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有趣的中国太子
32960500000024

第24章 一个患病的谦让的太子——刘强(4)

东汉太子刘强,本可以顺顺利利的登上皇帝位的,因为在当时,可以说没人逼他让出太子之位,包括他的父亲光武帝刘秀,也没有人暗示他让出太子之位,包括他弟弟汉明帝刘庄,可以说完全是出于刘强的本意而主动让出了太子位,《后汉书》是这样评价他“谦谦三让,实为恭王”。和后来的李成器让太子位相比较之下,他的“让”更使人觉的不可思议。他可以说完全有能力做好东汉的第二代皇帝的,因为他做为东海的国王,把东海治理的井井有条,这个就是最有力的证据,他也完全有资格做东汉的第二代皇帝,因为他是光武帝的嫡长子。说起他为什么让太子位,还得从公元25年说起,那时的刘秀中兴汉室,史称其所建政权为东汉,同年,刘秀的老婆郭圣通生下一儿,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东海王刘强,刘秀可以说是事业和后代双丰收,大喜之后第二年就立郭圣通为皇后,立刘强为太子,可以说刘强从懂事的时候起就继承了父亲刘秀的聪明与仁慈,刘秀虽然也是开国皇帝,但在其登基称帝后,他并没有如其他皇帝那样大肆屠戮攻臣,而是给了功臣们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圆满结局。他立刘强为太子后,请了诸多儒家大师来教育太子,并经常对刘强提出一些简单的关于治国为政的问题,刘强的回答都让他满意,而让他最满意的是,在这位太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温良恭俭让。

原本,这一切都会平稳而又欢乐地发展下去,很可能等到刘秀死后,刘强继承皇位,并继续开创东汉的“温柔”帝国伟业。却随着一个女人的出现而打破了。这个女人就是——阴丽华。在公元23年,刘秀实现了他毕生的两个愿望,史书记载的是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随着对阴丽华的宠爱与日俱增,当然引起了郭圣通不满,尤其在25年后郭圣通当上了皇后,有了母仪天下的高贵资本,以前他没有高贵资本的时候对刘秀宠爱阴丽华之行还能做到心理平衡,但当她有了这资本的时候,就很怕失去,心理自然就不平衡了,权利这个玩意真奇怪,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是人都爱,一旦拥有,就舍不得放下。人往往都是这样,拥有一件东西往往要比没有一样东西所付出的心血多得多。郭圣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知道自己的皇后是由于生了刘强而得来的,如果不是刘强,皇后这个位子根本不会落到他的头上,可以这么说,从公元25年到28年,郭圣通一直活在担心中。他总是担心阴丽华会取代自己,因为在封她之前,刘秀就想封阴丽华为后,被阴丽华以无子而推卸了。但就在爱28年,阴丽华生下一子,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郭圣通更惧怕了,怕自己失去皇后的位置,更怕刘强失去太子的位置,所有这个笨女人就屡屡在刘秀面前大肆放刁,并中伤阴丽华,就算很识大体的阴丽华为了平息这种家庭矛盾主动移居洛阳外的宫室居住都被郭圣通认为她是在演戏博刘秀的同情。就把这种怒火发泄到了其他的妃子身上,这种种举动真让刘秀有废她之心,但都忍住了,但郭圣通认为刘秀的忍让是做了亏心事,不敢拿她怎么样,到后来,郭圣通几乎疯了,对刘强以外的孩子态度极其恶劣,乃至这些孩子见到她如同老鼠见到猫一样,刘秀觉的自己忍受得已经仁至义尽。终于,在公元41年10月19日,下诏废了这个疯女人。

当郭圣通被废后,刘强就开始心神不宁了,因为在当时母以子贵的社会里,母亲被贬的下一步就是儿子被废黜。而当时的刘秀并没有这种想法,他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也继承了父亲的仁慈恭敬,但他还继承了母亲的神经质,惶惶不安中,他接受了一位亲信的建议,辞去太子位。这个消息令刘秀十分不安,其实当时为了让刘强安心,在废了郭圣通后,为了安慰郭氏家族,他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先封郭圣通的哥哥郭况为阳安侯,并将阴丽华的女儿刘礼留嫁给了郭况儿子郭璜,又封郭圣通的堂哥郭竟为新萋侯,堂弟郭匡封为发干侯,郭圣通的叔父郭梁早逝无子,刘秀竟封他女婿陈茂为南口侯,然后又将郭圣通次子刘辅为中山王,又把郭圣通改称为“中山王太后”,郭圣通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不入冷宫反得尊崇的废后,刘秀这么做,一切无非想让太子刘强安心,就好象告诉他,我虽然废了你的母后,但却给了她与皇后相同的殊荣,这说明我还是记挂着她的,更说明,这件事情是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刘强却不这样认为,他错误地认为,母亲完蛋了,自己完蛋也是迟早的事。不如早点退下来,也好让父皇省了好多事。刘秀却坚决不让他辞去太子之位,并通过各种渠道安慰他,但刘强却不理解自己父亲的苦心,六神无主,加上身边诸多喜欢看历史的笨蛋们的点拨,使刘强相信自己现在正处在“疑位”上,要么破釜沉舟地继续处下去,要么急流勇退,赶紧闪人,而他选择了后者,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疏,请求把自己的太子位让给东海王刘庄,还向身边的官员和十个弟弟表示自己非常想做外藩亲王,不停的说,直说的刘秀和阴丽华觉的如果不同意他的请求,他很可能就去自杀的时候,才同意了他的请求。其实影响他的还有那些他身边的臣子,当他还是太子时,就有一个臣子对他说:“太子,你长久坐的是一个危险万状的位置,同时这个位置也是一个使皇帝感到痛苦难解的位置。不但有违孝道,事实上也杀机重重,历史上不少例证,帝王是明智的帝王,儿子是千古的孝子,结果却因为芝麻绿豆小事,反目成仇《春秋》里,特别指出:子以母贵。可是你的母亲已经被废黜,为你自身的利害打算。不如辞去皇太子,逃出是非窝。”

