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有趣的中国太子
32960500000027

第27章 追谥为让皇帝的太子——李成器(3)

在李隆基登基为帝前后,太平公主一直没有放弃让李成器取李隆基而代之的念头,一直不断地煽动李成器,甚至在大臣们面前公然表示要废太子。然而李成器却经受住了考验,始终如一地选择了站在自己弟弟的一边。两兄弟精诚团结,同心协力铲除了政敌太平公主。李成器被晋封宋王,拜左卫大将军,后又封宁王,迁为太尉。741年,李成器(后改名为李宪)病逝。享年63岁。

在听到大哥病逝的消息,唐玄宗李隆基放声大哭,以至于左右都为之落泪。他命令以皇帝的礼节来葬他,谥为“让皇帝”。

他的一让,消融了父子、兄弟、姑侄之间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也让出了他自己荣耀而安宁的后半生,即享受着高官厚禄与皇帝弟弟的天伦之乐,又能安安心心地做些自己想做的事,比如音乐,比如政治,比如历史。他的一让,让出了中国历史上光芒万丈的“开元盛世”,让出了历史上皇家兄弟最最手足情深的佳话与典范。

那个受尽苦难的唐睿宗李旦,终于不用再看着自己的儿子骨肉相残,这是他长子李成器的一片情,一片感天动地的情。他的苦终于受到了头,本应互为敌人的两个儿子亲密到同床共枕的地步(与子同袍已是一种非同一般的亲密,而同床共枕,则是古代人表现两人极致亲密的一种方式,刘备的结义三兄弟,也是同床睡觉。)。当他年老,当他做为太上皇居于深宫,看着两个儿子相亲相爱,毫无芥蒂地相处,该是多么的欣慰,他的晚年,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吧。皇家的天伦之乐,需要用什么来换取?

这样的一个故事,让我再次地想起“舍得”二字,有舍必有得,有大舍必有大得。然则,天下愿舍的人,又有几个。按理,有杨勇与杨广的故事,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故事在前,有李成器与李隆基的故事在后,该是为后世皇子们做出了一个比较,而李成器的作为,该成为一种楷模了吧,而现实中是,宫闱的悲剧仍在继续。仍然没有人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没有人愿意“舍”出这无上的权势。哪怕对之的攫取只有一丝的可能,亦要以命相博。

“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作让皇。”

当权势被淡出,那么,亲情,令人感动的亲情,便被彰显。

幸福安宁,生活平静

李成器与李隆基的亲密关系总让后来的诸多皇帝生出嫉妒羡慕之心。李成器是个非常热爱音乐的人,对戏剧也非常有研究。他曾指导过杨玉环音乐,也就是皇帝老婆的老师。他经常与李隆基摆酒设宴,狩猎,打马球和斗鸡作乐。李成器对政治深感兴趣,特别获准每年把他自己一年的大事记送交官方的修史者,从任何角度来讲,这是一项十分严肃而又重要的工作,他每年送交的记载多达数百页。但他和李隆基之间有着一种很微妙的默契,即他从不想与李隆基讨论当前的政务,也不跟任何人拉帮结派。这种弟兄之间的亲密关系是温暖的私交关系,是兄弟情深的最好见证,也是除了兄弟之情没有任何其他感情的关系。

从713年到741年,两人的关系始终保持得那么好,始终给人的感觉是,两个人就是普通的亲兄弟,而没有皇帝与臣下之别。在这近三十年时间里,李成器每天似乎都在重复着前一天的事情:整理历史,吹拉弹唱演,和李隆基聊天。

这真是一种幸福的生活,他有着高官(李隆基封其为太尉,后又封其为岐州刺史)厚禄(实封五千五百户)而又无性命之忧,非但如此,还备受皇帝的信赖与加倍的关爱。这样的皇室成员在以前找不到,在以后的朝代里也未曾出现过。

我们不能假设,如果他不让出太子之位的后果是什么。或许,唐朝朝廷上会出现三股势力。第一股是李隆基,第二股是太平公主,第三股是他。

但是,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他的这股势力是最弱的。他让太子之位时,他的老父亲为什么要犹豫不决?无非是因为李隆基因为平叛韦后而有了巨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完全可以把一个皇帝拉下马来,如果李隆基肯。

