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吃透王阳明
32913200000018

第18章 做人要讲诚信

语录

臆不信,即非信也。

——《传习录·答欧阳崇一书》

“解读”

王阳明认为,猜测别人不相信自己,其实是不诚信的表现。

从古至今,诚信都是衡量人品的重要标尺。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也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条件。

与以往相比,在今天这个信息发达、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来越疏远,由于各种利益冲突,钩心斗角、尔虞我诈、机关算尽,出卖朋友、亲友事件频频发生,我们好像越来越习惯于把自己装在一个套子里,总用一种狐疑的目光打量这个世界,甚至还有时会冷眼相对,信守承诺在我们心中好像已经成为稀有物品。

事实上,诚信是一个人安世立命的基本准则,也是与人交往的前提要求。如果我们只为小便宜处处失信于人,不但会失去朋友,还会失去所得到的一切。对于那些无法遵守诺言的人,我们一向持批评态度,因为只有言而有信,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他人才会将心交于你,给予你存世的支撑。

古代常常用“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来告诫:父母用谎言必然会教会孩子说谎,用诚实必然教会孩子诚实。如果在孩子面前用谎言来欺骗他,将来他也会用谎言欺骗父母。

曾子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象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并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不能和小孩子随便开玩笑,孩子小,还没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事事都模仿着父母的言行,听从父母的教诲。现在你向他说谎话,孩子长大了后也要向别人说谎。大人说话不算话,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诚信为本”、“一诺千金”的故事同样在北京大学学生中流传。

一位大学新生去北大报到,当天事务确实很多,拿饭票,领学生证,铺床,买热水瓶……这位新生带着沉重的行李,不知如何是好。恰巧对面走来一位老人,新生以为是工友,就说老师傅替我看个行李成吗?老头说行。后来新生就去忙乎了。从早忙到傍晚,新生忽想起自己的行李还在校门口让老头看着呢。他满心愧疚地往校门口跑,也没抱多大希望。谁知那老头颤巍巍地还在那儿等他,白头发在风里飘啊飘的。新生眼泪一下子就出来了。第二天入学典礼,新生这才知道老人就是著名学者、北大副校长季羡林。

诚信是道路,随着开拓者的脚步延伸;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是成功,随着奋进者的拼搏临近;诚信是财富的种子,只要你诚心种下,就能找到打开金库的钥匙,做人一定要一言九鼎。当然,也有因不守约定而掉脑袋的例子。

春秋时,齐景公任命田穰苴为将军,统率齐军抵御燕国、晋国的军队。田穰苴说:“我一向地位卑贱,您把我从平民之中提拔上来,加官在大夫之上,恐怕士兵不信服,百姓不亲近,人的地位卑微,权力自然没有分量。我请求您派一位宠信的大臣或全国所尊敬的人作为监军。这样才可以。”齐景公答应了穰苴的请求,派他宠臣庄贾作为监军。于是,穰苴便与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军营会面。但庄贾一向傲慢惯了,依仗景公平日对自己的宠爱,骄气十足,加上自己被任命为监军,职位与穰苴相当,因此全然不把穰苴的军令放在心里。到第二天傍晚,庄贾才急匆匆赶到。穰苴严格按照军法从事,立斩庄贾。齐景公闻讯后,派使者拿着符节前来救庄贾。使者骑马直入军中,违反了军纪,被穰苴捉住,要按军法从事。吓得使者面如土色,跪地求饶道:“我是奉国君之命而来,这一切不干我的事呀!”穰苴说:“既是这样,国君的使者不可杀。”于是杀了使者的仆人,砍了车子左边的木杆,杀了在左边驾车的马,并向全军通报。使者保全了一条性命,抱头鼠窜而去。三军将士见穰苴如此执法如山,一个个不寒而栗。一时间,军纪严明,军威大振。晋军听到这些消息,就罢兵撤退;燕军听到这些消息,刚刚渡过黄河就向北撤走。

杀人立威,这在军队中经常用到。当然还为了实施某项政策,也有采用取信于民的做法。最有名的要数商鞅变法。商鞅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两金子。”但没人去做。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两。这时人群中有一个人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两黄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上下。后来,商鞅变法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可见,言而有信,在治理军队、国家中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如果言而无信,任何法令,谁还会听从呢?