的症状。

(八)中脑肿瘤

中脑肿瘤,由于阻塞中脑导水管,在早期即可引起脑积水。

(九)松果体肿瘤

松果体肿瘤的临床症状,通常有颅内压力增加和生长发育的障碍,以男孩多见,约有14%出现此种症状。其表现为骨骼生长的异常和生殖器及第二性征发育的早熟。

(十)视交叉区肿瘤

1.垂体瘤

常见的脑垂体瘤有嗜酸性腺瘤、嫌色性腺瘤和嗜碱性腺瘤。这些肿瘤的症状有内分泌障碍、压迫症状以及X线上的特殊表现。

2.颅咽管瘤

由于此瘤为发育异常所致,故其症状通常在幼年时就出现,约1/3以上的病例是在15岁以前就医。但也有少数病人一直要到中年,甚至老年才有所察觉。

(1)内分泌障碍:多发生于早年,故常引起各种生长及代谢障碍。患者一般表现极度肥胖或消瘦、多尿或少尿、侏儒症、性幼稚症或身体早老。晚期患者常表现嗜睡。

(2)压迫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远较垂体肿瘤明显,头痛和呕吐可以很严重。

3.蝶鞍上脑膜瘤

蝶鞍上脑膜瘤为成年期肿瘤,此瘤主要症状是视觉的改变。由于肿瘤生长部位不同,视神经、视交叉或视束受压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视野缺损可以是偏盲,也可能是中央或颞侧旁中央盲点。通常是一侧眼较另一侧先受累,且较严重,视野缺损的区域也较广泛。

4.视交叉的神经胶质瘤

为少见肿瘤。一般多发生于儿童时期,并常可伴有全身性的神经纤维瘤病。早期出现视力衰退。

(十一)小脑肿瘤

小脑,为脑瘤易发部位之一,尤以儿童为显著。其中较常见者是髓母细胞瘤,此瘤常见于小脑,且多在10岁之前发生。

1.小脑中线蚓部肿瘤:发生于小脑中线的肿瘤,一般病史很短,大都是儿童,多在症状出现几个星期内就诊。颅内压力增高症状出现早且很严重。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也较显著。小脑功能不全的症状常在站立和走路时表现最明显,但上肢的共济失调可很轻或缺少。病人常有眩晕,站立不稳,向后或向前跌倒的倾向,闭眼时更为明显。

2.小脑半球的肿瘤:一般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出现很早。此部肿瘤除了枕下部头痛之外,早期的症状还有同侧手的动作笨拙、步态蹒跚、向损害侧跌倒的倾向,以及摇头及转动头部时出现眩晕。

(十二)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可为单侧也可为双侧的,后者通常是全身性的神经纤维瘤病的表现。听神经瘤很少在20岁以前产生症状,最常见的是40~50岁。由于肿瘤生长在第八颅神经上,所以其最初的症状常是耳鸣,相继表现为进行性耳聋。但迷路症状(如眩晕)有时在听觉障碍之前出现。

(十三)脑桥和延髓的肿瘤

最常见的脑干肿瘤是儿童时期的脑桥神经胶质细胞瘤。由于在脑桥和延髓中有许多重要的颅神经核并与上行与下行的纤维束的密切联系,这一地区的肿瘤早期就可出现具有定位价值的症状和体征。头痛(早期在枕部)和眩晕很常见,二者都可在头部转动时加剧。复视,通常是首先出现的一个局灶性症状,在早期,其体征只是限于一侧脑干的损害,但很快就发展到两侧脑干都受损。延髓的内脏中枢受到障碍时,即发生心搏过速或心律不齐、呼吸频率和节率的改变、呃逆及糖尿等症状。

(十四)第四脑室的肿瘤

第四脑室本身的肿瘤,通常是由室管膜细胞生成的室管膜瘤。但第四脑室也可以被起源于小脑中线(蚓部)或桥部的肿瘤所侵犯。头痛是早期症状,且呈阵发性加剧。疼痛扩散至颈部、甚至肩部和手臂等处。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与脑积水的其他征象一般发生得很快。第四脑室肿瘤时常有颈肌强硬,头部可以屈曲而歪向一侧。平衡障碍也很显著,患者常易向后倾跌,其步态很不稳定。此处的肿瘤可以引起延髓内脏中枢的障碍,而发生心搏过速、呼吸困难或呼吸不规则、呃逆、出汗,以及血管运动障碍、多尿和糖尿等症状。

(十五)脑基底部脑膜的肿瘤

脑基底部脑膜的肿瘤,多由于颅外肿瘤转移到此处,或由于鼻旁窦及鼻咽部的肿瘤直接延伸至颅内所致。常见的症状为进行性颅神经瘫痪,也可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如何优选颅内肿瘤的检查方法

