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八法:健康长寿的保健秘诀
32966600000045

第45章 性养生,重养精

不生病的要点

“精”是生命的精髓、本质。我们一定要学习保存“精”,并把精转化为气的方法和技巧,以合理进行性养生。

古人所言:“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尸矣。”这些话告诫世人,性爱应该有所节制。

选择具有特殊功能的膳食可以达到强精、壮阳、补肾强身等目的。具有补肾壮阳作用的膳食,对性欲、性反应、性行为都有利。

传统中医认为,男子的阴茎,女子的阴户都是全身阴阳之气交汇之处,此处阴阳之气最为集中。如果男女双方通过按摩都达到了性的兴奋点,唤起性交情绪,那么此时男子便会极大地散发流荡阳气,女子同样也会最大限度地扩散阴气。如此,阴阳之气便能自然地交汇、激荡。

中医学历来重视“精”、“气”、“神”对生命活动及其过程的意义,更因为“肾藏五脏六腑之精”,事关人的生殖、发育和生长衰老,而被推崇为“先天之本”。因此,古代养生家将“纵欲竭精”视作人类不能安享“天年”而夭折早衰的最根本原因。

所谓“养精”,指惜精、护精、固精。“行气”,指合理运用吐纳、导引、存想等养生方法。两者的结合,进一步强化了“节欲养精”的基本理念。

我们知道,“精”是生命的精髓、本质。中医学认为,“精”有5种意思:

第一种:“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它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之精,而归藏于肾者;由饮食物化生的精,称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输送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又称为五脏六腑之精。我们通常泛指的“精”称为广义之精。

第二种:“精”指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系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为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生殖之精又称为狭义之精。

第三种:“精”指脏腑之精,即后天之精。脏腑之精主要来源于我们平时摄入的饮食,通过脾胃的运化及脏腑的生理活动,化为精微,并转输到五脏六腑。

第四种:“精”是指精、血、津、液的统称,《读医随笔·气血精神论》认为“精有四:曰精也,曰血也,曰津也,曰液也”。实为生命物质气、血、精、津、液的概称。

第五种:“精”指人体正气。《素问·通评虚实论》认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总而言之,在中医学的精、气、血、津液学说中,“精(或称精气)”是一种有形的,多是液态的精微物质。其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精、血、津、液在内。狭义上的“精”,指肾藏之精,即生殖之精,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当一个人到了成年了以后,其体内精主要来源于性器官。男性体内的精主要存在于精子及雄性激素中;女性体内的精主要存在于卵子和雌性激素中。性精将在体内转化为一种强大的气的形式。当我们进入青春期,性精将转化为性能并成为身体的主要动力。到了中年,随着我们性能的渐渐消失,我们的能量也将逐步减退。

中医学认为:养生者必须节欲,节欲可以保精,而且能养神。精是人体抗邪防病、健康长寿的根本。有关人士曾对国内外长寿老人做调查显示,凡长寿者,大多性生活都是适度的。这表明性生活适度对于健康长寿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男人来说,精液的流失会消耗男性大量的精,男人的每一次射精都会损失很多;对于女性来说,精的消耗主要是月经。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习保存性精并把精转化为气的方法和技巧,以合理进行性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