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八法:健康长寿的保健秘诀
32966600000002

第2章 慢性病是吃出来的

不生病的要点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所有的食物都可以用“四气”、“五味”和“归经”来分类,不同食物适合于不同的人。

传统中医认为,亚健康属于轻度阴阳失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长期重度亚健康也可发展为严重阴阳失衡。

人类的免疫系统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完善,所以人体从小就应特别注意加强营养,特别是平衡饮食,补充足量的蛋白质,也就是阴的物质基础,阴盛则阳足,阳盛则阴长的阴阳互根原理。

有些食物可能引发过敏。要知道,有的食物可能适合你,有的食物并不适合你;有的食物你吃了以后感觉很好,有的食物却觉得不舒服。记住:“一个人的美食也许是另一个人的毒药。”

英语里有这样一句名言“You are what you eat”,意思就是你选择的食物决定你的健康。诚然,人的身体活动是靠每天从食物中获取能量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健康和我们每天的饮食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简单几个字就清楚地表达了食物对人的重要性。

现代医学也这样告诉人们,你的身体完全是由从食物中得到的各种营养分子构建而成的。在一生当中,你将会吃掉100吨食物,这些食物在消化道当中,被消化液中富含的酶分解(人体每天大约产生1升的消化液)。大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在消化道中被吸收,而消化道的健康状态和完整性,从根本上取决于你所吃的食物。

的确,如果我们的食物决定了我们的健康,那么我们的饮食方法就影响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我们的寿命。唯有认同这一点,我们才有希望战胜一些折磨人的慢性疾病。

20世纪50年代,针对那些随着年龄增长而难免患上的疾病,医学界提出了有关成人病的概念。由于这一定义在使用过程中易被误认为是每位中老年人都会得的疾病,因此,在1996年日本厚生省卫生会议上将包括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脑中风等“成人病”正式改名为“生活习惯病”。这是自马克报告发表以来,人们再次开始对自己的健康问题重视起来。人们都普遍认为,许多疾病和年龄无关,而是源于我们日常的饮食习惯。

除此之外,不当饮食会影响龋齿、慢性肝病,以及增加糖尿病的罹患率。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健康的饮食会降低这些疾病的危险度。健康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对于疾病的反应是又快又准确。可是,当一个人已经患营养不良症或是有慢性病时,其免疫系统的功能已经减弱了,而且很可能任由疾病生成。

如果我们在饮食与健康的关系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就可以弄清楚这些原因不明的疑难病症是怎么产生的。

如果我们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吸烟、酗酒、吃大鱼大肉、远离水果和蔬菜、整天离不开牛奶和奶油,到了60岁左右就会患上因不良生活习惯引起的疾病。有遗传动脉血管疾病的人就容易患高血压、动脉硬化和心脏病;胰脏不好的人容易患糖尿病;男性易患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肺癌、大肠肿瘤、变形性关节炎等;女性容易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癌等。虽然患什么样的疾病与遗传及外界环境有关,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患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还有一点有必要指出,由日常饮食引起的疾病一般发病都比较慢,不会立刻就表现出症状。但是生活每天都在继续,不能说没有症状就一定健康,没有病也要经常做检查,要防患于未然。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各种各样的食物,从中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关系着我们的健康状况。如果我们想健康地活下去,一定要规范我们的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