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彼其胶于人欲之私,则利害相攻,毁誉相制,得失相形,荣辱相缠,是非相倾,顾瞻牵滞。纷纭舛戾,吾见其烦且难也。
——《悟真录之一·文录四》
“解读”
王阳明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利害、毁誉、得失、荣辱、是非总是相辅相成,如果总是纠缠于个人的私欲,瞻前顾后,斤斤计较,我看心里不烦也难呀。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正如一枚钱币都有正反两面一样,同样的,毁誉、得失、荣辱、是非也是相辅相成的,幸福与不幸福也不是绝对的,关键在于看问题的角度。有时,我们也许是站在墙内,向往墙外,一旦走出围墙外,可能发现其实都是一样。有时我们也许站在墙外,向往着墙内,可一旦走进墙内,发现梦想与现实差距竟然这样大,这正如钱钟书在《围城》里所说的“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所以,我们不必羡慕他人,与其对自己的现状长吁短叹,不如好好地享受生活的快意。
在一个村子里东边住着一位老师,西边住着一位官员。老师看到官员每天无需劳作,吃好喝好,十分羡慕他;官员看到老师每天拿着教案去给学生讲课,每年还有寒暑假,也十分向往那样的生活。有一天,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力,与老师达成了协议,双方互换身份体验各自生活,于是老师过起了官员的生活,官员过上了老师的日子。
几个月过去了,成了官员的老师发现,原来官员的日子并不好过,表面上悠闲自在其实是日理万机,官场的各种规则更是让他感到无所适从,便又怀念起以前当老师时的生活来。
成了老师的官员也体会到,他根本无法忍受重复一样的工作——每日都要给孩子们上课,于是也想起做官员的种种好处。
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各自心中又开始渴望原来的生活。
老师羡慕官员,官员羡慕老师,真正互换了彼此的生活,又发现原来的生活才好。人生就是这样:你眼中的他人的快乐,其实并非真实生活的全部,每种生活都有欠缺,我们不必羡慕他人的生活,重要的是要珍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一切。
人的生命有长有短,但幸福是没有长短之分的,关键是你的感受和理解。李鸿章晚年手书的一帧条幅,上联:享清福不在为官,只要囊有钱,仓有米,腹有诗书,便是山中宰相;下联:祈寿年无须服药,但愿身无病,心无忧,门无债主,可为地上神仙。清代的大学者张潮在《幽梦录》中,对“福”也有自己精到的见解:“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书,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而明朝江西金溪人胡九韶,更是以自己的言行,诠释了“清福”的真义。
胡九韶是明代大儒康斋的学生。康斋是王阳明的师太爷,是继孔子之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少数几位儒家之一。读书、做圣贤功夫、行走江湖、亲耕、修养心性,是康斋一生的主要内容。据说有一次割水稻,康的手不慎被镰刀划破了,但他并没停下来包扎止血,而是继续埋头劳作,其“不动心”和“不为外物所胜”的修养境界,为学界称颂。
而胡九韶得其师真传,过了一辈子的清苦生活,却安贫守道,自得其乐。每天申时,即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候,胡九韶都要焚香磕头,感谢上天又赐给自家一天清福。妻子笑着说:“我们一日三餐吃的都是菜粥,怎么能算清福?”九韶说:“我一生没遭遇战乱兵祸,全家能吃饱穿暖,床上没有病人,出门没有官司缠身,这一切不是清福是什么?”
胡九韶对幸福底线的概括,真是精辟全面:天下太平、衣食无忧、全家健康、社会和谐。舍此,黎民百姓夫复何求?而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中,这些应当说是不难实现的。但我们总是怨天尤人不满足。原因不外乎二:一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二是享了清福想“洪福”、“艳福”……。当然,争取更多的幸福,亦是人的天性和应有的权利。靠勤劳智慧去争取,应该鼓励。问题在于总有人心术不正,戴上一顶乌纱,有了一点权力,就看不得别人致富。有一位贪官事发后反省:“我笔一批,就挑人家发财,不拿点回扣吧,心不甘睡不着;拿了贿赂吧,心不安睡不着。”如此心态,如此煎熬,真的是:拒贿惜日短,贪赃嫌夜长,反侧复辗转,何来清福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