李成器跟随父亲多年,一直承受着父亲所承受的一切,他不如李隆基的性格果敢坚决,并且从小就认为天下是李家的,即使武则天在位那么多年,李隆基从没有放弃过对李家江山的复兴念头。可李成器不一样,这个六岁就被立为皇太子、仅几年后又被降为皇孙的孩子在经历了巨大的波澜后,对政治这种东西似乎已经厌恶了。即使没有达到厌恶的程度,也可能跟他父亲一样,达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

我们说,如果他不是生在武则天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他日后一定也会是个好皇帝。因为他的性情温和必将将大唐带进另一种境界。但是,他生错了时间,那种宫廷时时刻刻都在摇动着的时代,那种被血沾染了所有宫廷柱子的时代,他的性格与这种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也正如他所言,天下太平时可立长子,这是一种水到渠成。这话的意思背后其实就是,自己还是有当皇帝的能力的。但是,国难之时,定要立扶危救世之人。这话的背后意思其实就是,我不适合做乱世天子,虽然,这种乱仅仅是在宫廷里的乱。但正是宫廷的乱才不好对付,他眼见自己的父亲两起两落,眼见伯伯被杀,伯母被杀,眼见姑姑的气焰嚣张。这一切,对他来讲,简直比乱民造反还要难对付。

他过了近三十年的幸福安宁生活,有人将这功劳推给了李隆基。其实,倘若没有李成器的“不以万乘为贵”和“淡薄名利”,李隆基又如何来显示自己的孝悌之术呢?

当太平公主搅乱朝纲时,李成器周旋于她与李隆基之间,其实,从各种史料来看,他站在哪一边,哪一边的胜算就会远远大于另一边。最终他站在了李隆基一边,时时刻刻给李隆基报告太平公主的情况,才使得李隆基在朝中与太平一党的斗争争取了主动地位。我们现在来看,太平公主完全不了解这个侄子。如果了解,她绝对不会怂恿他去再把太子之位夺回来,进而控制他来达到自己的武则天第二的目的。但是,反过来想,如果李成器真的有把太子之位夺回来的心,太平公主自己真能控制得了他吗?

李成器之所以站在李隆基这一面,兄弟之情肯定占了一大部分。另外,他和他父亲一样实在不忍心再看李家天下的第三次丢失。作为李家的一员,他有责任与义务将外人——自己的姑姑的想法扼杀掉。他在蒲州的那段历史细节已不得为人知,作为蒲州刺史,一方面管理当地事务,另一方面还要监视自己姑姑的动静,真的很费心费力。但他做得非常好,几次太平公主将要引起的大惊慌都被他提前通知了李隆基。

《新旧唐书》对李成器的记载都是那么的公允,评价都是那么的正面。似乎这个从前的太子后来的让皇帝一生就没有做过坏事,似乎他在人间就是为了让人们称赞礼让之道,称赞李隆基的孝悌之德的。

谁也不得而知,李成器那近三十年的幸福安宁生活是怎样享受过来的,在近三十年时间里,他也为李隆基分忧解难。他曾历任泽、泾等州刺史,在任上除了处理政务以外,依旧专心于他的历史政治研究。

在李隆基时代,李成器和李隆基的其他兄弟一样都过着非常幸福安宁的生活,没有宫廷血斗,也没有老死不相往来,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兄弟情深的画卷,而执画笔的人就是李成器,是他给了李隆基这个表现兄弟友爱的大好机会。

本来是没有什么话还可以说的,但读完了这些太子们的生平后,我忽然发现,历史简直就是一混蛋。该死的人都很好地活着,而糟蹋着历史。不该死的这些太子们,却都一一地死去。惋惜、同情、遗憾,这些词语加诸他们身上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中国皇权社会从秦始皇开始到清朝最后一个皇帝退位结束,其宫廷斗争一直就没有停止过。而宫廷斗争最集中的表现恐怕就是太子位之争了,这种争斗是残忍没有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