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王阳明
32913200000031

第31章 忍别人所不能忍必是大勇者

语录

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腾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此非天下之大勇者不能也。

——《王文成公全书卷之六(与黄宗贤)》

“解读”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在说话能说到畅快淋漓的时候突然住口不说,在意气风发的时候能够懂得收敛,在十分愤怒的时候能够控制自己怒火,不发脾气,这没有莫大的勇气、超强的忍耐力是做不到的。

能忍别人所不能忍的,必是大勇者的表现。彭德怀就是这样的人,他被士兵挨揍不当一回事。在江西第二次反“围剿”作战下了命令以后,彭德怀有次外出正遇到有支部队在山坡上休息,传令兵拿着小旗在前面开道喊让让路。有一个战士就是坐着不动,彭德怀当时训斥说,躲开。那个战士上来就嗵嗵打了彭德怀两拳,彭德怀看了一下,没有理会,继续向前走。排长看到打起总指挥来了,于是把那个战士绑上,让彭德怀处理。彭德怀说赶紧放回去。

韩信也是这样的人,他的“胯下之辱”成为了历史佳话。韩信幼年丧父,后来母亲也在贫病交加中死去了。他从小只好读书习武,不会种田、做生意,到了无以为生时,只得到邻里家中混饭吃。一天,韩信遇到一群恶少,其中一个侮辱韩信说:“别看你长得又高又大,好佩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你要是怕死,就从我的胯下钻过去。”韩信牢牢地盯着他看了好久,终于忍了气爬着从他的胯下钻了过去。市井人皆耻笑韩信,认为他胆小如鼠,这就是“胯下之辱”。后来,刘邦在韩信的帮助下终于打败项羽,平定了天下。韩信可谓是一个聪明顾大局的人。如果当时韩信一怒之下杀了那个无赖,吃了官司置身于牢狱之中,还谈什么抱负。

刘邦也是这样的人,他能强有力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韩信平定齐国后,派使者赶往正被楚军围困的荥阳去见汉王刘邦,带给刘邦一封信,信中说:“齐国人狡诈多变,反复无常,齐国南面的边境与楚国交界,不设立一个暂时代理的王来镇抚局势,一定不能稳定齐国。为了有利于当前局势,希望允许我暂时代理齐王。”刘邦看了韩信的书信,不禁勃然大怒,厉声骂道:“我在这儿被围困,日夜盼着你来帮助我,你却想自立为王!”此时,侍立在刘邦身旁的张良和陈平同时暗中用脚踩刘邦的脚,两人凑近刘邦的耳朵说:“目前汉军处境不利,怎么能禁止韩信称王呢?不如趁机册立他为王,很好的待他,让他自己镇守齐国。不然可能发生变乱。”刘邦立即醒悟过来,急中生智,故意当着韩信使者的面骂道:“大丈夫平定了诸侯,就做真王罢了,何必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于是,刘邦派遣张良前往韩信军中,册立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攻打楚军。刘邦能够在事发突然的情况下控制自己的情绪,转变自己的态度,从而避免了与韩信发生冲突,使之为自己所用。

朋友,只要能做到“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胜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你迟早就会成就一番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