由于95%的颅内肿瘤可以从临床上得出正确诊断,90%可以明确脑瘤长在什么位置。因此,只要注意临床症状无需用特殊仪器检查,但在诊断与定位有困难时,仍应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在选用检查方法时,必须由简而繁,达到确诊即可,不必兴师动众的而延误治疗机会。有上述症状,眼底检查发现有视神经乳头水肿,应即考虑有颅内肿瘤可能。可选择性地做一些检查来肯定或排除颅内肿瘤的诊断。①脑电检查:包括脑电图及脑电地形图描记。②神经放射学检查:包括头颅X线平片、各种脑血管造影、脑造影、脑室造影等。③放射性核素脑扫描:对大脑半球表面、血供较丰富的肿瘤,如脑膜瘤、恶性胶质瘤等有较高的诊断率。④MRI:能显示人体组织的解剖结构图像及组织生化方面的改变,因而比CT能提供更多有关病变的信息。

如何优选颅内肿瘤治疗方法

优选的基本原则是因人、因病而异的中西医结合综合序贯个性化治疗。如有一例肿瘤发生在脑的最危险区(脑桥——即呼吸、心跳等重要生命中枢),而且病期已晚,仅用手术是无法去除癌症的。我们在行手术的同时,对残存病灶进行局部放疗和药物化疗之后,再用全身中西医方法,序贯治疗数年。病人不仅得救,而且能够正常生活。所以治疗必须是个性化的选择。

脑瘤的治疗有手术、放射及药物治疗。良性肿瘤多以手术治疗为主;恶性的则常用手术、放疗及化疗等综合疗法。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需首先进行脱水治疗。

1.手术治疗:由于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已使手术的适应证有所扩大,手术的病残率有所减少,全切除率有所提高。但仍有部分病例,由于涉及重要结构或位于特殊部位,无法进行手术彻底切除。对于这种病例可先采用综合性手术,如脑脊液分流术、颅减压术等,以暂时缓解增高的颅内压,从而为其他辅助治疗创造较好的条件。

2.放射治疗:适用于各种胶质瘤、垂体腺瘤、胚细胞瘤、脊索瘤及部分转移瘤的治疗。采用聚焦大剂量治疗,如X-刀,γ-刀和粒子刀对直径不超过2cm的肿瘤,只需一次照射,即可达到基本治愈。

3.化学药物治疗

近年来虽有不少抗癌新药问世,但由于脑部神经中枢有血脑屏障存在,很多药物不能进入脑内,而无法发挥疗效。近年来发现,经颈动脉注射高渗溶液使血脑屏障开放2h~12h(小时),利用这个技术,可扩大化疗的范围及疗效。目前认为对颅内肿瘤有使用价值的药物有:(1)亚硝基脲药物;(2)替尼泊苷(VH-26);(3)丙卡巴肼(PCB):能通过血脑屏障,对恶性胶质瘤有效,但毒性较大,对神经系统及骨骼影响较大;(4)其他化疗药物有:①羟基脲(HU):为一种放射增敏剂,药物联用已是当代的共识;白介素-2(IL-2)及α-干扰素(αIFN)可使病人的自然杀伤细胞的活力增加。

4.热能治疗:肿瘤细胞对热能较正常细胞敏感。当温度升高至42℃~43℃时,肿瘤细胞即可被杀死。其他,如光动力学治疗(PDT)正在研究中。

5.颅内肿瘤的放射外科治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属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没有切口、出血,也没有感染等手术常见的并发症,而是通过高能射线定向照射,达到外科手术损毁或去除病灶组织的目的。

6.靶向治疗:近代新疗法如基因治疗、神经干细胞的导向和靶向治疗的发展正在提供根除肿瘤的希望。

颅内肿瘤的康复治疗

这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一环。脑瘤经治疗后精神与肉体,必须要有一段恢复期,因为大脑是人体全部器官指挥中心的司令部,它的一举一动,必然牵动全身,除它本身恢复外,它的下属部分也要恢复,特别是肢体的恢复,如运动、走路、还有大脑思维等,都要在康复期加以调治,以达到机体的正常活动能力。

如何预防颅内肿瘤发生

1.首先是有个良好的精神状态。俗语说,只要精神好什么病都没有了,而且随之而来的良好睡眠、进食,可以大大提高免疫力,不仅有很强的监视癌细胞作用,而且可以大量杀死突变细胞,据专家证明90%的癌变细胞,可被身体免疫力所杀灭。

2.要知道“癌症三早”即早发现、早确诊和早治疗,其中早发现是关键。给大家写肿瘤常识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什么是肿瘤,它有哪些特点。只要你掌握并认识它,就有消灭它的办法,也就可以达到治疗和根除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