可以说刘强母子是那种有着敏感的神经线,说的难听点就是典型的神经质,但这绝对不是说刘强是个懦夫,经受不起打击,而是他自己觉得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去经受打击了。当刘强到了东海,没想到刘秀把鲁国也划到了东海的范围,在自己要求缩减范围时,这次刘秀是死活不同意,他的神经质又犯了,总觉的事情不那么简单,认为自己无德无能,却拥有这么大的封地,其他兄弟怎么想?总是想避嫌,由于他一直生活在惶恐之中,他从历史上看到许多关于他这类情况的都最后没有好结果,在这中情况下,他的心理疾病越来越重,最终导致生理疾病,最后郁郁而终。

虽然说心理承受能力如此差的人表面上是没有做皇帝的资格的,可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没有他母亲郭圣通的被废,没有他对历史丑陋一面的了解与他手下诸臣的影响,他肯定不会走到公元58年那一步,从他治理东海来看,他完全有能力做好一个皇帝!

刘强病逝,身后殊荣

就在光武帝刘秀死的第二年,当时东汉的“东海王”刘强病逝,年仅三十四岁。临终前,刘强给弟弟汉明帝刘庄写了一封信,读来让人泪水顿下,心脏绞痛。

我蒙受父亲和兄弟们的恩遇,得到了两国的封地,还有超越礼制的宫室礼乐。你们所做的一切让我今生无以回报。由于我没有保重身体,常年患病,让皇太后和皇帝担忧,频频地派来太医看望,我想用语言来表达我的感激,但所有语言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很惭愧。我死后,请皇上照顾我的儿女,为我的女儿们找到一个好丈夫。如今父亲去世,皇上一定要加意孝顺母亲,在饮食起居上定要让母亲满意。另外,向其他的弟弟们辞别,从此,永远不能再相见了。

汉明帝和母亲阴丽华读了这封信后,失声痛哭。他失去了一位好哥哥,如果不是这位哥哥把太子之位让给他,他怎么能有今天?

他忍住悲痛,下令以皇帝的仪仗为刘强举行隆重的葬礼,他亲自和皇太后出洛阳津门亭发哀。又特遣司空持节主持刘强的治丧事宜。并要求诸王诸公主诸外戚诸侯必须参加。刘庄所做的一切大概也算是对兄长礼让太子的回报与奖赏吧。

汉明帝对这个哥哥太了解了,谦恭、节俭,事事小心谨慎。所以,在以天子之礼为刘强治丧的同时,又特别诏令不许厚葬。要求随葬之物一律从俭,以彰刘强独行之志。

所以,挖到刘强墓的盗墓者们气得直想骂娘,因为里面的陪葬物品和老百姓死后的陪葬物品没有什么区别。

刘强的品德与经营东海的作为在东汉皇族中影响深远,几代皇帝对他都甚为怀念。后来的汉章帝、汉安帝都到过刘强陵墓所在地鲁城祭祀过这位一直活在他们心里的祖宗。特别是明帝刘庄,在这位天子心里,长兄刘强的言谈举止始终在他脑海里萦绕。刘强去世五年后,明帝到鲁城住了一个多月,以示对哥哥的怀念。九年后,明帝又诏广陵侯和他的三个弟弟一同到鲁城的陵墓祭祀这位哥哥。

如果我们仔细读那段关于东海王的历史,就会发现,明帝之所以在刘强死后谥其为东海恭王原因就在于刘强的让太子之位和治理东海的成绩。在刘强的遗书中,他谈到自己身受两国之封,很是惭愧。而这两国就是东海和鲁郡共两郡二十九县,租税收入数倍于其他藩国,东汉时期最大的藩国就是东海国,其都城则是刘强陵墓所在地鲁县。当初,明帝刘庄被封为东海王,但刘秀并没有给他鲁郡。所以,真正的东海王,拥有两郡二十九县的东海国第一任东海王就是刘强。

刘强本性谦恭俭约,加上缘于父亲对自己的过分错爱,所以在其在世统治东海国时,多次上交钱财帛布给朝廷以助国费,为朝廷着想、出力,以尽屏藩之责。他只是在尽自己之力为朝廷出该出之力,而刘秀见他如此有功于朝廷,更是心上不安。于是,对他的赏赐越加厚重。也正是因此,刘强总感觉父亲对自己太过于宠爱了。他曾不止一次上疏请求父亲照顾一下其他的弟弟,但刘秀总觉得对不起这位让出太子之位的东海王。父子俩都铆足了劲地为对方设身处地着想,为对方尽自己力所能及的能力。

刘强的死对于汉明帝来讲是失去了一位非常好的兄长,对皇太后来讲是失去了一位非常孝顺的儿子,而对于东汉来讲,则是失去了一位非常优秀的藩主。

在刘强身后殊荣还没有褪去一点星光的时候,其义子刘政继承王位,这个不孝儿子远不如他的父亲,其在东海的所作所为被史书称为“淫欲薄行”。在参加叔父中山王刘焉的葬礼上,这个瘪三竟把刘焉的姬妾徐妃据为己有,明帝看在他父亲的面子上,只削他一县以示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